农绣(1051)
“也是,什么都没有自己身体重要,何况瑜哥还这么小,正需要你的时候呢。兰子,我听说二叔去西北了,咋突然走了呀,村里人都在议论呢。”仁立媳妇觉得奇怪就来问问。
“二婶惹恼了他给孩子教些有的没的,二爷爷很生气就走了,另外就是熙哥没考上童生,年纪也渐渐长起来了,再不学点本事,以后咋养活自己呢。所以想带他去西北吃吃苦苦,磨砺一下的意思了。”
“哦,也是,二婶这几年也不知道怎么了,变得奇奇怪怪的,有几回见了我都是阴阳怪气的,按说我是新媳妇来的日子也不长,都没见过也不熟悉,我上去认真打招呼,给我说些莫名其妙的话,什么李家抖起来了,我们这样的算是落魄亲戚了啥的,听得我一脑门汗。”仁立媳妇也是不屑的撇嘴。
巧兰皱了眉头,“别理他,遇上也别吭气,权当看戏了,别给他找麻烦的机会,你是晚辈她是长辈,吵起来你不占优势,何况你还是新媳妇,在李家村的日子短,大家对你不熟悉,会下意识向着她的。”
“我晓得,每次都不说话不吭声应付过去的,见着他我都躲着走的。”仁立媳妇也晓得这一点,所以并不顶嘴,最多辩解一二句但态度非常好,被骂了也不吭声,旁边人都觉得二婶是无理取闹了。
“嗯,你明白就好,到底是我连累你们了。”巧兰叹口气。
“这算啥呀,你别放在心上,三娘的事我们家都老没脸了,他为难我也不全是因为你,也因为三娘的事,和你其实关系也不大,我心里知道呢。村里都不帮我也是因为三娘,我早料到了。我嫁过来的时候我娘就跟我说了,三娘在李家村作死,把人缘都给糟蹋完了,让我遇事多忍耐。”仁立媳妇也是十分讨厌三娘的,大小关系就不好,那个人两面派,熟悉的都知道。
“没事,我哥对你好就行,你咋把没儿子带过来给我瞧瞧呢。”
“这两日天冷,有点咳嗽了,才看了大夫回来,不敢带出来,害怕受凉了,在家呢。”
“没事就好,过些日子张爷爷就来了,等他来了,我喊你去,你带着孩子让张爷爷给看看。”巧兰贴心的补充道。
“好,还是你想着我呢。”任立媳妇笑着应了。
和巧兰说了会子话,惦记着家里的儿子,就回去了。
巧兰也帮着母亲准备年货,今年在家乡过年,李母十分高兴特意准备了不少好吃的,家里啥都不缺,过个富足的肥年。
因此准备了很多好吃的,需要做一下,还有一些是油炸东西,还要杀一头猪。
学文想着早晚要回来的,因此每年都坚持自己养一头猪呢,一直等着他们回来可以吃到喜欢的东西。
老爹在和学文他们做血肠,巧兰看的眼馋得不行,“什么时候能做好啊。”
“快了,你急啥。”
“嘻嘻!我想吃,我好久没吃到了。”
巧兰只吃自己家做的血肠,其他人的不吃的,就是因为知道她这个毛病,所以学文一早就和老爹商量杀了猪,早点做,给巧兰做了吃上。
“等着,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老爹瞪闺女一眼,不帮忙还催。
“嘻嘻,我帮娘炸东西去,有素丸子吃呢。”
素丸子和鱼丸都有,可好吃了,巧兰早就惦记了。
李母在厨房弄鱼丸,见着巧兰来了,“去把鱼丸给弄了,他们都弄好了你帮着下水弄丸子,孩子爱吃这一口。”
“哦,好,知道了。”巧兰洗了手也跟着一起挤鱼丸烫了定型。
忙得不亦乐乎,瑜哥颠颠的从外面跑回来了,手里还拿了一个小鱼网。
“娘,我抓了泥鳅。”瑜哥和逸哥跑进厨房拽着巧兰和李母一同撒娇叽叽喳喳。
“是你抓的么?”
“嘻嘻!是子阑姐姐抓的。”瑜哥扭着小胖手摇头摆尾的笑,像一只胖胖的肥企鹅。
“那明儿给你炖了吃好不好?”巧兰亲亲儿子。
“不,等爹爹回来一起吃。”瑜哥撅着粉嘟嘟的小嘴说道。
“等你爹回来泥鳅早死了,傻样,去玩吧。”
“嗯。”
“给俩喂点水果,刚蒸好了。”巧兰吩咐奶娘给孩子喂点水果补充维生素。
“好的。”
奶娘带着两个孩子下去了。
不曾想中午传虎就回来了,巧兰笑道:“你咋回来了,不忙了?”
“没啥好忙的,我明天还去呢,离得近再说都是家乡自己人也不跟我闹事,吩咐一声就行。我让牛子带了些补品回来,你和娘他们吃着。”
传虎拎了些花胶和燕窝还有其他一些海物补品了。
“好,娘咱们炖汤喝吧,明天再弄好不好。”
“好,先放着,这会没时间。你去给孩子蒸个虾仁鸡蛋羹,一回要吃饭了。”李母一面忙乎着一面还要惦记孩子。
“好,我已经弄上了。”
中午因为传虎会来,加上鱼骨多,炖了一锅海鲜汤,吃了海鲜面,味道十足,吃的大家十分过瘾。
瑜哥吃过饭玩累了,躺在巧兰怀里睡的直打呼噜,她笑着亲亲老儿子,皮实着呢。
瑜哥不耐烦的挥挥小手,翻个身继续睡,拽着巧兰的手十分依恋。
“睡了?”传虎过来抱起儿子放在床上。
“嗯,可粘人了。”巧兰呵呵的笑道。
“你上次病了把孩子吓着了,别看人小记着呢。”传虎看她一眼笑道。
“你下午干啥呀。”
“我带你跟前溜达一下,过几日我把事全都安排妥当了,在带你去爬山玩。”
“好呀。那我可等着了,到时候我要多画几张画。”
第1167章 打点
因为身体不好了,绣要严格控制时间了,所以巧兰依旧练字和画画,这能让她平心静气不至于心情起伏,对身体是有好处的,倒是一直坚持着。
巧兰得闲倒是愿意画上几笔,以前全都是为了绣艺,现在慢慢的不需要了,倒是为了心情好才画的,画意竟然十分好了,连相爷和老太太都连连称赞,说她比之前长进了,尤其是意境上,意境没有刻意的味道了。
咩咩跟着她学了几年的画,在贵圈里也小有名气了,他在这上面很有天赋,她和传虎都特别支持孩子这点爱好。
咩咩做香薰也做的十分精湛,可比巧兰能干多了,子阑说咩咩聪明干啥都特别有悟性,一点就透,巧兰无奈,就是说我笨呗。
子阑特意把他爹和自己的多年的药草心得笔记都留给了咩咩,让她去研究去,咩咩倒是高兴得很,家里那些药材花草都给折腾了一遍了。
“你说孩子们在那边过年也不知道怎么样了,咱们写的信该到了吧。”巧兰坐在那问道。
“应该到了,不会有啥问题的,咩咩都大了,也不是小时候了,虽然小时候咱们陪伴的少了些,可到底孩子们成长的很快了。比别家孩子更懂事更成熟果断,自己的事自己就能掂量着敢做决定,你看熙哥都不如咱家孩子,和栓子一比差的还是很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