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绣(1054)
“那成,我记住了,一回吃饭就给脱掉。”李母赶紧记下来。
京城和这里天气不一样,这里更温暖一些,李母一时间也有点不适应,老实害怕孩子冷,没反应过来呢。
瑜哥蹦蹦跳跳像是坐不住的皮猴子,胆子大的去揪张爷爷的白胡子,他最喜欢揪太爷爷们的胡子,乐此不彼最快乐的游戏。
“不许揪也有胡子,小心我揍你。”巧兰呵斥瑜哥。
“不要紧啦,他能有多大劲啊,呵呵呵!”张爷爷抱着两个孩子,脸上的笑容都多了几分。
李家气氛什么时候都温馨和睦,欢声笑语不断,让人眷恋这里,离不开。
“爷爷,咱们下午吃炸酱面好不好?我娘回来做了酱了,可好吃了。”
“好,就吃面,我爱吃这一口呢。”
“行,大肉牛肉都来一点吧。”巧兰问道。
“可以,整点酸辣味的小菜,老大家的小菜做的一绝。”张爷爷也亲切的称呼李母为老大家的,意思是大儿媳的意思,当成自己家的人在看待呢。
“嗯,那是,嫂子你可要认真学啊。”巧兰特意叮嘱小玲子。
因为李母年纪大了确实干不了大批量的活了,李母不在那几年,小玲子做的都不多,忙不过来。
“你咋不学啊。”小玲子斜她一眼。
“我是小姑子,只管沾嫂子的光,我管吃不管干活。”巧兰得意的扭一扭身体。
“臭美样,娘为啥我觉得和你做的还是差一点呢。”小玲子虽然学了本事,但她始终觉得味道又一线的差别,因为常年干饮食,她对这个已经十分敏感了。
“那是经验的差距,有些东西我也说不清楚,我字都不认识几个,但这菜啊酱啊,什么时候特别好,我就是知道。和你的卤肉是一个感觉,什么时候该出锅你比我清楚不是,就是那点感觉,你多干经验足了就知道了,小菜主要是个发酵腌制的过程,腌制发酵的足,味道就特别好,温度和时间都要掌握好,早一天晚一天味道都会有些差距的,做菜啊骗不了人的,功夫下得深不深,一入嘴就知道了。”李母笑着讲解着。
看似是在说普通的做菜,可是何尝不是包含了老人一辈子的人生经验呢,脚踏实地用心做事,认真做人,这才是李母能团住相爷老太太和张爷爷这样孤傲脾气老人的重要原因,她无欲则刚,没什么求得。
小玲子低头沉思,随即抬起头,“看来还是我用的心思不够,娘你放心,我一定学好,我说了要继承您的手艺,我就一定能做到。”她坚定的说着。
小玲子也是个很有毅力的人,对做事十分认真不怕吃苦,把卤肉做到四里八乡都知道,现在县里只有她一家卤肉店了,没人和她卖一样的卤肉,没人抢的过她的生意。
真正用心做到了巧兰的那句话,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她记住了也是这么做到了,硬是靠自己的双手和一份毅力,把其他家挤走了,而不是靠巧兰也不是靠什么歪门邪道,他是靠自己的本事。
“嗯,我相信我嫂子一定能干好,卤肉店就是最好的证明,当初咱们干火了,多少人学你的本事,偷咱家的卤肉渣滓去学,开了好几家挤咱们的生意,现在怎么样,不都走了么?我最佩服我嫂子这一点,愣是能做到今天这个地步,要知道干吃食最苦最脏了。”巧兰竖起大拇指真心佩服小玲子,别人做不到的她做到了。
小玲子不好意思的笑了,“把我说的不好意思了。”
“有啥不好意思的,我嫂子最厉害,我老骄傲了。”巧兰最佩服这样有本事有恒心且有能力脚踏实地的人。
第1170章 以死相逼
张爷爷到来让家里热闹起来,李老头也是高兴的,有人和他玩了么,一大早三个老人还是在村里四处溜达转圈,可比京城还美呢,村里地方大么,还有很多老头可以说话侃大山,自然很舒服的。
张爷爷也开始了写书的过程,不过这一次不敢太过操劳了,他是一心要弄一本完整的医书的,如果身体出问题会留下遗憾,因此每日遛弯早饭过来就开始工作,中午准时吃饭,睡午觉下午再干一会,然后跟李老头玩一会和孩子们逗闷子,晚上睡觉,保证规律的作息,脸色也慢慢的好了起来。
农家饭养人,连巧兰这样的都养的脸色有了好气色了。
不过张爷爷始终没能找到治好心脉受损的好办法,无奈只能温养着了,让用药膳是不是调剂着,每年冬季吃一吃,开春就停了,因为老吃药会有耐药性,就不如第一次吃效果那么好了。
京城来信了,是咩咩和妮妮分别写的信,还有老太太也有信呢。
“家里来信了,咋说的给我们念念,老爷子和老太太他们还好么,身体没事吧。他们啥时候来呀。”李母高兴地伸着脖子翘首期盼等着念两句信呢。
“他们都好着呢,时候最晚入夏之前就能来了,李大哥已经接任了青山城的知府了,等再过几年就会慢慢退居二线了。”巧兰看了看信开心的笑着。
李家大儿子年岁并不小了,长子煜哥已经出仕了,在帮扶一把等他站稳了脚跟就可以退下来颐养天年了,他对权利没有那么大的野心和眷恋,倒是更愿意做学问。
何况家里还有老二和老三和,自己退下来孩子们也不至于没有长辈引导帮扶了,但他已经是二品了,如果自己不退孩子们和弟弟谁也别想再进一步了。
“这倒是男的,看得出来老爷子教出来的孩子个顶个的都是好样的。”李母感慨地说道。
“可不是么,京城二品大员,说放弃就放弃了,一点也不留恋,真是了不得呢。”小玲子也伸大拇指夸赞。
巧兰叹口气,“我倒是有点担心素兰,不知道她那头会不会有什么影响。”
张爷爷抱着瑜哥抬起头笑道:“不至于,到底有两个儿子了,谁也动不得她的地位了。何况咱们和李家已经是姻亲了,咱这头还有传虎和清远他们也起来了,还有老姑奶奶那头,那比咱们还近一点,那是宗室的媳妇了,怎么样也要顾忌一二的。没事的素兰不是个软性子,你放心吧。”
“那就好,回头我给素兰写封信吧。”巧兰点点头。
“怎么了,我瞧着你不高兴啊。”李母看了看女儿的脸色并不是很欣喜的样子,之前还一直惦记老爷子他们呢。
“妮妮来信了,哭着求我把名字加回去了,她死也要进宫,不让他进宫他宁可去死。”
巧兰展开信给他们看,其实没几句话,是用血写的,大概是为了表达他的决心吧。
“咩咩怎么说呢?”李母拿过来看了一眼,立刻皱起眉头。
张爷爷扫了一眼,“别给我看,吓着孩子了。”冷声嗤道,一脸不屑。
巧兰定了定神,再打开咩咩的信,“他们姐妹翻脸了,妮妮现在住在咱们府里,不在李府了,彻底搬出来了,她自己搬出来的,没人轰她,看样子是闹了一场,不过老太太在信里竟然提都没提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