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绣(342)
“行,听你的,你帮我看看去。”巧兰点点头。
“嗯,要是定亲的日子下来了,还要捉两只活雁回来养着最好了。”老大人摸着胡须琢磨着。
“这个我和学武去,都是山里长大的孩子,这不是事。”传虎点点头都没当回事,这点小事学武没问题的。
“嗯。”老大人点点头。
巧兰吃饱了给几个人倒了酒就退了出来,让爷们自在喝酒聊天,不一会传威也出来了。
“你咋出来了,不陪陪他们。”
“他们在说学武哥定亲的事,我也听不懂,我也不能喝酒干脆出来了。”传威觉得无聊不乐意在屋里待了。
传威坐在院子里编筐子,农家孩子都会做这个,没事了就坐那编几个框子,用来盛放东西。
“威子,你在茶园转了一圈,觉得怎么样?”
传威点点头,“我觉得很不错,刚子兄弟俩个搭理的挺不错的,和周围村民关系也蛮好的,这点很难,有点啥事可以互相帮衬,其他的我还学到太多,还得回去想想,多跑几趟。我哥说收购人家的茶渣运去农庄里给猪牛羊吃,说是长得可好了。”
“那倒是,茶渣还是挺好的,你说咱们要是再有地了是不是应该多种点这个啊?茶油果出油,茶渣也能用,一点都不浪费呢。”
“少种一些用得着,种多了可能也不太合适,素油不是很好卖,而且培育时间也不短呢。”传威对农家的事更了解一些。
“哦,倒是我想当然了,你哥说要想多种点苜蓿呢。”巧兰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
“这个可以有,多买点荒地可以种,不过目前可能不行了,要缓缓才成,摊子铺太大我怕我哥也忙不过来,我们兄弟几个还撑不起来呢。”传威还是很明白的,刘家能独当一面的孩子只有他哥。
贪多嚼不烂的道理他还是明白的,故而目前不支持哥哥在扩展产业了,忙不过来没人帮衬啊。
巧兰想了下点点头,说的也是有道理的。
遂也就放下不提了。
第二天一家子很早就起来了,传虎拾掇好的东西准备回县里了,学武暂且不回去,虽然已经得到了好消息,但还没名分呢,回去也不合适,还是得师傅跟着回去先两边联络一下,通知双方的家长怎么个章程,他才有回去的必要,现在急吼吼的回去也没必要。
“师傅,您回去了住家里也好,住传虎那也行的,地方多得很,别委屈了自己,我妹妹院子里还有很多花草,有些是药材,您去了帮我弄回来得了,顺便帮我给爷爷奶奶爹娘他们诊个脉,我好久没回去诊平安脉了,您帮我给他们看一眼。您少喝点酒,您年纪大了别喝那么多酒。”学武拎了老大人的药箱和包袱跟在后边絮叨着。
经过这么久的相处,学武和老大人关系很亲近,老大人为人宽和对待学术十分严谨,学武甚为佩服,仁和堂上下把他当自家人,从不隐瞒客气,让他很快就融入了大家,彼此感情也十分亲密了。
“知道了,知道了,怎么年纪不大这么啰嗦呢。”老大人自己爬上马车,朝学武挥挥手。
“学武,我们走了,缺啥少啥找个人回来吭一声。”
“成,你们走吧,东西都带全了么?”
“带了。”
“大人,我们走了,您坐好了。”传虎一挥马鞭子。
“嗯,走吧。”老大人很高兴,有点像小孩子似得,难得出一趟门,左看看又看看,像老顽童。
“兰子啊,你最近有画画么?”
“有啊,爷爷,我一直有画画练字,从没有停过,这东西都是不进则退的,这是我吃饭的手艺怎么能耽搁呢。”巧兰对这个是十分执着的,可以说有强迫症,饭可以一顿不吃,字一天不练都不可以。
就是来城里巧兰也会抽空写几张字的,这个已经深入骨髓改不掉了。
老大人微微点头,眼里有些赞赏之色,谁的成功都不是平白得来的,他看过巧兰的字,很有根骨和意境,必定是多年苦练而成,偷懒的人是不会有这样的成绩的,学武的字都不错呢,这也是他愿意收下学武的缘故,字如其人,他总觉得学武不是个坏孩子。
“回头找几张你最近的画,让我瞧瞧呢。”老大人一辈子除了医术,就钻研这些修身养性了。
“好呢,等回去我拿我最近的画给您看看,您给点评两句呗。”巧兰十分高兴。
“成啊,我看看你进步没。”老大人挥挥手面色慈祥。
第375章 喜欢
老大人学识渊博,亲切和蔼没架子,和巧兰聊的十分愉快,每每几句指点就让巧兰茅塞顿开,尤其是对画画一道上,更是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这比她自己琢磨要快的多了。
巧兰带了茶叶回县里,给老大人泡了茶,二人一路畅聊来到县里。
“爷爷,先住我家还是要去拜访李家相爷呢?”巧兰征询老大人的意见。
“现住你家,回头我还要去村里看看住两日呢,好容易来一趟,我要多玩几日才回去呢。”老大人嘀咕着。
“太好了,那咱们先回家。”巧兰一听十分开心。
传虎带着人回家,巧兰帮着把东西卸了下来,“小玉,把嫂子要的布料拿去给嫂子,还有我给清远他们带的纸笔也带回去。”
“好嘞,我这就去。”玲玉拿了东西就跑掉了。
“爷爷您先坐一会,许嫂给倒杯茶来。”巧兰赶紧招呼着。
“不急,不用招呼我,哎呦!还有地台可以坐呢,夏天在这吃饭纳凉可真好呢。”老大人也不用人招呼自己爬上地台找了竹编的蒲团就坐下来了,左看右看可稀罕了。
巧兰洗了手回屋换身衣裳,就赶着去给老大人收拾屋子去了,他家客房院子还是蛮多呢,最后考虑了一下安排在刘老爹隔壁的院子,这院子朝南向阳暖和亮堂,种满了竹子,也雅致,相信爷爷应该喜欢。
拾掇好了院子,拎了个暖桶进院子,晚上爷爷可能要喝水,屋里有个暖桶好一些,开窗户通通风,把炕上给烧上暖暖屋里的凉气,没住人的房子会有点阴,没人气。
被褥用的是新的拿出来晒晒,盖上会有太阳的味道暖和的很。
都是收拾好了才来到正院里,刘老爹提前回来了,店里传威和安子去看着了,他回来招待张爷爷了。
二人坐在一起喝茶正聊天呢,张爷爷对农家生活还是挺感兴趣的,正问着呢。
“夫人,咱们中午吃点啥?”
“买点鱼虾回来,还有新鲜肉么?这会子有点晚了,去嫂子那里看看有没有烧鸭啥的拿点过来吃。”巧兰琢磨着要做几个农家菜给张爷爷,这个应该能吃个新鲜。
“成,那咱做个鱼锅贴饼子吧。”许嫂问道。
“行,爷爷爱吃这个呢。”
许叔赶紧就去买鱼虾了,老爷子和刘老爹是一辈的人,岁数略微有差距但却能聊到一块去,二人聊的可高兴了,老爷子还吃的红苕干吃的一道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