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绣(512)
“嗯,行吧。他们按三等丫鬟的月例银子走,先干三个月,三个月后在升等,一年为期限,重新考核评定等级;犯错的超过三次情节严重的降等,其他人升上去,不管几等都空缺一个,留着给更出色的人升等。一等月例银子二两,二等一两加五百个铜板,三等八百个铜板,每个月不管几等做得好有奖励,一次最低奖励为二十个铜板,再好点是五十个铜板,最好是一百个铜板,重赏则是一两到五两银子不等。犯错轻的超过三次则要罚钱,一次罚十个铜板,从月例里扣除,每个月都要设记录本,谁几月几日犯错为什么事写清楚,扣多少钱,发月例钱时就按这个标准该扣的扣掉,该奖励就加钱,可懂?包括我要是赏了谁首饰或者银子都写清楚,不在单子上的多余的钱和首饰,视为偷窃,在单子上对的上号的哪怕是赎身也可以全部带走。”
巧兰一番话说下来,玲玉一个激灵,还以为小姐是个温吞性子什么都不懂呢,也不是大宅门出来的,肯定也不会这些,全靠周嬷嬷了。
现如今一听人家心里其实门清,只是不爱说罢了。
周嬷嬷听了确实眼前一亮,赞赏的频频点头,这样白纸黑字记录着确实好太多了,而且赏罚分明让人心服口服。
“没想到夫人比我想的还要周全呢,真是太好了,我这就把本子立起来,赏罚都在本子上了。还有一事要请示夫人。”周嬷嬷态度明显都尊重了很多,这是个内里有货的,值得自己真心辅佐了。
“你是想问玲玉和许嫂他们在外面干活的事,其他人能不能效仿是吧?”巧兰微闭着眼很享受惠英的按摩,不轻不重略带绵柔之力,刚刚好刺激了穴道,十分酸麻舒服。
“忠叔他们我不问,你们要想有私钱去跟虎子哥商议就行,我不管这些。惠英和玲玉许嫂三人可以接活挣的钱全归他们自己所有,其他人不允许私自接活,至于什么时候能做这些,看我心情还有看个人表现了。”巧兰直接把路堵死了,情分不一样,你们没这条件,不好意思不行。
至于周嬷嬷压根不干这,人家看不上这点钱,一个月三十两呢,一个人吃喝用都在刘家,几乎用不上啥钱了,所以也不需要干这个了。
“老奴明白了。”周嬷嬷点点头明白了巧兰的意思,我对你有感情就是自己人我就护着了,但其他人不好意思,咱还不熟呢。
亲疏远近十分明显,周嬷嬷并不生气反倒觉得很是欣慰,要是没有个亲疏远近她心里也是膈应的,人家和你亲的也没啥好待遇,你又怎么会真心待我呢;要是一视同仁都可以随便接私活,说明你这人是个糊涂蛋脑筋不清楚,更不值得我付出真心实意了。
如此一来反倒很合周嬷嬷的心意,人心本来如此,并不意外。
玲玉深吸一口气,有些激动却又很感动,小姐对她终究是不一样的,心里的惶恐又落了回去,更是决心自己一定要好好学本事,争取能真的替小姐多分担不给她丢人跌份才对。
“其他的就没什么了,剩下的嬷嬷看着办就是了,小玉,你把钱匣子交给嬷嬷,你年纪太小了管着大钱发月例银子他们不会服气你的,嬷嬷干老的人资格放在那呢你跟着多学本事,我对你的要求不是他们那样,你别让我失望啊。”巧兰也没有多说什么。
玲玉不但不生气自己失去了管钱匣子的权利,反而脆生生的应了,“是,奴婢一会就去把钱匣子整理出来交给嬷嬷,包括账本都一一交代清楚。”
“嗯,好孩子。”巧兰闭着眼露出一丝微笑来,十分满意,是自己看上的姑娘,懂自己的心。
“多谢夫人赏识,让玲玉拿着钱匣子吧,她伶俐算账快,我老婆子没她脑筋转得快呢,给我打个下手,我管账本发月例得了,您看中不?”周嬷嬷并不推辞,留下了账本仍旧将钱匣子交给了玲玉,也跟感念巧兰对自己的信任之情。
“您怎么说都行,反正我是甩手不管了,玲玉年纪小还有些任性,您多担待多调教着。”巧兰再次拜托周嬷嬷好好教导玲玉。
第564章
周嬷嬷一听这话音就明白,玲玉在巧兰心里位置还是不一样的,这是当自己人看了,甚至情分还要再深一点呢,希望自己好好调教玲玉呢。
眼珠转了转干脆的点头,“您放心,小玉是个有悟性的孩子,就是没人点拨罢了,我到底多吃几年的米饭,这点事交给我就成了。”
周嬷嬷乐意干活管人,他就是来干活的,不然凭啥白拿三十两银子一个月呢,奴才不干活说明主人不需要你,她也要考虑她名声呢,况且目前对刘家很满意,人少事少环境好,正是自己梦寐以求的环境,她这个年纪图的已经不是钱,是一份尊重和相对的自由,还有一份清静安宁舒服自在的日子。钱已经不重要了。
“多谢嬷嬷,您能来我家,我特别高兴,我也要跟您多学学本事呢,人不都说活到老学到老么。”巧兰睁开眼双眼明亮面带微笑态度真诚的说道。
“夫人客气了,老奴这点东西您要是愿意,老奴自然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周嬷嬷态度也更和蔼了。
“按我吩咐厨房一声,把他们的饭菜分开做,几个人围成一桌吃吧。”玲玉得到了巧兰的定心丸,更是觉得自己应该提她多想这一点,不该让小姐操心了。
“嗯,你吃完饭跟嬷嬷商议一下把他们的班给排出来,小厮的不用你管,忠叔自己会弄好的。”
“好的,奴婢明白了。”玲玉也开始下意识的改口了。
周嬷嬷一听心里也踏实多了,就怕不懂装懂还要乱插手,这位心里很清楚,大方向不会错,其他的细节就知道放权了,这就很好,看样子是跟对了主子了,这以后就好相处了。
晚饭厨娘马嫂和孙嫂各自做了一个菜,也是让主家尝尝自己的手艺,哪里不合适也好改,毕竟每个人的口味不一样。至于奴才们的饭菜是另外单做的,按照大户人家的标准,一荤一素一汤,米饭或是面条,管够但不允许浪费,吃多少打多少菜。
巧兰要求他们把菜盛在自己盘子里,不允许浪费,有点类似于食堂打菜,吃不完剩下是要罚钱的。
刘老爹看不得别人把上好的粮食都扔出去,这是犯忌讳的事,巧兰在李家做姑娘也是不允许浪费的,管你吃但不能糟蹋饭菜,刘家也是如此,他们都是农民对粮食更珍惜。
这一点巧兰要求厨房监督,一人一勺菜已经足够了,想吃多来点可以,但是要吃完不能糟蹋东西,好日子过多了吧扔粮食。
马嫂和孙嫂对这一点也是十分反感的,他们付出了劳动却见到丫鬟们全都吃不完扔掉,心里也是不舒服的,因此巧兰的话他们十分赞同,表示一定会监督他们的。
奴才们的事基本就这样了,大家虽然刚来但都有了自己的活干,丫鬟们都是会做活的,哪怕不会缝衣服也会扎鞋底,都要干活,除了缝衣服还要给小子们做鞋子,这些事巧兰可不会给他们干,虽然家里没有针线房,但买了人就是为了干活的,不是为了让他们当奶奶的,自然是他们自己去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