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绣(591)
“好嘞,我去。”
“等会,小玉,把咱们的茶叶拿出来,给婆婆们分一分,他们可能要上夜也辛苦着呢,给他们都分一下,还有咱家带来的小菜,也不值钱,大家分着吃吃,天热了放不住了,我娘亲手做的,坏掉可惜了。”巧兰临走时李母给带了些小菜,但是天开始热了也放不住了,这也不是自己家,放在冰室里啥的。
“好嘞,小玉姐姐你跟我一起来。”芍药高兴的点头拿着东西一块给大家伙分一分,见面就是缘分么,毕竟要住一年呢。
芍药领着玲玉去给大家伙分点吃的喝的,给大家介绍一下她们主仆要在这住一年呢,玲玉十分机灵,姐姐妹妹婶子大娘喊得可好了,话说的也漂亮,大家都笑着受了,没啥利益冲突,不至于要为难你,公主府的人还是有点水平的,有时客人不能丢公主的人不是,何况还有打赏,人态度也十分尊重客气,伸手不打笑脸人么。
玲玉和他们一起吃一起说话,大家都是下人也没啥高低贵贱的,彼此都说说各自情况,主要是玲玉再说,偶尔他们说一句,玲玉也在心里暗自点头,自己要学的东西还多,别看都笑脸迎人,可是这些奴才很精明,有用的没说啥,但也不会为难咱们就是了。
玲玉玩完回来了,巧兰已经在屋里看书了,也是抽空想事情。
“夫人,我回来了,我都问了一遍了,这公主府的人确实精明,但我觉得这次印象不错,我给小丫头打赏些铜板,为难我们不至于,热水暖桶也给我了,怎么跟二门上的人打交道,也给我说了,方便我的事都说了,有关公主府的事基本什么都没说。”
“恩,不奇怪,不该问的不问,公主府的奴才不是那么好收买的,咱们就是要个方便就行,你记着这一点,打赏不用太勤快,显得咱们有钱了,有功劳在打赏,没功劳不给,咱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没必要巴结他们,不为难就行。”巧兰笑着说了。
“我懂您的意思,不卑不亢就行。”
“恩,聪明,早点休息,明儿把绣架和书案拾掇出来,我准备作画了。”巧兰叹口气。
“好,我知道了。”
好好的睡了一夜,巧兰才准备动手作画,周嬷嬷昨晚没出门,也跟着睡下了,舟车劳顿确实有些累是真的。
巧兰从家里带来的惯用的颜料和李墨,准备先画上一副找找感觉再说,原画真迹昨天公主就给她了,让她临摹的。
为啥不对照着原画作图呢,因为那是别人的东西,只有自己画出来的图才能找到感觉,和画中的韵味,这样自己绣出来才能最大程度释放名家真迹的韵味和感觉,照猫画虎也得有真本事,不是复制黏贴就能成功的事。
巧兰一直在作画,不知道徐嬷嬷已经在后面看了有一回了,越看越喜欢,不想她画好了却揉吧成一团丢在一边了,感觉很是纳闷。
玲玉也在跟前就问道:“小姐,为什么不要了,我瞧着很像了呀。”
“你也说很像了,最起码也要一模一样才能绣,不然怎么是临摹呢,你以为那些作假的人就没点真功夫么,不然怎么作假呢,临摹也是这样的,要抓住的是韵味。我还得找几天感觉才成呢。”巧兰头都不回的说道。
第653章
“这很像了都不行啊?”玲玉歪着头一脸懵懂。
“你不废话么,你当皇上好糊弄呢,人什么好东西没见过啊,人大小富贵堆里长大的,这点东西真假还是能看出来的,但你要做得好兴许皇上不怪罪呢,你要是糊弄人皇上能不发脾气么,圣上发脾气还有你我小命么?哎呦!我跟你说这些干什么,你也不懂,去给我端点东西吃,饿了一大早还没吃饭呢。”巧兰也烦躁的朝她挥挥手。
“夫人打搅了。”徐嬷嬷这才开口了。
“哎呦!徐嬷嬷你来了,你咋不出声呢,吓我一跳啊。”巧兰转过身笑了。
“我看你作画就没敢吭气了,你这不要的我能不能拿回去让公主看看呢,也好让她老人家放心不是。”
“这个啊,这个不能要,你要想拿去就拿去吧。”巧兰也没拒绝。
“不要紧,让公主看一眼,她就能放心了。”徐嬷嬷觉得挺不错的,打算把废旧的拿回去让公主看一眼,也好知道巧兰是个什么水平上。
“成,那要不嫌弃粗糙就拿去吧。”
“好好,打搅了。”徐嬷嬷又高兴地走了。
回到公主府正堂内,徐嬷嬷兴冲冲的走了进来,公主看她这样高兴问道:“你手里拿的是什么,这样高兴?”
“是巧兰做的画,我亲眼看着她画的,可她画完就揉掉了说不要了,她跟前的小丫头问他为啥不要了那么像,她说像就不对,要一模一样,主要是韵味啥的,我也没听懂,我就要了过来给您看看。”徐嬷嬷笑着把画展开。
“哦,我瞧瞧。”公主听后来了兴趣坐起身子看了眼。
好一会才笑着点头,“确实有点功底的,她也许真的能绣一副比原来还要好的图呢。这张确实不行,但可以看得出她功底还是很深厚的。”公主脸上也多了些笑容。
“是吧,我听着话很不错呢,说皇上是富贵堆里长大的,什么样的好东西没见过,太假了是笑话,起码也得差不多才成呢。”徐嬷嬷学了巧兰的话。
“恩,有点见地,我知道相爷为什么要在她家住了,听德海说相爷很喜欢巧兰?”公主问道,德海是张公公的名字。
“是呢,张公公是这么说的,还特意当着他的面说了,要有麻烦去相府报巧兰的名字就行。”徐嬷嬷点头称是。
“恩,相爷爱才,这个巧兰是有点水平的人,告诉底下人,礼遇对待不可怠慢。”公主对巧兰又多了些信心了。
“是,本身也是个伶俐的,院子里的人说待他们也不错,吃的喝的都给了一些,也没问不该问的,就是问了些怎么出门,能不能出门买点东西啥的,想找人照顾她小叔子什么的,不该问的一点也不沾。”徐嬷嬷了解了一圈回来了。
“恩,能得相爷和李家人的喜欢,肯定有她过人之处,我瞧着面善也是个不错的孩子,做得好我也不会亏待他,他那个小叔子怎么样?”
“特聪明有灵性的一个孩子,会武,而且水平相当好,据说下午的时候凑热闹比武呢,把一个侍卫一掌就打趴下了,张公公说是打小打熬出来的童子功,而且是药浴泡出来的,有真功夫呢。”
“哦,还挺稀罕,她不是成亲了么,怎么没一块来?反倒是小叔子来了?”
“小叔子和她差的岁数挺大呢,还没长大的半大娃娃。说是他爷们是县太爷的捕快头子,以前在西北打过仗的,哦就是李家那个小子,给您写信那个。”
“哦,是他呀,那我知道了,看样子是个能耐人,不然那小子是看不上的。”公主点头笑了笑。
“芍药跟着去了,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