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绣(776)

作者:花羽容 阅读记录

不过东子心宽俗称没心没肺,虽然被清刚骂的最惨,但他也是最有长性和耐力的人,学习特别刻苦,属于很能钻研的那种人,巧兰观察了很久也就放下心来了,孩子品行都不错,家长只要稍加引导就可以了。

天渐渐凉了,清远的第一封信到了,相爷给清远写了引荐信去江南有名的鹿山书院学习,也算进修的意思,希望他能更上一层楼。

清远带着大家的期盼到了学校,安顿了之后写了信回来,打算在这里学习三年后再去游学其他地方,一路走来深感自己的知识面还是太窄了,举人真的不算什么了不起的事,一趟简单的游历让清远看到了自己的差距。

信上洋溢着喜悦和欢快的情绪,说着江南的见闻和书院的各种情况,还有很多才子的水平和他们心中的报复,但也清醒的看到了江南的奢靡和繁华,还有一些不为人知的黑暗面等等,从信上看清远越发成熟理智清醒了,已经可以用成年男人的目光去看事情,分析问题了。

相爷看了后十分满意,“看来游学是有必要的,孩子长大了,越来越能想事情,想的问题也看到关键点上,很不错。”

第860章 完成

巧兰看了信也觉得清远字里行间都透着海阔天空凭鱼跃的轻松与喜悦惬意的感觉,自己也越来越能独立了。

“爷爷,清远说了他的徒弟可以免除赋税,这二三年我大哥没少给他买土地,他名下的土地也吃不完这么多粮食,他说只要我们需要可以无偿捐献给西北或者附近村落穷苦的人家,但是不要太高调了,他不太习惯赫赫扬扬的,只是想自己有能力了想回馈养育了他的这片土地。”

巧兰有一种特别骄傲的感觉,清远长大了,长成了一个有担当能想事的男人了。

“我用他的粮食赠送给附近的一些村民,送一些给村里的孤寡穷苦,另外一些送去西北,但要付钱,他将来要做官就必须要谨慎,任何小事都有可能成为把柄。”相爷也在教导巧兰该如何避免灾祸。

“我懂了,我会写好收条给我母亲收起来的。”巧兰明白了要留下证据,清远已经有功名了,他不适合跟西北搞得太近。

巧兰听懂了相爷的提点,随后特特交代了李母和李青山一番,对以后涉及清远名声的事都要慎重在慎重,拿不下主意的要先和相爷跟老太太商量一下,小不忍则乱大谋,走到这一步对一个农家子来说,倾注了全家老小的心血在里面。

李母夫妻听了毅然点头,为了孩子们,他们也该改变一下了,最近家里来串门的人都多了起来,主要还是为了土地可以挂名在清远名下的意思。

但都被李青山出面拒绝了,再三交代李母,什么都不要应,一定要等他回来才行,涉及清远都不许随便决定,孩子考上举人不容易,当家长的不要拖后腿了。

李母现在一听别人提起清远咋了咋了的话题,人都绷紧了,生怕自己说错一句话害了孩子了,提到清远她就不吭气了,一推二五六说自己啥都不知道,做不了主啥的,什么都不敢应呢。

秀雅接到了清远单独写的一封信,看过信后整个人心情似乎都飞扬了很多,都不怎么折腾弟弟们了,这让栓子他们如蒙大赦,被一个精明过头的姐姐整日盯着,也是个受罪的事。

巧兰终于把绣图全部完成了,任立哥帮她装裱上,还特意做了玻璃免得被弄脏什么的考虑的很全面。

当大家看到成品的时候,众人惊叹,这幅屏风是双面八扇的山水图,和当初的仕女图又高了不止一个档次,因为绣的是大青山的景色。

巧兰自觉所有的幸福和转变都从这里开始,把这里当成他的家乡她的福地,本身心中充满了感激和感恩,投入了全部的感情,出来的作品自然是无可挑剔的。

一山一水一景都韵味十足,可以说是目前巧兰前生现在活了两辈子这是最高的水平了,皆因她爱这片山水。

相爷仔细看过后满意的点头,“兰子相信我这幅图皇上一定会喜欢的,这才是难得的佳作呀。”

“真的么?太好了,不枉我倾注了这么多心血了。”

“绣的是真好啊,我虽然不太懂画,但也能感觉出来是真的很舒服的感觉。”雯雯也拍手称赞。

“嗯,确实长进了,你打算怎么送?给李掌柜送去还是自己亲自送。”

“我想着还是让李叔送吧,他常年送这样的东西比我经验老,我就不要嘚瑟了吧,何况李叔这样照顾我这么多年,这样的事说不定能得个赏什么的,也该是李叔的,我打算你们看完了就打包送去给李叔,让他送吧,我就轻装简行了。“巧兰洒脱的甩甩手,自己吃肉也要人喝个汤吧。

老太太点头赞许,“不错,你做得很好,这幅作品谁拿去都能得赏不如便宜自己人了,何况你们还是这样亲近的老关系了,自己带过去万一损坏也是个麻烦事,不如交给你掌柜的去送,他能得赏,给你的便利也多。”

“是呢,奶奶,我也是这么想的,我带着栓子和秀雅,再带这个东西就显得笨重了。”巧兰愉快的点头应道。

“嗯,那你明天让马车送过去吧,把四个角和木头都包裹严实些,垫上东西避免玻璃碎裂了。”

“好,我记得我会小心的。”

第二天任立过来了,和下人们把东西送去给李掌柜了,李叔看过之后大为赞赏,当即表示会包裹好纹丝不错的给送去京城。

天冷了下来,巧兰不准备这么早就去京城,一则是要过年了,准备带点年货去给威子,另外也要准备一些东西给传虎,等过完年开春再去,天还冷着,可以带很多东西过去,也不怕会放坏啥的。

李母因为知道巧兰要去京城,已经提前很早就开始给威子和传虎准备东西了,甚至连家里的酱料都多准备了好多呢。

栓子则是加紧勤学苦练,争取完成任务和她一起去西北看爹,这一年栓子特别努力,泡药浴也不喊疼了,生怕犯了错误不让他去了。

武师傅经过考虑也跟着栓子一起走了,主要是不放心巧兰带着栓子,也害怕耽误了栓子的锻炼和泡药浴,巧兰不懂这,不知道该如何填减药材,思考再三还是跟着栓子一起去跑一趟了。

张爷爷也在积极的准备各种路上要带的药材和药丸药粉等等,带着两个孩子,不能不多想一些,多带点药材才是正经的,万一路上孩子病了不缺东西用。

巧兰则在帮着家里准备年货,周嬷嬷给她炖了补汤,张爷爷给巧兰诊脉后说道:“气血亏了,需要补补,这样吧吃点药膳吧,也有小二年没吃过了,可以重新吃一段时间,正好天冷也不怕上火了,我给你写单子,你熬上。”

“成,您放心交给我了。”周嬷嬷连声保证。

虽然这幅图时间不算赶,但因为巧兰倾注的心血实在很多,一心要绣个好的不能白瞎了大青山这么好的景色了,用心良多,加之有三个绣娘从旁指导,但还是耗费了不少精力和心血,下巴颏也尖了,气色也有点蜡黄,小脸上的肉也没了,确实熬的有点狠了。

上一篇: 农妇小日子 下一篇: 妻悍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