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被读心后我助始皇一统四海(211)+番外

作者: 江南知微 阅读记录

因为,李氏祖上屡为赵国立下奇功,如今李氏一族在国中虽深居简出,十分低调,却与宗室朝臣皆保持着密切往来,这也是先王在世时,他因嫉恨李牧抢走风头、而数次进谗未果之缘由——先王深知,自己这一支王位的由来,有李氏先祖支持惠文王沙丘之变大功,而如今满堂朝臣与宗室,亦是这功劳的既得利益者。

相比之下,因商贩得势而跃为新贵的郭氏一族,不过是世代庶民之家,远比不得对方在赵国根深蒂固。

赵葱虽是君王派去的,但自古以来,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李氏是不会找王上报仇的,却会找他郭开报仇!

郭开揣摩着,李氏一族历来人才辈出,连那分去秦国的李信祖孙二人,不也是难得的将才么,而他郭氏一族到如今,也不过只出了他这么个绝世大才,即便自己眼下把持着赵国朝堂,让李氏一时无法找他报李牧之仇,但数十年之后呢?

待新一代李氏子孙大有出息之时,郭氏岂非要被对方生吞活咽了去?

若这回他设计杀的是无甚后台之大臣,自不担心对方家族报复,偏偏那人是李牧,偏偏司马尚要多管闲事!

而司马一族亦是赵国大族,族中更有数人活跃在朝堂,他想杀对方灭口也是不易的。

是以,他打定主意,只杀李牧一人是断然不够的,必须让赵葱与庞钟暗中借着职权之便,搜集李牧贪墨郡衙钱粮、勾结匈奴贼子之“明证”,借此逼王上将李氏一族斩草除根...

哪知,这该死的秦人,竟毫不害臊地打着笼络李牧的算计,堂而皇之上门来要人!

若秦国无李信那支血脉在陇西,他倒会顺水推舟地劝王上,将李氏迁去人生地不熟的秦国,笑眯眯看着他们这外来之家族,会如何被关中权贵排斥挤压而败落...

可如今若让李氏一族去了秦国,反能让他们借陇西李氏之势极快站稳脚跟,这天长日久的总归是隐患,他如何放心得下?

故而他一听蒙恬不死心地进了宫,便急急坐马车赶来劝阻此事。

赵王闻言不由面露讶异,急忙以眼色暗示对方道,“爱卿此言何意?此番分明是陇西李氏挂念亲眷,这才托了秦王派人代他们奔赴邯郸寻亲,此乃天伦之乐事,又岂会不妥?”

他暗忖着,郭开分明知晓李牧已死,秦国将李氏迁去亦无法钳制对方,想来,是想配合寡人唱黑脸以抬高筹码?

如此也好,在郭开这般激烈的反对态度之下,秦人为顺利得到李氏,反倒会方寸大乱...

果然,察觉出郭开确实想极力阻拦此事的蒙恬,立刻拱手笑道,“赵王神机妙算,外臣不胜敬慕之至!此番我秦国前来讨要李氏之人,确是受李氏族长李崇所求,他兄弟当年一别后,便数十年未曾见面,十分牵挂,故而...”

虽然这话漏洞百出,但双方对此事皆是心知肚明,他不过是顺着赵王搭的台阶找个由头走过场罢了。

赵王本就最喜听世间吹捧之言,此刻早已笑得愈发欢喜,他高兴地打断对方话头道,“本王十分深明大义,又岂会阻拦李氏亲眷团聚,只要秦国愿献上城池...”

郭开的声音一时都急促得带上了些尖利,他大喊道,“王上,此事着实万万不可,还请王上勿要中了秦国之奸计!”

纵便,秦国为了得到李牧愿以城池换李氏一族,但这城池可到不了他郭开手中,而李氏若不除,却会为郭氏埋下隐患。

赵王满意地看着殿下咚咚磕头劝谏的郭开,笑得愈发开怀了,世人皆称寡人之相国乃大奸臣,却不知他此番为给赵国多谋些利益,不惜伤及自身,是何等赤诚的大忠臣!

蒙恬眸色深幽瞥了郭开一眼,又想到出发前王上的再三叮嘱,深知此事愈早定下愈好,以免此人从中生事,便笑语吟吟道,“既然赵王如此爽快,可否稍稍少两座城池,若能以七城换李氏...”

赵王闻言,登时笑得眼睛都快睁不开了,正要兴高采烈地应下,却见郭开踉踉跄跄起身上殿,一把抱着他的腿嚎哭道,“王上,此事断断不可应下啊,若秦国以李氏一族之性命将李牧笼络走,我赵国危矣!”

赵王愈发高兴起来,弯腰温柔地摸了摸郭开头上的玉冠,以示安抚之意,爱卿好演技啊!

他忙压下心中狂喜,努力肃了肃面色,收回嘴边差点一口应下的话语,故作为难道,“蒙内史啊,你看,这...寡人便是有心想成全李氏团聚,可我朝中大臣却认定,此事乃秦王想笼络我大将李牧,唉...”

下一瞬,他便听蒙恬斩钉截铁道,“此事着实让赵王为难了,便依赵王所言,我秦国拿九座城池来换吧!不过李氏族长如今年事已高,只盼着能早些与家人团聚,还请赵王今日早些下诏...”

赵王顿时喜笑颜开道,“好!好!待秦赵立下盟约,寡人即刻下令...来人,研墨!”

郭开一时既恨秦人愚蠢,非要拿九座城池来换一堆废子,又恨君王今日竟半句也不听他的劝,他扬起脸哭喊道,“王上,王上啊,您就听臣的劝吧,勿要信了秦人之鬼话啊,他们惯来是言而无信的啊,这九座城池,您定是拿不到的啊...”

蒙恬冷声道,“郭相这话便不对了,我秦国城池数百座,岂稀罕这区区九座城池?”

赵王忙兴冲冲劝道,“欸,请蒙内史勿要介意相国之言!听闻贵国颇产黑煤,亦遍种高产之粮,寡人早已渴慕久矣!故而,这城池大小并非最要紧之事,只需是盛产黑煤、高产粮食遍布、人口有数十万之城便可,不知阁下有何推荐...”

郭开闻言却眼珠一转,猛地停下了假嚎哭,对啊,自己今日鬼迷心窍,竟只一心记挂着李氏会报复之事,全然未想到这茬?

他毕竟从骨子里就是个精明商人,自然知晓,若手握黑煤与高产之粮,能赚到多少银子——那是世代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金山呐!

比起眼下唾手可得的宝贵物资,李氏一族之事,倒算不得眼下最重要的了。

试想,若郭氏子孙守着这黑煤与高产之粮种,纵便资质平庸,亦能坐等数钱成为世间罕有之巨贾——商贾可是要为朝廷缴纳商税的,巨贾给朝廷缴纳的钱粮更是惊人之数。

如此一来,任凭他李氏子孙如何显赫,亦动不得郭氏半分,而随着时日的增加,这仇恨自然也会越来越浅,正如当年长平之战,赵人是何等憎恨秦人,如今,这浓烈的恨意不也随风而逝了吗?

打定主意后,他便开始飞快思索着,该如何从这九座城池里分到两三座。

蒙恬闻言亦是目光一闪,好哇,你这谋害忠良的昏君,惦记的不光是我秦国之城池,还有黑煤与高产粮食,你也配?

但他牢牢记得当下的第一要务,并未当堂恼怒发作,亦知若骤然应下反倒会令赵人生疑,遂笑道,“这城池里有煤山,倒也不算难事,想来我王定会应允,但这高产之粮食却不能分给贵国,需得待我秦国秋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