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被读心后我助始皇一统四海(244)+番外
嬴政再次轻蹙剑眉道,“寡人眼中的老神仙,自然还要再多上三分仙气,怎奈寡人笔力不足,无法还原老神仙之尊荣全貌...”
话音未落,“老神仙”一把拿过案桌上的绢帛,说了句“多谢秦王,这礼物老夫甚是喜爱”,便匆匆消失而去。
君王这才收起刻意做出的惊诧之态,面上重新溢满了宠溺的笑容,想来,若吾儿知晓寡人眼中的他向来是如此模样,心头之烦闷便会减少几分,早日可恢复素日之活泼自信。
不过,说来也怪,他虽从未见过画中之人,下笔之时却有如神助,一心认定了自家小崽一定会喜欢这副长相。
他将砚台毛笔归位后,收起随侯珠,又拿起小崽留下的地震预测仪放于一旁,重新躺回榻上轻阖上双目,心间满是感动。
吾儿啊,总能急秦国之所急,总能让寡人睡上好觉,真真乃世间最孝之子!
而匆匆退出父王梦境的明赫,此刻正躺在东殿那张巨大的床上,边流着喜极而泣的泪水,边在脑海中跟系统分享着喜悦,“统子你看,父王果然是最爱我的呜呜呜,原来在他的眼中,我一直都是鸿钧老祖的帅气形象...”
系统也觉得此事简直匪夷所思,原来,秦始皇看到的、画出来的宿主,竟然是宿主本来想要的模样,这可真是父子连心了!
一人一统庆祝半晌后,明赫终于擦干眼泪,骄傲地指着父王画的那张画像道,“既然如此,我鸿钧老祖就要光荣转换形象了!以后,我要当父王亲手为我画的帅气老神仙!”
第97章
得到地震检测仪的嬴政, 并未如上次那般,只喊来几位心腹大臣观看此仙界宝物,反之, 次日早朝时分,君王在公布减税细则与兴商道之令后,便将这做工繁复的黑盒子取来, 放置于紫檀案桌之上。
他此番选择将仙界宝物公诸于众, 自有一番盘算。
眼下,无论是先前推行的科举制,还是如今减税、经商之令, 皆不过是在原本的商君之法上缝补了几针新补丁,实则, 秦国本质仍在以严法酷刑治国。
但秦亡汉兴的教训,让他早已明白:商君乱世用重典, 乃是为以刑治加威于民, 民被刑所威慑, 自然不敢生奸, 民不生奸则可安居务农;
当这五百年乱世终结, 被绵延战火压抑数代人的民众,要的是“轻刑罚, 薄税赋”的宽仁之政,但世人恐商君之法久矣——
当年商君变法, 便是将嬴氏祖宗之法尽数推倒重建, 如今秦国再变法, 虽会保留商君之法治与诚信理念, 但为了彻底打消去对“商君酷法”的恐惧之心,亦需结合“以儒释法、以道养民”之原则, 重新拟定颁发出一套新法来。
待一统天下后,嬴政便打算全盘施行新法,是以,在阳武体察民情两年的韩非,也该回朝与李斯着手共拟新一套秦律了。
可昨日庆功宴之时,众臣虽勉强附和了他欲施行仁政之言,但他心知肚明,满朝文官之中,真正赞同这新法的恐怕并无几人,如此一来,往后新政颁发之时,朝堂之上少不得还要再反复吵上数回。
为将新法一事彻底拍板,他便想着借代郡地动一事,为它披上一层仙人鼓励的外衣。
果然,这黑乎乎的奇怪小盒子一拿出来,便吸引了满殿文武大臣的目光,莫说这来自5088年的最新款地震变形预测定位器,材质是他们从未见过的高性能航空材料,便是这怪异的造型,也足够让众人惊叹不已了。
上一趟探测秦韩两国地动之时,李斯与隗状、王绾、蒙恬几人,皆是亲眼见过这黑盒子的,印象更是十分深刻。
李斯自是眼睛一亮,九公子竟又寻来了此等预测之仙物,妙哉!
而身为百官之首,本站于右列最前方的隗状,在君王将这黑盒子一拿出来之时,却急急躲到了左丞相王绾身后。
众人惊诧看了一眼隗状,他们不知晓的是,这地震预测仪变形出来的八爪鱼,简直是隗状挥之不去的噩梦——毕竟,史书上关于八爪鱼的记载要到三国时代才出现,而秦国又并不临海,隗状将其视为可怖之物,亦是情有可原的。
正在众臣转头好奇盯着那黑盒子之际,只听君王沉声道,“此物,乃寡人昨夜梦中所得。”
大臣们登时恍然大悟,嬴政以眸光快速扫过他们的面庞,继续面不改色道,
“仙人大赞寡人为民减税、大兴商道之举,认为我秦国将以仁政开创尧舜盛世,又劝寡人早日拟定一套仁政新法,以让民知晓新法乃区别于商君之法...仙人直言,天道为褒奖秦国将行仁政,便以此仙界神物赠与寡人,此物可助我秦国避开一场...据仙人预示,不日,北地代郡地动将至...”
此言一出,除却李斯几人,满座皆惊!
未见识过探测仪神奇的文武大臣们,不由面面相觑,秦国昨日才摆灭赵庆功宴,今日便获知代郡将有地动...
此事,究竟真是仙人为“恭贺秦国新法”所预言,还是王上想借仙人之口,封住众人反对之声?
隗状与王绾飞快对视一眼,此事虽是真的,但王上想借小仙童之力,顺势压制大臣反对的声音,亦是真的。
爱民、科举、减税、兴商...如此桩桩件件折腾还不够,王上竟真要将商君之法抹去,拟出一套新法来?
这般下去,新法之中又会出现何等惊世骇俗之条款?待天下一统,王上是否要以通行郡县制之名,彻底废除周王室分封诸侯、拱卫朝廷之制,顺势将宗室藩臣的封地也夺去?
不,绝不可任由王上再胡乱折腾下去!
看着隗状担忧的神色,同样忧心的王绾忽然福至心灵,瞬间想到了一个人,韩非!
须知,阳武郡这两年所花销之经费,皆来自于君王内帑私库;而韩非呈回的郡中新政进度消息,也唯有君王与李斯蒙恬知晓。
所以,王绾虽从君王偶然的感叹里获悉“阳武新增婴孩远比各郡多”,却并不知晓韩非前去阳武郡的真正作为。
他原本一直在暗自揣测,王上如此看重韩非,却将对方发配去一个小郡任职究竟是何意,现在却突然明白了——韩非当日虽入了秦,却早察觉出君王有爱民之意,这才自请前去阳武远离朝堂的。
但王绾知晓,韩非秉持法家之道,为人执拗,他若知晓王上被心怀不轨的李斯怂恿着要效儒,必会一力劝阻君王回心转意,王上固然重视李斯,却更将韩非视作良师啊!
思及此,他顿觉心下大安,思忖着定要设法将此事告知韩非,更要尽快助韩非早日回咸阳,如此一来,便有了强大助力....
另一边,比起文臣们对君王之言的疑惑,王翦桓猗等人却深信不疑,桓猗率先急切开口道,
“王上,仙人可有告知您代郡何日会突发地动?若如上回那般,有个确凿的事发时日,我等便可早日率军前去迁移百姓,万不能让这地动坏了您的名声啊!”
他知晓,地动乃是亡国之凶兆,但若秦国早早将代郡民众迁出,反倒成了天道护秦之吉兆,故而此事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