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棒杀’下重生,庶女媵妾(265)+番外

“你……”王昖再次拍案,“逆子!你到底要怎样?”

……

丰城,大院的正厅里,孙尚阳坐在榻几上悠然的品茶,陈秀看完元帝陛下批复的奏折,轻轻一叹,把奏折放到了一边。

她的态度早就在孙尚阳的意料之中。陈秀手下的那五万人,基本都是从她农庄里的佃户中选出来的。这些人虽然经过了训练,但还是陈秀的佃户奴仆。让她把五万奴仆送出去给朝廷充兵马,是谁都不愿意。

“夫人,你到底是怎么想的?”

“我的五万精兵你是知道的,他们实际上都是佃户出身。而且大多数人都是九郎田庄里的奴仆。被我招募来训练,不过是为了保卫自己的家园罢了。若说让他们从戎,怕他们是不肯的。”

“这个我也想到了。真是不知道陛下是听信了谁的谗言,居然忌惮夫人手下的这些人。”

“忌惮也是常理,毕竟我一个妇人手握五万精兵还每次都打胜仗,任凭是谁坐在龙椅之上,都会忌惮。尤其那些公卿大夫们眼里,我只是个庶出女子,又被家族抛弃,充其量也只能算是寒族。他们是不会允许我这样一个女子既有官职封地,又握着数万兵权的。”

“那这件事情到底怎么办呢?”孙尚阳是个武将,兵权的重要性他自然明白,他也知道,若是陈秀没了这五万精兵,那就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了。

她没有家族撑腰,又跟王博没有名分,自己空有一身本领,还没了势力。以后的日子肯定不会好过。陈秀却笑了,这一笑更显得她神仪明秀、丰润素美,竟让见惯了厮杀,饮血纵横的孙尚阳为之一怔。

“孙将军,我写一份奏折,麻烦你帮我递上去。”

虽然被陛下封为县君,但陈秀目前还没有参知政事的权力,没有资格跟陛下对话。

孙尚阳点头道:“行,夫人写吧,写完之后我再抄写一下,以我的名义递上去便是。”

陈秀点头,说道:“好,那就请将军稍等片刻。”说着,她起身走到书案前,提起玉管紫毫在一方白绢上认真的书写。写完后,将白绢拿起,轻轻地把墨迹吹干,递给孙尚阳。

孙尚阳看罢,忍不住摇头。但这是她的决定,他总没有多嘴的余地。

当着陈秀的面,孙尚阳把陈秀写的重新写一遍,用了自己的铃印后,装在一个小盒子里,用密封条封好,交给贴身护卫,吩咐道:“把这个连夜送往京城,呈送陛下御览。”

送走了孙尚阳,陈秀便把小王皓叫到跟前,拿了书册教给他认字。

认了几个字之后,陈秀又把每个字的意思都慢慢地给他讲一遍。母子二人在书房里一坐便到了傍晚时分。明珰进来回说飨食已经备好,请夫人和小郎君洗手。陈秀方牵着皓儿的小手起身,亲自给他洗手。

小王皓忽然问:“娘亲,那天你说‘六如’什么‘真言’的到底是什么呀?”

陈秀一怔,仔细想了想才明白这小家伙说的是怎么回事儿,于是笑着问道:“皓儿是不是说《兵法》中的六如真言?”

“嗯,是这个。娘亲,你再说一遍,我那天没怎么听清楚。”

陈秀轻笑道:“所谓六如真言乃是:疾如风,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其中后两如说的是将帅,而前四如说的则是士兵。达”六如“者,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天兵也!所以这将帅之才不仅要善军事,而且还要善练兵。皓儿,这些事情你现在听不懂。等将来长大了让你的父亲教给你好不好?”

“父亲?”王皓奇怪的看着陈秀,半晌才道:“皓儿也有父亲吗?”

陈秀抬手点了点他的小鼻子,笑道:“皓儿当然有父亲了。皓儿的父亲可是天下最好的父亲呢。英俊潇洒,风流倜傥,他才华横溢,学富五车,他可是天下名士之首呢。”

“可是我不认识他。”王皓崛起了小嘴巴,脸上带着不满。再好的父亲我不认识他有什么用呢。

“皓儿,很快,娘亲就带你去找父亲了,好不好?”

“不好。”王皓小手一甩,转身走了。

父亲,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小王皓跑出屋子后找了个角落坐下来,托着小下巴默默的想,他会跟阿言一样把我抛高高吗?他会跟孙将军一样对我笑吗?他会跟娘亲一样教我识字吗?他到底是个什么人呢?嗯,什么英俊潇洒,风流倜傥是什么样子呢?还有才华横溢学富五车又是什么意思呢?

总之小王皓很是纠结,从这个晚上起他每天都在想‘父亲’的事情,总是百思不得其解。

孙尚阳的有一道奏折送到建康,呈现在元帝陛下面前时正好在朝堂之上,元帝看罢奏折便呵呵的笑了起来,抬手把奏折递给身边的掌案太监,说道:“给王公看看。”

太监把奏折递给王昖,王昖打开来看罢,脸上的表情十分的复杂。有喜有忧,还有惊讶不解,一时间理不清楚。

元帝温和的笑着,欠身向前,问着王昖:“爱卿以为,此事可行否?”

“这件事情牵扯到臣的家族,臣还要与族中几位兄弟商议后才能决定。”王昖说着,不由得回头看了一眼王博。

元帝笑着摇摇头,说道:“朕听说过,那陈秀当年曾两度救过你家九郎的性命。九郎对她也算是倾心相待了。这话可有错?”

王昖已经猜透了元帝的心思,想想这件事情对王家也是有利无害,于是拱手道:“回陛下,此言不错。”

“那就是了。”元帝笑着坐直了身子,轻声咳嗽两下,提高了嗓音宣布:“孙尚阳上奏,说那陈秀的五万精兵乃是她的嫁妆,她所求者,乃琅邪王九之正妻也。若今生有幸嫁给九郎为妻,她名下的万亩良田和五万家丁尽数作为嫁妆,带入王氏家族。此乃天赐良缘之事,朕准了。”

此言一出,满朝文武纷纷转头,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王博的身上。

王博微微一笑,跨步出列,躬身道:“臣,王博领旨谢恩。”

元帝陛下又道:“此次彭城北境大胜,陈秀功不可没,朕已经决意,封陈秀为贞烈将军,食三品俸禄。”

朝堂之上又是一片沉寂。

王家娶了个好媳妇啊,和万亩良田和五万精兵的身价不说,还是个三品贞烈将军!

“嗯?怎么,众卿还有什么异议么?”元帝的脸色慢慢地沉下来。

满朝文武立刻躬身,齐声道:“陛下英明!”

“退朝吧。”元帝说着,懒懒的站了起来,扶着掌案太监的手转身离去。

文武百官齐声山呼:恭送陛下。

之后便有人纷纷上前,对王昖和王博表示祝贺。

“恭喜王公!恭喜恭喜!”

“王公大喜!天赐良缘啊!”

“陛下赐给王公一个好儿媳啊!王氏家族代代兴旺咯!”

“恭喜九郎,据说那陈秀天姿国色,九郎有福气咯!”

“听说九郎与那陈秀早就情投意合,如今佳偶天成,可喜可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