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带着别墅穿八零(30)

车上人多到脚跟贴着脚跟的在找座,一一怯怯的贴着苏舒坐着,小手拽住苏舒的外套,一双眼睛却充满了好奇的打量着火车。

然后和苏舒总结出了一句话,“姐姐,火车好大呀~”

苏舒点点头,把刚才买的东西往桌上一放,找出热乎乎的肉包子先拿了一个给一一,然后剩下的递给梁振国。

“刚买的,趁热吃。”苏舒道。

两双眼睛直勾勾的盯着一一手里散发着香味的肉包,梁志超下意识的就要上手抢,梁振国手疾眼快,把人压了回去。

“迟早有一天要把你这手剁了!”梁振国恨铁不成钢,“还能少了你们的那份?”

“梁志超,还记得我昨天和你说过的规矩吗?”苏舒拍拍她边上袋子,“你要再抢吃的,以后我买什么都不买你们两的份了!”

“略略略~”梁志超朝着苏舒做着鬼脸,等梁振国打开纸袋,他手飞快的伸了进去,抓了两个包子,扭头递给弟弟一个,空出一个手继续抓。

等两人左右手各抓着一个肉包梁志超才停下来,低头哇呜的大口吃了起来。

“才吃了早饭没多久,你怎么还买肉包了?”梁振国把剩下的递给苏舒,“剩下两个你和一一吃。”

“我不饿,就是路过,顺手买的。”苏舒推给梁振国,“一一有一个就够了,我知道你胃口大,剩下两个你吃了,别放着了,放凉了就不好吃了。”

如果苏舒不催,梁振国确实打算放回去留给三个孩子。

但听苏舒说了,他才收了回来,先拿起一个,掰开两半,把肉多的那半递给苏舒,“吃不下就少吃一点。”

苏舒接了过来,看了梁振国一眼,就凭他这个分法,这男人就是个会疼人的。

她低头咬了一口,才和梁振国说起事。

说的就是刚才她看见王大民的事,还把她打听到的事情给梁振国说了。

“我从供销社出来特地去了国营饭店,听那里的服务员说,王大民确实经常带那两母女去那吃饭,王大民很舍得花钱,所以服务员对王大民印象深刻,那个女孩还喊王大民新爸爸。”

这一番话顿时让梁振国觉得嘴里的肉包子都不香了。

“还好是喊新爸爸,而不是喊爸爸,至少说明那个女孩不是王大民的。”苏舒打听到这些消息以后是直摇头。

王大民对他老婆吴香兰都没有这么大方。

莫说对吴香兰了,王大民大概对他亲爸妈都没有这么大方,三天两头带去县城国营饭店开荤,王大民那点工资都贴补在这两母女身上了吧?

第31章 为什么不支持

梁振国越听越心惊,越听,拳头捏的越紧。

苏舒一点不怀疑,这个时候王大民要是还在梁振国跟前,梁振国的拳头就招呼到王大民的脸上了。

她发现了,梁振国这人平时吼孩子,嗓门大,看着特凶,但他都是装出来吓唬孩子的。

这两天看他拿了好几次的棍子,也没见他真的有一次把棍子挨孩子身上,他动手打孩子的时候,只用他的手打。

其实也是雷声大,雨点小,不太舍得打孩子。

他这人真正生气动怒的时候,是像现在,不说话,眼神脸色都和平时不一样。

这种凶,不是凶在表面上,而是凶在内里。

阴沉的脸色,眼神也冷了下来,周身气压低的吓人,气势冷厉。

就连梁志超两兄弟都被震住了,嘴里含着包子,呆呆的看着他,动都不敢动一下。

“行了,火车都开了,现在生气也就只能气着自己。“苏舒脚下暗暗踢了梁振国一下,示意他收一收他一身气势,看把两孩子吓得,手里包子都不敢吃了。

梁振国深呼吸了一口气把情绪压了下去,转头见两个孩子正瞅着他一动不敢动,他声音硬邦邦的说了句,“吃你们的。”

而后才揉了揉眉心,压着嗓音,咬牙切齿,“在县城就敢公然带着人招摇过市,还以对象的身份出双入对,让人家的孩子喊他爸爸,一点也没拿小妹当一回事,他是真觉得吴家没人了?”

“这次我们回村里好几天,香兰这么多天都没有能回家一趟,显然是王家拦着不让她回。”苏舒耸耸肩。

吴香兰说婆家有白事走不开,苏舒能听出这是吴家搪塞不让吴香兰走的理由。

什么白事能让吴香兰这个辈分的媳妇好几天了都走不开半天时间?

又不是吴香兰公婆没了,只不过是婆家的哪个亲戚没了罢了。

王家拦着不让吴香兰回家,就代表着王家看不上吴家这个亲家,包括看不上梁振国这个他们口里被发配去农场种地的二哥。

“县城就这么小,王大民做的这么明目张胆,今天能让我遇见,之前也会让别人遇见,镇上的人说不定早就有人知道了,只是都瞒着香兰,瞒着吴家。”

苏舒啧了一声,“现在就是不知道王大民的爸妈知不知道他们儿子干的这混账事。”

“知道又如何?不知道又如何?总归都是他们生的小畜生,没差。”梁振国气的没忍住骂了粗话。

“我记得小妹在镇供销社上班,她是正式工吧?”苏舒问。

“是,她读书时候成绩好,高中毕业以后自己考进去的。”

吴香兰是吴家年纪最小的孩子,虽然是女孩,但也是爸妈疼,哥哥宠。

吴家条件虽然不太好,但是几个哥哥年纪都比吴香兰大不少,所以吴香兰成绩好,吴家还是咬咬牙把她供到了高中毕业。

吴香兰的学历在村里是数一数二的,考进镇供销社当了正式工,当年给她说亲的媒人都快把吴家门槛踏破了。

梁振国现在一想就觉得生气,挑来挑去,没想到挑了王大民这个狗东西。

“你记得那个寡妇住的地址吗?”梁振国道,“我回去以后得找人查一查这个寡妇的底细,还得查一下这两人搅合在一起多久了。”

苏舒点头,她有特地留意了门牌号。

“表妹自己有工作,就算离了王家,她也照样能过的好。”苏舒算着时间,要是吴香兰学习好,能把高中知识捡回来,她就能赶上今年恢复的高考。

想到这,苏舒抬头去看梁振国,“王家没一个好东西,要不然让表妹和王大民离婚算了。”

离了婚吴香兰除了上班就能腾出时间学习,不用像现在一样,因为一直没怀孕被婆家不喜,整天被使唤的团团转。

苏舒说完一直观察着梁振国的神情,她知道,这年头都是劝和不劝离。

有一句话特别适用于这年代,宁拆一座庙,不毁一桩婚。

有些口号是喊的很大,但是人们的思想普遍还是比较守旧。

离婚这种事情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是稀奇的,且他们总是会用异样和轻蔑的眼光看待离婚的人。

特别是乡下那种思想不开化的地方,在娘家人眼里,女人离了婚,就是不亚于天塌了的大事。

但这会儿看梁振国神色,竟然还是认可她这个建议的。

上一篇: 穿越:春秋爱情故事 下一篇: 福气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