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好玩了!原来海那么宽那么大!海好像是和天连在一起,但是又不是在一起的。”铁蛋十分兴奋,“我们还捡了好多海鲜回来哩!”
早上过去不下水,所以苏舒领着几个孩子在海边和礁石滩上捡海货。
“我们遇到那两个姐姐了。”一一挤了过来跟着兴奋地说,“那两个姐姐教我们怎么找螃蟹和海螺,她们好厉害的!”
“谁?”梁振国一时间没反应过来一一说的谁。
“目睹戴珍珠推杨业二女儿的那对姐妹。”苏舒道,“她们妈妈身体好了,两姐妹很勤快,放假了就来海边捡海货补贴家用,我和她们说了一声,我们晚些时候去她村子里收些海货。”
“是她们啊~”梁振国想起来了。
几个孩子玩了半天都累了,拿着西瓜就坐在边上吃着。
卫嫂子几人还在忙着午饭,苏舒几人就过去一块帮忙。
这天中午卫家热闹的和摆酒似的。
这边越热闹,孩子们越不乐意回家。
卫嫂子也是个爱热闹的,索性就把这些孩子留下来了。
邻居们也都不是贪便宜的人,这家送点菜,那家送张桌子椅子,那家送一块腊肉,中午吃饭的时候,院子里愣是摆上了四张桌子。
吃过饭卫爱国就领着一群孩子们去山里玩,给铁蛋和狗蛋介绍了南方和北方山里植物的区别,一群孩子玩到三点多就下山了,然后各家家长骑着自行车带着游泳圈领着就去海边了。
铁蛋和狗蛋有人看着,梁振国总算是能腾出时间手把手教苏舒游泳了。
别管姿势好不好看,技术倒是掌握了些许。
苏舒累得回去的时候直接把车钥匙给吴香兰,自己坐在副驾驶上睡了一路。
第二天梁振国要上班,苏舒和吴香兰领着孩子去坐班车去市里,带着孩子直奔市动物园,中午去了李家和李老一起吃了个热热闹闹的午饭,下午又去了博物馆和公园,五点多去市国营饭店吃了一餐饭,赶上最后一班车又回了农场。
这两天是玩得是过瘾了,也玩得连孩子都精疲力尽,回到家,大人小孩洗完澡就直接倒头就睡。
梁振国加完班回来的时候家里静悄悄的,他推门进了卧室,一眼就看到苏舒睡得四仰八叉,整个人正对着电风扇睡得一张脸红扑扑,睡得十分沉。
她这两天一直随身带着的相机就放在桌上,胶卷不知道用空了多少盒。
往常这么热的天气苏舒一直都懒得动弹,但是明家人要到了,所以这两天苏舒恨不得带几个孩子把所有好玩的都玩过去,好吃的都吃一遍过去,也一直在给孩子们拍照,想要多留下孩子们的照片。
梁振国看她这般心中也难受,有时候甚至想,还不如她是坏一点自私一点的女人,现在她就不用这般难受和不舍了。
梁振国低头亲了她的眼睛一下。
苏舒睡意正浓,只觉得有人在边上,她睁开眼看到是梁振国,揉揉眼,声音有些迷茫,显然是睡糊涂了,“你起来了?几点了?”
“我刚加班回来,才晚上十一点,你继续睡。”梁振国声音温柔。
“你帮我闹钟定一下,明早六点左右喊我起来,我得去大井集市买点新鲜的菜和肉,志强昨天就念叨烤鸭了,我得给他做烤鸭,志超爱吃排骨,我得多买点回来。”
苏舒是真的很困,念着念着,人又睡着了。
梁振国是什么时候回来的苏舒不知道,第二天梁振国又是什么时候出门的苏舒也不知道,她醒来的时候已经八点多了,她昨晚念的那些东西已经在家里厨房了。
第665章 接人
苏舒还以为是吴香兰一早去买的,一问才知道,吴香兰也累得一觉睡到很晚。
“是振国一早去买的。”吴姥姥从院子外走进来笑着说,“他说你昨晚睡着了还念着两个孩子爱吃,他看你困,早上没舍得叫你。”
所以是定了闹钟没把她吵醒。
苏舒拍拍脑袋,然后问,“几个孩子呢?”
“去对门了。”吴姥姥道。
“梁振国有说明家大概几点会到吗?说是今天的火车票,不知道过来要多久。”苏舒一边喝着水一边问。
“振国今天请假了,出门半小时了,说是去市里接明家人。”吴姥姥道。
苏舒喝水的动作猛地一顿,“这么快?”
“是哩,听说定的是昨晚很晚的火车票,想来是一下了班收拾了东西就忘这边赶了,坐了一夜的火车。”吴姥姥道,“振国叫交代让家里中午多做些菜,说是没意外的话,中午家里应当是要留客人吃饭。”
苏舒沉默了好久好久才轻轻嗯了声。
苏舒说不上现在是什么心情。
明家人来的越快,来的越着急,就证明他们越看重两个孩子,这明明是好事。
可一想到分别的也更快,苏舒的辛苦就苦滋滋的。
早上的市火车站人流高峰,人来人往。
梁振国提早到了半个小时,他站在火车站出口处,一开始想的是苏舒的心情,但一下子又被别的事情带走了注意力。
转而又想到若是农场建起火车站,一个火车站将给农场带来多大的运输便捷,又能给农场带来多少人流量。
农场交通便捷,也有便于农场人才汇聚,农场去外面挖人才回来的时候,不至于让人觉得农场是一个发展滞后的地方而不愿意来。
梁振国的思路在火车站出口处新一波人往外走的时候被打断,一下子又出来这么多人说明有车停靠了,算着时间,应当就是明家母子乘坐的火车。
梁振国等了约莫七八分钟,远远就看到了一对两个人,都不用去仔细看,梁振国一眼就能把明旗扬认出来了。
原因无他,明旗扬和董冬长得实在太像了。
梁振国朝着两人走了过去,“明旗扬同志,我是梁振国。”
明旗扬个头只比梁振国稍矮了四五公分,竟然和他弟弟董冬几乎一样高。
只是明旗扬戴着一副眼镜,看着近视度数还不浅,穿着白色衬衫,袖子卷到胳膊肘上,整个人看着文质彬彬的,要比董冬这个当兵的弟弟看起来文气许多,身形也消瘦一些。
“谢谢您来接我们。”明旗扬扶了下眼镜,“实在不好意思给您和您太太添麻烦了。”
“董冬是我战友,没有他就没有今天的我。”梁振国道,“您二位刚下火车想来还没有吃饭吧?我顺路在国营饭店停下,我们先一起吃个早餐再回农场。”
说完董冬从明母手里把她的行李接了过来。
明母忙说,“我带了我们那的枣,不知道你们爱不爱吃。”
这是打听出来梁振国的爱人喜欢吃水果这事,所以明母和儿子商量了下,就带了半麻袋他们那的枣。“您太客气了,这一路这么远还带过来,太辛苦了。”客套话如今梁振国也会说上几句了,笑着把人请上车。
明旗扬坐在了副驾驶位上,明母一个人坐在了后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