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舒在家里招待客人的时候,家里孩子还小,帮不了忙,梁振国作为男主人也不会像褚国平一样纹丝不动地坐在那恍若眼瞎,梁振国会主动起身帮忙做一些他会做的事。
端菜添汤这样的小事也一贯是梁振国来。
这就是苏舒实在和范云琼合不来的其中一个原因,范云琼不是不疼女儿,但是女儿和儿子比起来,儿子总是要更金贵一些,舍不得使唤儿子干活做事。
几个男人在说着农场这几年发展和变化的不易,也再说这几年的心得和所得。
话到了这里,褚国平朝着梁振国举起酒杯,”我年纪大你,就喊你一声老弟,日后我虽然去了市里工作,你若是有什么好点子可别忘了通知我一声,让市里和农场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这是必须的。”梁振国点点头应下这种事本来也是相互的。
“你读书多,懂得多,弟妹见识广,农场有如今的发展,说实在话,虽然离不开我们这些当领导的决策,但其实更离不开献策的智囊,特别是弟妹,我褚国平服气的人不多,弟妹占一个。”褚国平把酒杯转向苏舒,“日后在市里你我也算是同事,工作上,还请弟妹多指点和帮衬。”
褚国平知道苏舒的本事,所以这句多指点和帮衬并不是故意抬高苏舒。
虽然他去了市里职务必定高于苏舒,但是论人脉,褚国平自知不如苏舒。
不仅仅是李老和李家后面的亲戚群体,还有苏舒自身能带来的经济价值都是不可估量的,不说别的,单一个苏氏集团能给农场带来的利益都是不可想象的。
褚国平心知,他在农场任职这几年履历十分漂亮,其实还是坐上了顺风车,占了梁振国和苏舒这两人的大便宜。
而且他们两夫妻并未因此对他有半点不满,工作上梁振国也十分配合,且与他脾气相合,想法相通。这些年和梁振国搭档,是褚国平工作这些年最顺心也最轻松的几年。
褚国平这人性子直爽没架子,他去了市里,梁振国升上去了,今晚在座的或多或少都有了新的升职机会,所以这一餐大家吃得宾主尽欢。
苏舒到了预产期,梁振国要照顾他,所以梁振国吃喝了两口酒就没碰了,大家散的时候,除了苏舒和梁振国,其余的人基本都有些醉了。
肖力背着双手走在苏舒和梁振国身后,心情还挺不错地哼着歌,走出来看到梁志超几个孩子在遛狗,肖力停了下来,喊了几个孩子。
“肖力叔叔~”
几个孩子小跑了过来围着肖力转了一圈。
“肖力叔叔你好臭啊!明姝姑姑不嫌弃你这么臭吗?她给你当媳妇儿真是亏了。”梁志强捏着鼻子问。
“你爸也香不到哪里去。”肖力啧了一声才想起来梁振国今晚就沾了两口。
肖力回头看了看,见已经没人了,便低声和苏舒说,“褚国平这人没话说,但我是真看不上范云琼,你看她使唤小英那样,真不怕小姑娘拿不稳碗砸了烫着了,万贤当哥哥的,坐得比他老子都稳。”
第727章 要生了
“一个被窝睡不出两种人。”苏舒淡淡地应上一句,“你看褚国平坐得不也挺稳的?不也没让小英坐下喊他大儿子去帮范嫂子?舍不得使唤宝贝儿子,他就得去帮忙啊,请了这么多客人,光靠范嫂子一个人忙活得过来吗?”
“他那人作为同事和朋友绝对没话说,挑不出不好的。”苏舒就说了这么一句,因为也就值得夸这么一句。
肖力摸了摸鼻尖,问苏舒,“你是不是在点我?”
“真幸运你听出来了。”苏舒弯着眼睛笑了笑。
“我这人没别的优点,就一点,够好学,梁振国怎么当人丈夫和父亲的,我就怎么学,我自己悟不出来,照抄总是会的。”肖力扬扬眉,“我家明姝对我可满意了。”
梁振国都懒得搭理肖力,当他听不出来在炫耀什么呢。
梁志强盯着肖力看了好久,幽幽叹了口气。
“肖力叔叔,你学谁不好,你学我爸?我爸这人做饭又难吃,打人的力气又大,脾气又坏,他有什么好学的?你还不如学我们呢。”梁志强挺了挺小胸脯,“你学我们啊,我们可好了。”
梁振国大巴掌直接落在梁志强的后脑上,拍了一下,不算重,梁志强扁扁嘴摸了摸挨了打的后脑。
“你看,我爸还是个不讲理的暴君。”梁志强摊摊手。
“臭小子。”梁振国都气乐了,指点点了点梁志强,“老子胸襟宽广,不和你小子一般计较,你别得寸进尺,一会儿老子真要收拾你,你喊谁都不好使。”
梁志强挨了威胁老实了,但是那一双眼睛还在拼命和梁志超一一两人咕噜转,显然嘴巴老实了,心里还是不服气的。
十二月的晚上哪怕是农场这里也有一阵是冷的。
苏舒拢了拢几个孩子的围巾,转头喊梁振国和肖力改天再聊,两人领着孩子就去了吴丰收两家人那边。
吴丰收两家人在梁家吃完晚饭就过来这里安顿了,这会儿也还在这里收拾。
看到苏舒来了,黄桂亲热地拉着苏舒的手,“我听妈说,这屋子都是你让修整的,你往里花了不少钱,瞧着后院还盖了两间厕所,前院盖了大厨房和大烤窖。”
“既然都修整了,那就一块修整了,人住在里面也舒服,我想着你们来了做吃食生意的话,肯定需要一个干净整洁的大厨房。”苏舒最不缺的就是钱,“人多,孩子也大了,厕所一个有时候得抢着用,盖两个正好。”
苏舒也打算在1—1的后院盖两个厕所。
1—1和这边这栋房子都有前后院,比梁家现在的院子都大一些,不用担心盖了厕所和厨房院子会不够宽敞。
时间还早,做凉皮和麻辣烫的料梁家都有,苏舒就让梁振国跑一趟拿过来,晚上就教大家做。
“凉皮好吃,做起来费功夫但是不废大力气,在家里把东西做好了,出去摆摊就能直接卖了。”苏舒道。
等醒面的功夫,苏舒又教大家做麻辣烫。
麻辣烫好不好吃,就看锅底。
“农场的本地人吃不了太辣,但是农场也有很多外地人喜欢重口味,所以得去外头定做一个大大的鸳鸯锅,一边烫不辣的,一边烫辣的,汤底就用大骨头去熬,大骨头也不贵,花不了多少成本。”
“吃不了辣但是又想要一点辣的,就可以等烫好以后单独给客人在碗里加一点点辣椒吃个味道。”
做麻辣烫比凉皮都更省事,吴姥姥听着都乐了,“这听起来怎么像是在吃锅子?咱那年在老家还吃了羊肉火锅呢,香着呢。”
“就是那么个意思。”苏舒笑着点着头,“你们跟着我写的配方做汤底,保准好吃。”
黄桂和黄小琴都是做家务的熟手,两人脑子也不笨,苏舒一边说一边示范,两人学得认真,倒是很快就上手了。
“我们今晚宵夜就吃这个吧。”苏舒吸了吸鼻子,“我闻到锅底的味道以后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