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宠妃有点闲(2)
孔氏没想到王府的情况比自己想得要复杂,忙叠声道:“是妾身的想得简单了,亲王府自然和我们侯府是没得比的。给殿下纳侧妃的事情既然娘娘交给了妾身,那就是妾身的荣幸。咱们侯府能跟娘娘攀上亲戚,也是几世修来的福分。只是妾身年纪轻也不经事,对王府也不熟悉,很多事情还要姑姑拿主意。姑姑常年跟着王妃娘娘,是娘娘身边第一的得力人儿。想必姑姑的意思就是娘娘的意思,也好教导教导妾身,省的出了笑话,累了娘娘的名声。”
一番话说得极是妥帖,诵玉见她诚恳,也就不买官司了:“皇上身体愈发的不行了,京中皇子人大心也大,咱们殿下是太子一胞所出的弟弟,论起来不是长子也是嫡子,自然是身份贵重,不需得拉帮结派。这第一点,要人家清白,那些同几位殿下有着说不清道不明关系的,自然是要慎之又慎。”
“这第二,太过聪明伶俐的,弄回去患不患先不说,在府里也不省心,鸡飞狗跳的招人嫌。既然这次一进府就是侧妃,又是代王妃娘娘打理事情,可不能生了僭越之心,安分守己是最好。”
这两条都极为有理,听得孔氏在一旁摇着扇子不断点头。
“这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要殿下喜欢,说白了就是要有殿下的眼缘。咱们王妃同王爷是少年夫妻,对殿下的情谊那是没得说的,纳回去给殿下添堵是最要不得的。依我看也不需寻太远,都说这江南出美人儿,江浙一带的官吏家咱们挑挑拣拣就是了。”
孔氏听到这里已经是了然:“成,赶晚上有了时间我同我们侯爷说说,明日就叫人整单子准备下帖子,到时候还要请姑姑不嫌辛苦,亲自去看看。”
“夫人客气,王妃娘娘既然叫我过来,必然是要把差事办好的,让娘娘也知道夫人的功劳。”
孔氏心中一喜,脸上更是一团和气:“承姑姑吉言了。”
==
徐蔓贞放下手中做了一半的扇套儿,直了直有些僵硬的脖颈。
荷姑帮主子端过加了陈皮的乌梅的凉茶,心疼道:“姑娘也做了忒久了,快停下来歇歇吧。”
“没事。”徐蔓贞喝了一口凉茶,“哪里就那么金贵了。天热得厉害,我早早儿赶完了,等下次去人的时候帮着带过去,也好给殿下用着。那边怕就是这几日了,丧事什么的最磨人,等过几天未必就有这个闲工夫。”
荷姑原本是徐蔓贞的乳母,自从姑娘做了侧妃,便进府当了姑姑,自然是一心向着徐蔓贞。
她环视了一周房间,见几个小丫头都守在边角,甚至还有些困得站不稳,便小声问询道:“奴婢说句话,姑娘可别嫌。这次下江南多好的个机会,不光把住殿下的人,更是让江南几省都晓得姑娘这个侧妃。当天王妃跟您说这事,我原本以为姑娘高高兴兴地就应了,谁知姑娘……虽然您也晕马车,但也没有说得那么厉害,吃点含片就过去了,您这又是何必呢?”
徐蔓贞微笑着摆摆手:“姑姑想左了吧。王妃娘娘的确是最好说话不过,可是她身边有诵玉和吟玉两个大姑姑不说,就是慧悠慧影两个大丫头也不是吃素的,都是国公府挑着那最灵透拔尖的给王妃的。谁也不是傻子,这一单大买卖,怎么会让我抢了先?”
“哎……”徐蔓贞说到这里不禁微微叹气,“都是我当年不经事,一进了府也不懂得收敛,让诵玉把我给盯上了,现下也只能是夹着尾巴做人了。”
荷姑听得姑娘说得有理,虽然心有不甘也不再相劝:“娘娘也是个有福气的,您的好日子在后头呢。”
徐蔓贞不接这话,只当她是随便说说,转而又道:“我相信诵玉姑姑的眼光,挑来的侧妃必然也是个省事的,大概就跟南边那位差不多。说起来,这兰妃真是个实心人儿,就是福泽不够,大公子还不知道怎么哭呢。”
说到这里,荷姑也想起了兰妃素日的好处,不由也是一叹:“这人啊,命啊。运道半点不由人。依着奴婢看,这王妃的命也太好了,国公府嫡出小姐,亲王府正妃,嫁的又是咱们殿下这般人物,只可惜没有嫡子,就两个丫头……”
徐蔓贞打断道:“姑姑这话不能乱讲,咱们王妃娘娘年轻着呢,必然会一举得男。”
荷姑也意识到了自己说错话,忙不迭地请罪道:“娘娘说的是,奴婢糊涂。”
徐蔓贞看了一眼荷姑,见她脸上已经出现了些许细小的褶皱。
说话不靠谱心思又多在这府中是大忌,可毕竟是给自己卖了半辈子命的奶母,徐蔓贞每每想着把她架空权力慢慢疏离,可总又是不忍心。
而且……最重要的是,她没有找到比她对自己更衷心亲近的人选,也只能这般耗着了。
她本来就出身不高,看了舅舅江阴侯的面子才得以进府伺候,父亲现下仍旧是从五品刑部员外郎。
自己能做到侧妃这一位子,也不过是生了一双儿女熬了近十年得来的,更是要小心谨慎。
荷姑看姑娘面色不好,试探道:“夜深了,主子也乏了吧,奴婢去给您收拾收拾就寝吧。”
“好,如此有劳姑姑了。”
作者有话要说:晕,写了写最后把王妃和女主都写成了包子,是不是应该把文名改为《后宫之我是包子我做主》?
作者严肃思考中……
☆、颜妃卷一(1)
吉安走进来的时候颜挽正在含冰。
这古代的夏季没空调真是要死的节奏,因为家里怕小孩子吃坏了,每天冰碗子只有一份的供应,凉茶还好一点,会有两盏。
可是真心杯水车薪啊!
还好颜家是官宦人家,家里的小姐绣房会放冰,颜挽实在热的时候就将冰块敲碎了含在嘴里,也算是解了酷夏苦暑。
吉安是颜挽的屋里的妈妈,说是妈妈也不过四十的样子,据说还是颜挽的奶娘,在颜挽的屋里最有说话权。
当她看到自家大小姐将卵石大的冰块硬吞下去,脸即刻就绿了,本来想着说叨上两句,可想到来这里的主要目的,她不得不先咽下这口气说正事。
“有王府里的姑姑来家里了,说是应亲王要选妃。”
“哦。”
颜挽出声,表明自己知道了。
她穿越到这边十几年,穿到的还是颜家这种比较大户的人家,自然也知道长夏朝大选这类敏感事件的行情。
每次大选虽说落实者都是官宦人家,但长夏并没有强制的要求。
就拿颜家举例,颜挽的父亲是余杭知府,官不大但是在地方上也不小了。通常颜家这种人家是要送人去大选的。
但不一定是自家小姐。
颜挽的老爹既是长房又是族长,家里的亲戚少说也有一百来号人。如果颜家心疼女儿,可以选族中女代为参与大选。
颜挽她爹颜柳斋对这件事情就有决定权,不需要他逼着族人出闺女,族人估计就上着赶着抛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