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宠妃有点闲(7)
反正今儿也没事,不如上颜家去逛逛。
纪念到达颜府之时颜柳斋正在画设计图,以前听颜挽说西方国家可以实行自动滴灌,整整好儿一个坑里放那么些水,可以应付大旱年间。他就动了心思,打算搞个机械装置利国利民。
因为设计得太入神了,门房小厮来报说应亲王来了,他只是胡乱地应了一声,而后想着自己认识的人里面没有姓应的啊,这一定是错觉。瞬时间便轰轰烈烈地投入了科技创新伟大事业中。
所以当纪念进屋的时候颜柳斋彻底大脑短路了,金线水龙白色锦袍,这是皇族啊,怎么就没人来跟他汇个报呢?
“您好……请问您哪位?”
颜柳斋说完这句话自己都觉得丢人,便拿着眼睛恶狠狠地剜了身旁小厮一眼,吓得小厮直哆嗦。
丁宝忙识趣儿道:“这位是应亲王殿下。”
颜柳斋跪下行了个大礼:“应亲王殿下万安。”
纪念对颜柳斋的印象不错,亲自抬手将他扶起来:“颜大人不必多礼。”
正说着突然瞄到了桌上的图纸,纪念好奇道:“这是什么?”
颜柳斋很有专业知识地将这个讲了一下,本来没想着殿下能懂的,谁知纪念倒听出来了兴趣。
“放营养液?配置好的还能提高产出?”
“是,家中小女是这般说的,卑职没试验过,并不知道。”
“不错。”纪念很是赞许,“颜大人加把劲儿,等这个东西做成了,本王亲自去跟父皇讲,陛下必然会感念大人功劳。话说,你们府上的大姑娘现下可是大好了?本王正打算去见见呢。”
颜柳斋心中大赞,不愧是皇族,这执着精神就是不一样,漏网之鱼都要亲自来相看。
“小女已经好些了,殿下随卑职这边请。”
作者有话要说:
☆、颜妃卷一(4)
纪念坐在太师椅上,看着下面站在那里手足无措的颜家姑娘。
“不是你请本王来的吗?现下怎么成了个闷葫芦了。”
“王爷,我错了。我生病,我有罪。”
颜挽低着头,一字一句发自肺腑极为诚恳。
纪念点头,抬手想去拿个茶杯掩饰一下笑意,却发现右手边的桌子上全都是冰碗子。
莲蓬子菱角冰碗子、黄桃块樱桃冰碗子、雪梨块荔枝冰碗子……甚至还有一盏菠萝汁鸡块冰碗子。
纪念:“……,怎么都是冰碗子,没有备茶吗?”
颜挽个人认为到了夏天所有人都喜欢吃冰碗子,所以为了讨好特地让厨房做的。当时吉安还过来查访了一遍,听说不是颜挽自己吃才放下心来。
谁想到殿下开口要喝茶。
“茶在稍间里面……冰镇金银花茶,我去给殿下拿。”
颜挽边说边眼睛直勾勾地看着那些冰碗子,一会儿就要倒了好可惜哦呜呜呜。
纪念见少女一直盯着自己右手边看,瞬间也就明白了。
自己从小也是在宫里长大的,那些姑姑宫女们也从不许一天吃两只冰碗子,姑娘家家的大概吃得更少了。
这么说,颜家姑娘也是把自己认为最好吃的给了自己。
“不用去拿了,本王吃这个就成。”纪念吃了一口菠萝汁鸡块冰碗,里面酸酸甜甜中带有一点咸味,还真是不错。
颜挽的眼神更直了,大眼睛里面明明白白地写着“人家好想吃哦”。
“你也过来一起吃吧。”纪念被星星眼看得有些不好意思吃独食了,“我不会跟你父母亲说的。”
颜挽听完这话之后眼睛瞬间锃光瓦亮了,在纪念吃那一盏的时候她就把那三只统统吃完了。
纪念:……
她不会拉肚子吧。
“你叫什么名字?”他问。
“颜挽。”
诵玉恰好这日也没事,就将锦园这边的事情给王妃写长信,顺带表彰了一下自己让李家吃了闷亏的丰功伟绩。
青梅“咚咚咚——”地跑进来,在诵玉身边耳语了几句,诵玉立马张大了眼睛。
“真的?”
“千真万确!殿下刚刚一走咱们在前院的人就来报了。”
诵玉觉得这事没头没脑的,不应该啊,去颜家做什么呢?
哦,对了!
诵玉光电火石间明白了,一定是王爷对那几个人选都不满意,才会紧赶着去颜家看姑娘的。
诵玉想明白了这一茬自己也松口气,颜家姑娘她觉得是不赖的,各种条件也符合期许。
得得得,主子的心意比天还大。做下人的,就应该想主子之所想,急主子之所急,哪怕仇人拔刀子,那也要挡在主子前面才是。
诵玉对青梅吩咐道:“去,跟靖海侯的夫人先说一声,咱们爷看上颜家姑娘了,让她给那几家通通递帖子说明白这事。另外,你去前面找林远大总管,说让他开始着手筹备纳妃之事,务必在八月十五以前把这事给办妥咯。”
诵玉吩咐完了事情,就听得殿下已经回来了,便急吼吼地去了前面表功。
结果纪念让她说得一头露水:“什么?订下颜家姑娘了?这么快?”
那啥,咱不是说好后天等王妃回了信再定夺的吗?
“殿下的心意就是王妃的心意,奴婢听得您今天去了颜府,就知道您对其他几位姑娘不满意,王妃自然也是盼着您纳到满意的姑娘,盼着您好的。”
纪念也懒得解释,行,就她了。
“好,那就如姑姑所言,尽快吧。”
原来殿下已经着实饥渴了,诵玉心中念叨脸上却不动声色。
“是。”
==
这事情传回颜家又是两天后了,顾氏听到后一脸“我是预言家”的表情,倒让孔氏刮目相看了一下,比前几天可镇定多了。
而颜柳斋则是发现自己的人缘好得蓦然上升了几个档,每天都会有一些同科同僚七拉八拐的亲戚来找他,呃,送礼。一口一个咱们其实血缘有多近关系有多好,当年咱们先生罚你背书的时候给你递过小抄……
连他自己都不知道原来自己交际圈如此广阔。
准备嫁妆这事颜柳斋不行,顾氏也不行,最后托来托去就到了颜家三房那里。
本来三老爷颜杞斋想回了这事,既是怕自家太太冯氏劳碌着,又是怕吃力不讨好。
“大姑娘出阁咱们多给添妆就是了,我在外头这些年挣下来些许家业,也是大哥照看着的缘故。现下大房正是鲜花着锦之时,这万一办坏了砸了的咱们可担当不起啊,大哥有了这等好事,上赶着去帮忙打理的人太多了,哪里还用得到咱们?”
没想到被冯氏翻了个白眼:“你呀你,这么个美差摊在头上,旁人拿着五千两银子去讨也讨不到的差事呢。依着我看,不说别的,咱们先给侄女儿添妆上一万两银子,这般算是堵住了大哥大嫂的嘴,谁还能说什么呢!”
这下换颜杞斋称奇了:“你素日过日子最懂得算计,我原本想跟你说拿六千两银子,讨个六六大顺的好彩头,还怕你不肯呢,这下可真是大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