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宠妃有点闲(87)
颜挽用眼神示意了一下那边的陛下,小声道:“皇后娘娘您小声点儿啊,别吵着陛下。”
皇后娘娘毫不在意,在她眼里此刻的颜小挽可比纪念重要多了,依然用正常的声音道:“我去让人帮你拿吃的。”
颜挽:……
谁知陛下还是被吵醒了,看着皇后心中舒朗,正好有很多事要吩咐呢,还省得自己跑一趟儿。
“自从登基以来,咱们就没给六宫什么大恩典。这次娴妃功劳颇大,自然是好好好奖赏的,就封贵妃吧,保留原有封号。剩下六宫那些安分的新人、有资历的老人也一道儿给封了吧,算是沾沾喜气。”
若是将挽挽一个人高高架起,那她很容易就成为众矢之的,可若是有好大家分了,想必就不会有人赶着上来为难了。
而且为两个孩子积福总归是个好事。
皇后对颜挽封贵妃倒是没有意见,只是……
“娴妃有了孩子自然是要晋位的,可是若因着有了孩子就大封六宫……是不是不够说服力呀?”
“没事。”陛下安慰道,“朕有法子,你先去拟着点儿就是了,这事就不用皇后操心了,你只管安心就是。等六公主和四皇子满月之时,咱们就去太庙把这事给搞定了。既然要封,那自然也不能落下孩子们,几位皇子封王的事情也一并定了就是了,这个朕来拟。”
上官谨很明显没有注意到其实宫里没封王就两位皇子,其中一位还是新出产的四皇子,陛下这就是个想给这孩子满月就给封王的节奏。
皇后一向最怕麻烦,听得这话之后仅仅是松了一口气:“那就这么说定了,别我臣妾也不管了,统统都是皇上的操心了。”
(本卷完)
☆、第56章 贵妃卷(1)
茅山道士李泰道长没有想到有生之年还能再次被陛下委以重任。
话说自打他上次成功地忽悠了皇后娘娘后,陛下就对他刮目相看了,毕竟这般极品大忽悠要真找起来也不容易,很考验RP的呀。
于是陛下本着物尽其用礼贤下士的原则,对李泰大加赞扬后加封“行道真人”,并派去江南十一省主持了当年的端午祭。
人民群众自然不知道李泰道长是由于忽悠成功而入了陛下法眼的,还以为这个人其实有什么了不得的大能耐,而且李泰长得特别两袖清风,穿上道袍颇有老子在世的样子,于是不明真相群众便对他越传越神,大有要出现个人崇拜的趋势。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自此茅山道士成为了国内道士的一线品牌,官宦人家居家算命、旅行占卜的首要选择。于是将茅山道士发扬光大的李泰道长受到师门了极大地尊敬,同时对陛下的感激之情犹如滔滔江水绵延不绝。
陛下这次的指示很简单,依然是希望李泰发挥自身长处特色,忽悠一下广大群众。
“朕想着大封六宫一次,虽然娴妃生产了一对龙凤胎,但却也不是最好的由头,是而朕就想到了你。你一向懂得把握民生言论走向,可是有什么好的方法?”
“陛下仁善,为国为民,同样也为宫里朝夕相处的主子们着想,真是感动死贫道了。”李泰鞠了一把感动的热泪继续道,“陛下放心,这个大有讲究,可论天道以求解。贫道自然会帮陛下办好的。”
不日,李泰道长便让自己的一帮师侄弟子的到处散步谣言,有祥瑞之兆在本朝发生。因为他们茅山道士很出名,所以活动范围很广,不到半个月的,整个国家的人民——小到山村沟沟后的寡妇家,远到边陲小镇的小乞丐统统都知道国家要越来越好了。
于是李泰道长顺应天命,在京中内城扎了个类似于《西游记》里求雨的高楼,而后拿着木剑和符咒念了半天的“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最后得出结论——紫气东来祥瑞近,是因为娴妃娘娘生了龙凤呈祥的缘故!
而后李泰道长顺应天命,请求为这对儿能够将长夏发扬光大的龙凤胎祈福,恳请圣上大封六宫并大赦天下。
纪念听到林远汇报有些好笑道:“朕只是说大封六宫,怎么这会子连大赦天下都出来了?李道长还挺擅长发挥的。如此,朕也只能顺应天意、相应民意了。通知中书省照办吧。”
四皇子、六公主满月之日,大封六宫的庆典如期举行。
娴妃颜氏晋封正一品贵妃,封号不变。
妃位徐氏晋封从一品夫人,淑媛庞氏晋封正二品妃位,封号保留“淳”,贵姬李氏晋封从二品昭容,位列九嫔。这也是宫里仅有除皇后之外的四位主位娘娘。
其余李美人、萧美人各升一等,为正五品良媛、良娣。
司马蔚然、左瑛各升一等,为从五品美人。
其余那些名不见经传的,皇帝陛下懒得管,皇后给了懿旨安抚性地上升了个位份,没有参与去太庙的庆典。
而此番过后,宫里的嫔妃都万般感激颜挽生了一对儿“祥瑞”,你说在这宫里没宠没孩子的,想生个级还是很困难的呀,娴妃娘娘您真是个争气的好人!
三皇子纪南迟封荣亲王,这也是陛下思虑许久的结果。虽然明面上没有给他母妃多高的荣耀,是不是还喜欢打压下。就拿这次来说,徐蔓贞本来做个正一品四妃是不过分的,可他还是不喜欢有人跟挽挽并肩站在四妃位上,因而便又压了一次。
不过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嘛,还是不要委屈的好。给个亲王吧,省得在兄弟间抬不起头来。独占黑道总裁
至于那个“龙生凤养”的小崽子四皇子,陛下最终敲定了“睿”字封亲王,希望儿子以后的聪慧品性像自己一点,不要随了他母妃的傻。
当孩子长到两个月,皇后娘娘惊喜的发现四皇子长得跟二皇子纪宪很像,都跟陛下基本是如出一辙。于是皇后娘娘对四皇子有了极大的革命热情,没事就喜欢过来看看。
要不是四皇子还小不能乱跑,皇后都想着拐到自己宫里去当儿子了。
而一直企盼四皇子的陛下却没对儿子热情并没对女儿那么高,因为四皇子这人比较沉寂,吃奶啊睡觉啊啥的都是板着小脸一声不吭,根本没有喜欢傻笑抱起来软软的六公主那么好玩!
于是皇后陛下双双掉了个个儿,皇后娘娘跟男孩子玩,陛下专跟女孩子玩,倒也是各取所需、各得其所。
纪念和上官谨早就男孩名儿、女孩名儿的列了一长串,自然不怕一下子来俩,于是钦定四皇子叫纪洵,六公主叫纪筱曼。
其实本来说好小名儿要交给颜挽来起的,谁知陛下因为太喜欢公主了,非要自己把小名儿给起了。
颜挽说不过他,只得同意敲定纪筱曼同学的小名叫“念挽”,可是听起来总感觉肉麻兮兮的,还冲了皇上名讳。
谁知陛下丝毫不在意,每天“念挽”、“念挽”地叫着特别的欢喜。
本来以为就陛下品味奇葩了点儿,谁知太后和皇后多说这名字不错,一看就特别“祥瑞”,颜挽突然对古代皇族的节操程度产生了森森的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