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哇……吵……”尾巴轻轻一甩。
“哎……”刘姥爷喊道,发现金蟒没有杀气就合上了嘴。
“噗通……”大黄一下子被甩到了潭中央,扑腾了两下,刨造着朝岸上游。
无奈耐力不够,游到一半,大黄就体力不支,向下下坠,眼看着就要没顶了。
金蟒摇摇头,伸出了尾巴,大黄抓住救命的稻草,爬了上来,趴在它的尾巴上吐着舌头,呼哧带喘的……
“太弱……”金蟒摇摇头,蹦出两个字道。
“大哥,你以为谁都像你这般雄壮威武。”大黄哀怨地看着它。
刘姥爷松了口气,养了一个多月怎么说也有感情了,它还真怕金蟒一尾巴甩出去,大黄的小命呜呼!
金蟒俯下身,靠近了还在燃烧的篝火。
“小心,那是火,别烫着了。”刘姥爷出声提醒道。
金蟒摇摇大大的脑袋,蛇信一卷烤着金黄的野兔进入了蛇口,末了蛇信舔舔嘴巴,又把烤好的两条金黄的鱼给席卷了个干净。
“汪汪……”大黄不乐意了,里面还有它的呢!就这么被这个大家伙一口给吞了,“汪汪……”
金蟒头一歪看着在身上蹦跶着大黄,大黄立马老实了,“呜呜……”那模样好不委屈。
金蟒回过头来,吐着蛇信,呆呆地看着刘姥爷,然后尾巴一甩,“砰砰……”甩到岸上十来条十几重的大鲤鱼,俯下身咬着刘姥爷的裤腿,然后一脸没吃饱的萌萌样子看着刘姥爷。
刘姥爷扶额,这是灵物吗?这是令人害怕的大蟒吗?这分明是个贪吃的吃货。
这个大家伙该不会是闻到食物的香味儿而冒出来的。
金蟒颇有些难为情地看着刘姥爷,还真是……他彻底的无语了。
刘姥爷好奇,这金蟒是生吞的,能品尝出味道来嘛!真是的,想着些没用的。他摇摇头,把妮儿放在鹅卵石上晒太阳,他则认命地跳下大石头,剥鱼、烤鱼。
当然刘姥爷亲手烤的鱼可不是白吃的,出言问道,“我说……阿黄啊!你一直都住在这深潭里。”
金蟒一脸疑问,谁是阿黄,不过这住在深潭里,它听得出来这是说自己呢!
“噗……”妮儿对刘姥爷取名可是不敢恭维。
金蟒歪过脑袋,想了想,哇哇呜呜地发出近乎人类的声音回道,“是!”
“传说虺千年为蛟,蛟五百年为龙,这家伙竟然头上凸起了,也不知道在这里存在了多少年。”
刘姥爷可以清晰的感应到这条金蟒身上澎湃的血气,可比自己要旺盛多了,从来没看见过这般灵物,还真不知道它们是如何修炼的,也不知道它究竟能达到何种境界,说不定有一天真能成蛟成龙。
可是刘姥爷就奇怪了,按说在这金蟒也算是青兰山中生物链的顶端存在了,别的动物都是它口中的食物。
可是这山上的野物这么多,潭里的鲤鱼居然长的这么大,要知道这大家伙的食量可是很大的。难道它不吃不喝不成。
刘姥爷细问之下,原来这里的食物吃腻味了,且盘踞在水里修行,根本不用吃东西,所以这山里才如此之多的野味。
刘姥爷处理好十几条大鲤鱼,杨树枝穿透鲤鱼,插在篝火边,慢慢的烤。
刘姥爷好奇地问道,“阿黄,你这道行有多少年了。”
阿黄歪歪脑袋,默默的算了会儿,近乎人声说道,听得刘姥爷那个叫费劲。
不过翻译过来就是,具体的,大家伙也说不清,只知道,每次修行出来,发现人们的衣着打扮有了变化。
刘姥爷听着它的形容,通过它的叙述,单从发型的变化,算来这家伙开启灵智已经有三百年了。
这金蟒虽然岁数要比刘姥爷大的多,但智力却是和人类七八岁孩子差不多,对刘姥爷这个‘同类’的问题是有问必答,乖乖的非常听话。
倒是让刘姥爷知道了不少的事,知道它对付想要侵占它领地的人们手段,人数少了,最简单的直接拆解入腹,粗暴有效;人多了就释放毒瘴直接毒死他们。
久而久之这里成了禁地没人敢进来,它则深藏在水下安心的修行。
&&
就在刘姥爷他们和金蟒聊天时,不知道这山外有人担心着。
中午时分,连幼梅蹬着自行车回来,看着铁将军把门,一脸的疑惑,“这姥爷带着妮儿又去哪儿了。”
连幼梅摸出钥匙打开大门,径直进了屋,看见桌上的纸条,“进山了,那先做饭吧!”
“姥爷,妮儿我回来了。”姚长海忍着全身瘙痒,进了院子喊道。
“她爸,姥爷和妮儿不在家,进山了。”连幼梅在厨房喊道。
姚长海像个毛猴子似的,抓耳挠腮的,一听姥爷他们不在家,干脆插上了街门,蹲在水井边,脱下衣服,用晒的温乎乎的水彻底地冲了个战斗澡。
“舒服多了!”省得自己的臭汗,熏着媳妇儿了,光着膀子,穿着老粗布做的短裤,趿拉着草鞋就进了厨房。
☆、第109章 不急
“媳妇儿,中午吃什么?”姚长海问道。
“天气这么热,过凉水面条如何。”正在和面的连幼梅说道,“摊两张鸡蛋饼,切两根黄瓜,对了她爸,去摘两根黄瓜、一些苋菜和荆芥。”
“好嘞!”姚长海进了自家的菜园子摘了她所需的食材,在井边洗干净后,拿到厨房的案板上。
“行了,剩下的交给我了,你出去吧!这里热的慌。”连幼梅沾着面粉的手,挥挥道。
“那好吧!”姚长海出厨房,在堂屋里,拿着小册子写写画画,今儿一上午摘了多少的桃子,运走了多少。看着桃树上桃子成熟度,还没有到桃子成熟的高峰,看来今儿傍晚能挤出时间伺候一下棒子苗。
&&
老姚家也在做午饭,大娘在厨房内和面,准备做玉米面条。
姚奶奶则坐在树荫下和大娘拉家常,这手里依旧没有闲着在用晒干的茅草、麦秸编草鞋。夏天无论家里的大人还有小孩儿,男女老幼,无论是凡下地干活,上山砍柴、伐木、采药、狩猎等,不分晴雨都穿草鞋,都指着草鞋过活呢!
草鞋是广大农村居民自古以来的传统劳动用鞋,穿着普遍,相沿成习。
艰苦岁月中,不穿鞋那是正常的,穿鞋那才叫不正常。
“博远娘,亲家姥爷在这里住了近一个月了,辛苦你了。”姚奶奶别有深意地说道。
大娘和面的手一顿,闻言抬头笑道,“娘,说实话俺真是没想到,姥爷他居然会做饭,听说是在搬来的前俩月现学的。”
说实话她真没想到,亲家姥爷能做到这个程度,看孩子本来是女人的活儿,他一个人居然把妮儿照顾的这么好!
亲家姥爷刚来的第二天。她半晌蒸好了鸡蛋羹给妮儿加餐,结果他老人家已经在喂妮儿吃鸡蛋羹了。一问之下才知道老爷子亲自下厨。
“亲家姥爷,进山套了野味儿,总忘不了咱们。俺是真没想到。”大娘摇头无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