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贫农大魔师(163)

“小子,打起精神来,能吃能睡的,又不是什么大病,愁眉苦脸的干什么?”姚长青给他打气,鼓励道。

“哦!”姚清远回应了一声,挑开竹帘进了房间,手托着下巴,仔细的想到底怎么回事。

&&

大门外,“姥爷,上车,我送你过去。”姚长海推着自行车道。

“小舅子,你还是在家吧!我推着姥爷去吧!”田胜利接着说道。“眼看着就要上工了,你这个生产小队长可不能迟到。”

“放心吧!小叔,有我带路呢!”姚博远指指自己道,“我们会照顾太姥爷的。”

“她爸。你回家吧!饭已经做好了。”连幼梅疾步走过来道,“我陪着姥爷,和他姑父一起去农场。”

“那好吧!”姚长海让开了位置,田胜利则推着自行车道,“太姥爷,上车。”

刘姥爷抱着妮儿坐在车后座上,催促道,“走吧!晨昏蒙影 ,到了农场天空微亮应该能看见。”

连幼梅拉着姚长海在一边说道,“咱家的鸡已经喂过了。吃完饭,把锅盖盖好了。凉拌的咸菜都放在碗柜里,记得让姥爷吃饭。”

“知道了,啰嗦,快走吧!”姚长海催促道。

连幼梅疾步追上了大部队。姚长海在后面喊道,“她妈,你是不是没有吃饭啊!”

“来不及了,我到农场食堂吃,也不迟。”连幼梅摆着手,消失在众人眼前。

&&

绕过盘龙湖,走了大约二十多分钟。就到了东方红农场。

“连同志,今儿好早啊!”坐在门边的门卫大叔招手道,声音低沉沙哑,说话有些吃力,“还有大姚同志,今儿也挺早的。”

好像这嗓子被烟熏过似的。

妮儿打开天眼看了一眼。‘嘶……’阴阳脸,左脸完好无损,右脸上有很严重的烧伤,皮肤如月球的表面似的坑坑洼洼,一道道肉棱子凹凸不平。找不到一丝好的地方,不说毁容,也差不多,这右脸绝对能吓坏小孩儿的。

“他们是……”门卫大叔侧着身子问道。

刘姥爷从自行车跳了下来,连幼梅把妮儿抱了过来,介绍道,“彪叔,这是我姥爷,这是我女儿。这位是孩子的姑父,孩子的大娘。”她接着说道,“姥爷,她姑父,她大娘,这位是彪叔。”

“嘶……”田胜利即使看过很多遍,彪叔的脸,还是忍不住倒抽一口冷气。

“这是你女儿啊!长的可真可爱,不知不觉都这么大了。”彪叔始终左脸对着大家道。

“是啊!都七个多月了。”连幼梅笑道,当妈的没有一个不喜欢人家夸自己孩子的。

刘姥爷他们和彪叔彼此打了声招呼,寒暄了两句。

“彪叔,你忙吧!我们进去了。”连幼梅说道。

和彪叔告辞后,他们几人进了农场,妮儿抱着连幼梅的脖子,探过她的肩头回望了彪叔一眼,正巧彪叔抬眼看向他们。

发现妮儿目光快速的避闪,“咯咯……”听见她纯真的笑声,很是诧异,他相信刚才她肯定看见自己的左脸的,不知道怕吗?居然还能笑的出来。

这孩子真是不怕生,也许是不知道怕为何物吧!

连幼梅边走边介绍了一下彪叔:“彪叔的本名还真不知道,大家都称呼他彪叔,别看脸色吓人,其实人很好的。我听我们领导说道,彪叔上过战场,当年打老美时,在树林是埋伏时,敌人放火探路,要不是后来突然下雨,估计活活被烧死了。不过就是如此,毁了半张脸,身上估计也是大面积烧伤。”

听的大娘和刘姥爷是唏嘘不已,为了这片土地,为了心中的信仰,无数的仁人志士,可真是抛头颅、洒热血,真是如王昌龄所说: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如文天祥所写: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一路上连幼梅和农场的人打着招呼,“呀!小连同志,这是你女儿好可爱哟!”

“是吗!今儿有事!待会儿在说。”连幼梅就这样不停地说道。.

姚博远也是一路上跟同事打着招呼,直到靠近农场西边的小树林人才少了下来。

ps:

呼呼!终于上来了。

☆、第126章 农场(二)

一路走来农场好大,埂直地平,场内无山、无沟,属冲击平原,地势平坦,土质肥沃,地下水位较浅,土壤多为草甸土、沼泽土。土质优良,优越的气候适合于种植各类农作物。

没有连片的钢架大棚,没有高标准的养殖小区,没有波光粼粼的精养鱼塘。

有的是片片浓墨的绿色,且耕地每100亩就有2道防护林,这森林覆盖率好高啊!起码超过全国的平均水平。

农场是典型的传统农业格局,传统耕作,想机械化也不可能啊!

一眼望不到边的绿成为一道独有的风景,一阵清风拂过,玉米苗舞起阵阵波浪,玉米边的沟渠留下粼粼波纹。

不远处已经有早起的工人不时的弯下腰拔起杂草,看着长势喜人的田地,这脸上的笑容怎么都遮不住。

听连幼梅粗略的介绍,东方红农场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农牧结合的中型农场。 全场耕地有十多万亩。分为八个分场,分别种植粮食、蔬菜、油料、等农作物,可以说是城镇居民的粮袋子,菜篮子、而养猪场则是肉类生产基地。

现在这农场绝对是香饽饽,挤破了头,想当农场工人。

&&

“前面在干什么?”大娘好奇地小声问道。

小树林外的一片空地上,一个穿着破补丁衣服的二十多岁的年轻男子,手里拿着打更棒子,看着远处走来的三十多岁的斯文男子,一溜小跑到他跟前站定指着不远处的人群汇报道,“林主任,集合好了。”

斯文男子身穿白衬衣,袖子卷到手肘处,藏青色的裤子,脚蹬着一双布鞋,闻言道。“好!走……”两人一同朝空地上蹲着的人群走去。

“杨班子!快!”年轻男子喊道。

被点明杨班子地男人站起来回道,“有!”然后跑到人群前面大声道,“全体起立。”

杨班子看着原本蹲在地上的二十多个老少都站了起来,回身跑到斯文男子面前三步停下。立正站好,“报告上级,东方红农场的五类分子、全部集合完毕。”

“都到齐了。”林主任背着双手问道。

“是!”杨班子回道。

“点名!”林主任说道。

“是!”杨班子转身回撤几步道,“右派杨明!”

“有”杨班子回头道。

“地主,张耀忠。”

“有!”

“地主,张洪德。”

“有!”

“坏分子……”

“有!”

“富农刘德喜。”

“有。”

“反革命……”

“有……”

“右派李福田。”

“到!”从人群中走出了一个七八岁的男娃子童声童气的喊道。

“咦!李福田呢!”林主任一看稚儿,抬眼看向杨班子道。

杨班子转过身来道,“报告上级,右派分子李福田昨儿晚上三点十分,突然腹泻不止。不能亲自前来,尤其孙子顶替,听后指示回去传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