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叫先下手为强!
连幼梅抱着妮儿腻味够了,“姥爷给。我去帮妈妈做饭。”
她把妮儿交给刘姥爷,然后转身进了厨房。
“妈妈,晚上吃什么?”连幼梅卷起袖子道。
“去把那二十来条鲤鱼处理一下。”刘淑英吩咐道。
“好嘞!”连幼梅应道,“啧啧……姥爷今儿钓鱼收获颇丰啊!不过鱼儿没前些时候大。”大约只有一、二斤重。
“那时当然的了。也不看看谁出手的。”刘姥爷臭屁道。“这鱼丸吃多了,换个花样儿”
事实上,这二十多条鱼是妮儿空间里养殖出来的。
今儿专门挑小一些,刚孵化出来没有多久的。
“妈妈,这么多条鲤鱼怎么做,清炖。”连幼梅刮着鱼鳞道。
“烤鱼吃如何?我看着能每人分一条鱼。”刘淑英脑袋探出厨房道,“嘻嘻……这得你姥爷出手了,这可是您的拿手活儿。拜托了爸!”
爸现在给阿黄烤鱼,烤出心得来了,烤得好吃能吞掉舌头。
“没问题。”刘姥爷爽利地答应道。
“那两只兔子呢!”连幼梅又问道。
“一起烤了。省事。”刘姥爷说道,“烤兔肉很美味的。”
“姥爷,太姥爷我们来了。”姚家女人鱼贯而入,手里拿着天没亮,姚家男人上山采野菜。
刘淑英听见动静。从厨房探出头道,“你们来了。”
“好好,你们都下工了。”刘姥爷笑着说道。
“嗯!下工了。”大娘回应道,又抬眼看向刘淑英道,“婶子,需要我们干什么,尽管说。”
“收拾一下鲤鱼。”刘淑英也不跟她们客气道。
“娘。我们来吧!”殷秀芹和姚夏穗和秋粟她们一起说道。
“那好吧!”大娘说道。
“小婶,这鱼我们来开剥。”姚夏穗蹲在井边说道。
“她小婶,让孩子们干,这灶上的事总得让她们慢慢学。”三大娘说道,“不然以后嫁人可不成。”
“三婶……”姚夏穗和秋粟红着脸道,接过她们手里的活计。
而大娘、三大娘和连幼梅指导她们三人收拾鲤鱼。
“婶子。俺们需要干什么?”大娘看向刘淑英问道。
别看刘淑英和大娘年龄差不多,但刘淑英的辈分可是和姚爷爷平辈的,所以他们称呼刘淑英为婶子。
“把黄花菜,山蘑、芦蒿都洗一下。”刘淑英吩咐道。
“好嘞!”
女人们迅速地行动起来。
“姥爷、幼梅我回来了。”姚长海扛着锄头,锄头上还有柳条筐。担农家肥的。
“大嫂、三嫂、姐,你们都来了。”姚长海放下锄头和柳条筐,蹲在了水井边,好好的洗了一下。
甩着湿漉漉的双手,滴答着水的刚毅地脸就靠近妮儿,“小鬼头,不用躲,今儿爸爸不能抱你了,这身上臭臭的。”
呼!妮儿暗松了口气,好像高兴地有点儿早。
“爸爸不能抱你,你亲亲爸爸。”姚长海把滴着水的脸颊蹭到妮儿脸前。
不亲坚决不亲,妮儿双手推拒着。
“嘿嘿……你不亲爸爸,爸爸亲你。”姚长海在妮儿左右脸颊各啵了一下。
妮儿满脸黑线,这还不是一样,我抗议……
“抗议无效。”姚长海捏捏她的鼻子道,“小样儿,爹还猜不出你想什么?”
“别闹妮儿了,去吧!你打的两只野兔收拾一下,晚上咱们吃烤野兔。”刘姥爷笑道,也解救了妮儿。
“好嘞!”姚长海提溜起两只兔子到了树下,吊在树上,开始剥兔皮。
“底肥上完了吗?该种麦子了。”刘姥爷问道。“夏忙半个月,秋忙四十天。看样子,你们还有的忙呢!”
ps:
感谢猫玖儿投的粉红票!!
☆、第134章 大家齐上阵
“紧赶慢赶地底肥总算上完了一遍了,秋收收的又多又杂,接下来还有得忙喽!除了农作物,还有萝卜、白菜、土豆陆续等着收呢!”姚长海抬头望望天空又低下头继续剥兔子,“不过眼下最要紧的是种麦子,这明儿就秋分了,要是能下一场秋雨就好了,这样小麦的出苗率会非常好的。”
“ 秋分见麦苗勿过急,勿过迟,秋分种麦正适宜。种麦泥窝窝,来年吃白馍。”刘姥爷笑道,“放心,你会如愿的,看天气,未来三天将会下雨哟!”
“是吗?那太好了。”姚长海乐的合不上嘴 了,姥爷看天气真是奇准,起码对他们耕种好处多多。
“姥爷,你看天气怎么看得那么准,几乎不错耶!”三大娘好奇地问道。
“呃……”刘姥爷被噎了一下,这脑子高速运转。
“这个很难说吗?”三大娘奇怪地看着他,不解地问道。
“这个只可会意,不可言传。”刘姥爷干巴巴地说了一句道。
姚长海一看解围道,“三嫂,这靠经验了,懂农事的老农,都会啦!那农家关于气象的谚语多的是,只不过咱们看不懂啦。”
“这倒是。”三大娘笑道,“我也常听老人说:泥鳅跳,风雨到。东虹日头,西虹雨。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不过我们看不准的。”
姚长海见她岔开话题,赶紧顺着说道,“三嫂说的不错,关于秋分的节气谚语多的是:适时种麦年年收,种得晚了碰年头,种麦‘早’字要狠抓。”
刘姥爷别有深意地看了姚姑爷一眼,笑着附和道,“适时早播老经验,适时晚播也增产。看种看地又看天,‘适时’二字要把关。肥少旱田,适早保险;肥足能灌,酌情播晚。过早温高苗猛窜。病重虫咬苗难全;过晚很难保穗足,管理再好难高产。”
“所以啊!老人们常说:秋分前十天不早,秋分后十天不晚。淤土秋分前十天不早,沙土秋分后十天不晚。”姚长海长出一口气道。
妮儿听着这翁婿呼吸的变化,对这个便宜爸爸,倒是有了新的认识。
持同样观点了还有抱着她的刘姥爷,嘴角上弯,显然心情很好。
“娘,太姥爷,我们回来了。”姚家的孙子辈儿陆陆续续进了院子。每个人的身上都背着一大捆柴火,都卸到了柴房。
他们的到来也结束了刚才心惊胆战的谈话。
“回来了,好好!”刘姥爷看着他们质朴地笑脸,笑道。
“小婶,我们摘了些野葡萄给妮儿洗洗吃。”姚修远提溜着小竹篮子里。里面放了满满当当的紫色发黑的野葡萄。
连幼梅接过篮子,“我给你们洗洗,你们一起吃。”
连幼梅蹲在井边,把野葡萄洗干净放在石桌上。
“我来喂妮儿妹妹。”姚振远笑着小手伸向野葡萄。
“哎!你洗手了。”姚致远摁住了他脏兮兮地小手道。
“嘿……我洗手去。”姚振远跑到井边认真且仔细地洗干净自己的手。
姚振远耐心地剥下野葡萄塞进妮儿嘴里,说是塞其实动作很温柔的。
野葡萄浆汁丰富,味酸甜可口,虽然比不上空间中新培育出来的。但却甜味儿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