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贫农大魔师(2)

姚爷爷沧桑的眼眸轻轻一闪,“长山,走的时候把我们昨儿下雪前抓的两条鲫鱼给带走吧!这玩意儿下奶。对了,还有她四姑攒下的鸡蛋,扯来的三尺布一起带走。”

虽然不能和亲家的家庭条件相比,尽力吧!该准备,还得准备。

“嗯!”姚长山点点头道。

*

“三婶,这是我爹拿来的。”姚清远抱着牛皮纸包递给了一个中年女子道。

被称呼为三婶的女人拿起牛皮纸打开,高兴地说道“哟!爹呀!今儿有口福了!正好拿篦子在棒子面粥上馏馏。”然后手脚麻利的把包子还有窝窝头一起馏到了大铁锅上。

一墙之隔,里面听的真真儿的。

姚爷爷问道,“怎么回事?”

姚长山哂笑道,“爹!是亲家蒸的包子,硬是塞给俺的。”

“秋粟,火小一点儿,风箱别拉了,再添把柴。”三婶吩咐道。

“是,三婶。”

“啪……啪……”姚秋粟把手中的玉米杆一撅成三段,扔进了灶眼儿里,然后拿着烧火棍子捅一下,好让它充分的燃烧。

“致远他们呢!”三婶问道。

“娘,哥哥和博远大哥他们在扫雪!”姚振远吸溜着鼻涕走了进来说道,身上的衣服明显是大改小的且补丁摞补丁的,冻缩手缩脚的。

“来振远坐这里。”姚秋粟见状赶紧把振远放在小方凳上,红红的火光照着人身上热乎乎的,总算有些热乎气。

三婶看着自家孩子鼻涕吸溜个不停,从玉米杆上撕下干了的玉米叶,给振远擦了擦鼻涕,而手上不小心沾上的鼻涕,在玉米杆上擦了擦。

“娘,包子!”姚振远指着火上的大锅说道。

“不行,得爷爷先吃!”三婶笑着说道。

“哦!”姚振远黑葡萄似的眼睛直勾勾地看着炉灶上的大铁锅,鼻子使劲儿闻着,那感觉如吃到嘴里香着呢!

三婶酸涩的一笑,“放心一会儿有的吃。”

三婶看见姚夏穗端着木盆出来,于是招手道。“夏穗来的正好,赶紧摆碗筷,饭好了。”

姚夏穗把泡脚水倒在院子的里榆钱树下,放下木盆,转身进了屋,“爷爷,吃饭了。”说着把约一尺高的炕桌放在炕上。

三婶领着两个侄女儿麻溜的摆上碗筷,粗瓷大碗盛满了棒子面粥,粗瓷碗虽说上过釉,但釉刷的很不均匀,刷多的地方起有疙瘩。

碗的表面有裂纹,碗口也不圆滑,但绘有青花波浪雨点纹的装饰。

粗瓷大碗可比城里人家常用的碗要大一号,甚至两号。

芦苇编的小笸箩放着热腾腾的包子和窝窝头,炕桌上放着一点儿腌萝卜条,半碗豆瓣酱,几节葱白。

“三婶咱们就挨着灶台吃得了,这里暖和。”姚秋粟小声地征询道。

“行!”说着三婶嘱咐一下振远坐好,接着把竖在墙角的小方桌放下,放上几张凳子,然后抱着侄子墨远坐下。

而姚秋粟抱着自己小弟文远紧随其后一起坐在小方凳上。

姚夏穗则开始把盛好了棒子面粥一一端到方桌上,大铁锅上还放着窝窝头。

“娘,包子。”姚振远小声地说道。

“老实的坐好,我给你拿。”三婶拿起包子凑到孩子的嘴边,“小心点儿别烫着了。”“嗯!嗯!”姚振远点着头,烫的直吐舌头,还不忘大口大口的吃。

“娘,是肉馅儿的。”姚振远吧唧着嘴道。

三婶有些诧异,她本以为是素包子,没想到是肉包子,这白面馍馍能吃到,在她们眼里也跟开洋荤似的,亲家可真舍得。

姚夏穗和姚秋粟也有样儿学样儿,拿着篦子上剩下的两个包子,先喂两个小弟弟吃,一口包子一口棒子面粥。至于没有她们三个的,谁也没有计较,千百年来的传统,男人是家里的顶梁柱,自然吃好的。

第2章 欢喜和忧愁

更新时间2014-7-2 7:59:33 字数:3358

 而一墙之隔东里间炕上,姚博远举着小笸箩道,“爷爷!”

姚爷爷拿起一个包子,“你们也吃。”

老爷子知道,如果自己不先吃的话,炕上的这些晚辈们,个个都不敢拿。

人手拿了包子后,姚爷爷发话道,“剩下的三个,给致远娘她们拿过去吧!。”

“是!”姚致远说着把手里的包子放下,拿着三个包子,转身哗啦一下出了房间。

姚爷爷也没法子,家里穷,作为一家之主,他也想让家里的人都顿顿吃上白面,唉……多出来的三个,看着在座的一帮小子,给谁也不合适,给谁也吃不饱。

再看亲家给的,明显是按人头数的,所以一起解解馋吧!

“娘,二位妹妹,爷爷让我拿来的。”姚致远笑眯眯地把包子塞给自家的老娘和两位妹妹手里。

“让爷爷和你大伯吃呗,你拿过来干什么。”三婶轻斥道,一副这孩子怎么不懂事啊!

姚致远蹲了下来道,“娘,你就赶紧吃吧!爷爷让拿来的,我哪敢儿说不啊!”说完不带她们三人有反应一下子就掀开帘子进了房间了。

三婶看着两个侄女道,“吃吧!”她把包子掰成两半,一大半递给了小儿子振远。

“娘,你吃,我饱了!”姚振远看着包子的眼光依然闪闪发光,却硬是把脸摁在棒子面粥里,拒绝道。

“傻小子!”三婶看着小家伙懂事的样子让她眼圈一红,不用看都知道一个肉包子吃不饱。“行了,娘吃半个就行了。”把手里的半个包子塞给了振远。

姚振远接过包子,抬起头来,“娘,等我长大了,多挣工分,好让您也顿顿吃包子。”

“你小子,嘴就甜吧!行,娘就等着你的白面包子。”三婶一张因常年下地而风吹日晒的脸露出花一样的笑容,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别有一番韵味。

“对了,少不了,二位姐姐的。”姚振远突然想起来,笑眯眯地说道。

“行,俺们等着。”姚家两姐妹笑着说道。

当然她们手里拿着包子,也没有吃独食,而是掰成两半,里面的馅儿更是多给了两个弟弟些。

“墨远、文远,别让了,再让馅儿掉了,可就糟蹋了。”三婶赶紧出声解围道,不然的话,可真让她一语成谶了。

“哟!地瓜烤熟了,快扒拉出来,别烤糊了。”三婶问道香甜的味道赶紧说道。

姚夏穗赶紧拿着烧火棍子把灶眼儿下边的炉灰拨开,从里面翻出几个大地瓜,然后又扔进出几个地瓜,再加上一把柴,估计再过不久,香喷喷的地瓜就烤熟了。

家里什么都缺,就是不缺地瓜,这玩意儿在前几年可就是救命的粮食。

姚秋粟双手不停的倒腾烤好的地瓜,拍拍上面的炉灰,先拿给屋里的爷爷和长辈们,照顾着小家伙们吃完,她们才开始吃饭。

吃完饭,姚长山提溜着已经冻得硬邦邦的鲫鱼,手里挎着个竹编的篮子里面装鸡蛋,上面用碎花布盖得严严实实的。

自己又裹得严严实实地又踏上了去西平县医院的路上,这时候姚湾村炊烟袅袅,寂静地村子一下鲜活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