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贫农大魔师(209)

“妮儿,连这个你也能种出来。”刘淑英是甘拜下风,佩服之至!

肉苁蓉又称地精,源于沙漠,罕见高贵的天赐圣物。别名大芸、寸芸、苁蓉、查干告亚(蒙语)。

李时珍在他的《本草纲目》中,称肉苁蓉是滋补药草,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还用于阳痿。不孕, 的治疗。其药性从容和缓,其茎肉质,故冠以“肉苁蓉”的美称,同时亦被誉为“沙漠人参”。

“家里还有些山核桃,和肉苁蓉做核桃粥好了。”刘姥爷建议道。“《本草拾遗》中曾记载:“肉苁蓉三钱,三煎一制。热饮服之,阳物终身不衰”。咱家里的男人们需要补一补。”

“爸,在妮儿面前您乱说什么?”刘淑英数落道。

“好好,不说。”刘姥爷小声嘀咕道,“妮儿又不懂。”

“爸!”刘淑英嗔道,刘姥爷双手投降状。手指比划了一个拉链状。

“正巧年前,爸和我的单位发了二斤大米。”刘淑英从竹背篓里拿出大米道。“在来一个红枣布丁给孩子吃,还有牛奶,再来一个枇杷奶露,润肺抗燥。”

“这鱼还有鸡都拜托妮儿了。”刘淑英笑着说道。“先等一下。”

“没事,姥爷看着呢!”刘姥爷说道。

他的话音刚落一只只野鸡扑棱扑棱的飞了出来,刘淑英手忙脚乱地开始抓鸡。

掌风所到之处野鸡纷纷被震落了,“够了,够了。”刘淑英赶紧说道。

在往外继续放满院子都是野鸡了。

“淑英这进步不少啊!”刘姥爷欣喜地发现道,“看来淑英可以随时进入暗劲了,还差一点机缘!暗劲打人,有渗劲的效果。外面好好的,里面已经伤着了,用手按一下西瓜,皮没破,瓤全坏了。 ”

他起身弯腰拿起野鸡,“瞧瞧!这鸡外表没事,经过鉴定是‘脑死亡’。”刘姥爷调侃道。

“咯咯……”妮儿笑了起来,老爷子还真幽默。

“是啊!我也没有想到!”刘淑英看看自己的白皙的双手道,“想不到有生之年还能进到暗劲!”

要知道暗劲境界,解放前多少武术宗师穷其一生都难以达到的高度。

鱼儿在地面上拍着地面啪嗒、啪嗒,声音好大,可见这鱼儿有多大。吃鱼头吗?鱼头大些好。

“炖鱼头就要胖头鱼。”刘淑英砰砰……一拍鱼的脑袋,转眼间鱼儿没了动静,提溜着三条鱼扔到了水井边。“鱼头炖了,鱼身就做鱼丸好了。一鱼两吃。”

“姥爷、婶子、我们来帮忙了。”姚家的女人们鱼贯而入,现在这积极性热情高涨,尤其是三大娘,尝到甜头了。

ps:感谢碧帆远影、指间飞舞、轩辕珏817、开心珞巴四位书友投的粉红票!!

☆、第160章 新的一天

收拾好野鸡和胖头鱼后,女人们纷纷围在了灶台边。

轮到做鱼丸的时候,三大娘不但亲自帮忙,还虚心的问道,“婶子,你看我也是左手抓起一把鱼馅儿,也是握拳姿势,使鱼馅儿从大拇指和食指中穿出,右手用调羹刮下鱼丸入热水中,不知道为啥我做得不圆,总有尾巴。”

她们不敢奢望像婶子那样,‘一拳’出来的四个丸子,那手麻利的,真是让她们在场的人,佩服不已。

刘淑英微微一笑道,“那是因为鱼馅儿太黏糊,你下手捏丸子时,调羹或者手先沾一下凉水,就不会有小尾巴了。熟能生巧,练得多了就好了。”

姚秋粟拿了个碗,倒入凉水,放在灶台上的右手边,这样子顺手。

三大娘按照她的方法捏鱼丸果然不留小尾巴了,圆乎乎的,非常可爱。

“不光鱼丸,炸任何丸子都可以。”刘淑英说完,快速的下鱼丸。

“好了,大功告成,我们端出去吧!”刘淑英拍手道。

呵呵……有了食材她也可以大显身手了。

这药膳也要根据时令季节进补的。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出自《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意为:春夏两季宜保养阳气,秋冬两季宜保养阴气,今儿的药膳以温阳益气为主。

春夏,阳令也,春时阳生,夏时阳盛。春时阳始生,风寒之邪尚为患,故春时应注意御寒保暖,民间谚语谓春季不宜过早减衣,亦即此理,以养人体之阳。

药膳使用的多为药、食两用之品,所以药膳最能体现一个人的厨艺功底。

药膳由药物、食物和调料三部分组成,刘淑英所做的药膳既保持了药物的疗效且有食品的色、香、味等特性;且即使加入了部分药材,由于注意了药物性味的选择。并通过与食物的调配及精细的烹调,仍可制成美味可口的药膳,故谓“良药可口,服食方便”。

所以这药膳好吃又让人吃不出药味。证明就是盘子吃了个底朝天,干干净净的。

吃完饭后,姚长青进了东里间,“爹,明儿我想和胜利去市里看看大哥、大嫂。”

“是该去看看,前几天不放假,认真说起来,农村那有那么多农活啊!穷折腾。”姚爷爷无奈地摇摇头,“不说了,只是你们都请好假了吗?”他抬眼问道。

“请好了。大家依然是轮休,明儿轮到我了。”姚长青笑道。

“至于我嘛,跟人家换个班就得了。”田胜利笑道。

“那路上小心点儿!”姚奶奶嘱咐道,“早去早回。”

“知道了娘!”姚长青两口子笑着应道。

“那我们去准备一下。”姚长青说道,拉着田胜利就往自己家走了。

“那咱们也散了吧!”姚爷爷起身道。“你们别忘了,帮忙收拾好了再走。”

“是,爹!”大娘带头说道,然后开始收拾碗筷。

收拾干净后,“姥爷、婶子,我们走了啊!”大娘进屋告辞道。

连幼梅笑道,“我送送你们。”

“送啥送。这么近,出了门就是家了。”大娘摆手婉拒道。

刘姥爷唤道,“致远娘,你留一下。”

“哦!”三大娘对着孩子们道,“建远、振远你们先回去,娘一会儿就回去。”

“你跟我进来。”刘姥爷起身进了自己的房间。三大娘紧随其后跟了进去。

刘姥爷走到炕边,抽出炕头柜从里面拿出了个咖啡色的药瓶,“这是淑英刚拿回来的补药,给你家那口子寄一些过去吧!”

“对了,长河有没有来信。说吃过的效果如何。”刘姥爷一欠身坐在炕沿上。

“来了,来信了,说效果非常好。”三大娘笑着说道,不过提起他家那口子,明亮的双眸闪过一丝恼怒,“那个浑人,不吃独食分给了战友们一些,这分就分吧!他居然还打电报问还有没有,姥爷你说他气人不气人。”

“呵呵……”刘姥爷笑道,“这下可巧了,你寄给他吧!”他又叮嘱了一下道,“只是这个事药,别补过了,悠着点儿。”

“谢谢姥爷。”三大娘接过药瓶郑重地说道。

“谢啥子,他是妮儿的三伯,不是吗?”刘姥爷笑道,“行了,赶紧走吧!孩子们在家等着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