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贫农大魔师(28)

小牛犊还是能买得起,养两年,那可是壮劳力,一个顶仨,犁地可是一把好手!”

“怎么,今年收成不错。”刘淑英坐在马扎上关心地问道。

“这几年年景还成,渐渐有了结余,所以才有这个想法的,全体社员一致通过的。”姚长海说道。

“可是养牛很费粮食和草料的。”刘淑英担心道,“你们现在也就刚刚能混个肚圆儿,细粮还不能顿顿吃,这是不是太勉强了。”

“妈妈,你忘了我们身后的青兰山了,哪里可是不缺红花草的。”姚长海笑得贼兮兮道。

“对了,红花草养牛最好不过了,还肥沃农田,又好看,所采的蜂蜜也不错,还能入药。”刘淑英一一说道。“这么说来还真是好处多多。”

“行,你都考虑周到了。”刘淑英突然道,“那你现在就走。”

姚长海顿时愣了一下,“妈妈!”

刘淑英立马改口道,“我是说,别急着走,吃完午饭再走。”

真是……心神不宁地就容易出错,差点儿……幸好找补回来了。

人来了,也不能赶着走啊!这样不更犯嘀咕。

姚长海心下疑惑,于是问道,“妈妈!你有心事。”

刘淑英一摆手,低头着头道,“我哪有什么心事啊!只不过这过年了,家里怪冷清的。”

“冷清?”姚长海顿时苦着脸,也是过年,别人家,就如他们家孩子多都热热闹闹的,而刘家只有幼梅一个女儿,老泰山又不在了,只剩下老弱妇孺的,过年还真是冷冷清清的。

“妈妈,要不您和姥爷一起去姚湾村过年得了,我们家人多也热闹。”姚长海提议道。

刘淑英深吸一口气,抬眼道,“傻小子,说什么傻话呢!过年哪能去别人家呢!行了,你的孝心我们心领了。”

“妈妈!我爹娘那边没问题的。”姚长海极力游说道。

“傻小子,等你盖了新房,不说我们也要去小住几日的。”刘淑英笑道。

“别说小住几日,您二老就是常住我都没问题。”姚长海乐呵呵道,“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我们巴不得呢!”

“行!这话我记着呢!”刘淑英笑着说道,心里却嘀咕希望到时候,别反悔。

第22章 个人卫生

更新时间2014-7-19 7:15:41 字数:3099

 “妈妈!有什么我干的吗?”姚长海起身卷了卷棉袄袖子,那架势是要大干一场。

“也没啥好干的,家里就我和你姥爷两个人,虽然上班,平时一点一点的,我都准备好了。”刘淑英笑道,“你就歇歇吧!要不去街上转转,红旗商场都把年货摆在街上了,去看看,有啥想买的。”

“不用妈妈,家里年货都备齐了,我姐不是在乡供销社上班嘛!为了方便七里八村过年买东西,他们把商品都摆到了大集上。”姚长海摆着手说道,心里却道:出去转转又得花钱,免了吧!不缺啥。

“那妈妈,我还是把院子扫扫吧!”姚长海说着起身出了房门,从厨房找出大扫帚开始扫院子。

然后又把柴劈好,码放的整整齐齐的,又把水缸里的水压满了,垃圾也都倒了,又贴上对联。

干完这些活儿,差不多也快中午了。

“长海,这是澡票还有理发票,趁着还没关门,理个发,去浴池洗个澡。”刘淑英把澡票递给了他。“民间有: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的说法。二十四扫房子,这咱也得打扫一下个人卫生吧!”

浴池和理发店,三十下午才关门呢!

“是!妈妈!”姚长海接过澡票、理发票,还有她递过来的毛巾香皂、一袋凤凰洗发粉。

“这……妈妈,我洗头用香皂就成,用这个洗发粉,太奢侈了吧!”说着姚长海把袋装的洗发粉放在桌子上。“以前在家我都是用碱面或者皂荚洗的。”

为了预防和减少疾病,保护人民健康。爱国卫生运动,是我国卫生工作的伟大创举,反映了这一时代卫生工作的鲜明特色。

早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党就把组织军民开展群众卫生运动,搞好卫生防病工作,当作关系革命成败的一件大事来抓。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根据地就把开展全地区卫生运动列为施政纲领。还成立了防疫委员会,开展以灭蝇、灭鼠,防止鼠疫、霍乱为中心的军民卫生运动。

解放后,更是加大了爱国卫生运动,运动规模之大,参加人数之多,收效之显著,都是空前的。全国上下齐清除垃圾,疏通渠道,新建改建厕所,改建水井。消灭四害,还填平了一大批污水坑塘,广大城乡的卫生面貌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

姚湾村当然不会落后,是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且守着盘龙湖,还积极地搞好个人卫生。

夏天好说,盘龙湖里一跳,这冬天可就不方便了。

不过每次快过年的时候,姚长海来岳母家,干完活儿,总会让他去服务公司下属的东风浴池,洗个澡再回去。

这澡票也是岳母单位发放的福利,姚长海爽利的接过洗澡用品,还是把洗发粉放到了桌上,大男人香香的还不让人家笑话啊!穿上衣服就出了四合院。

刘淑英无语地摇头笑了笑,插上大门,一时半会儿姚长海回不来。所以她直接进了刘姥爷的卧室,刚才有姚姑爷在,她也不好进屋。

所以这会儿进去看看,无啥变化,关上房门又出来了。

看着姚长海放在墙边的竹背篓,刘淑英开始往里面装东西,有些是她自个儿做的糕点。

绿豆糕、豆沙糕、山楂糕,还有桃子做的果脯,当然这原材料,绿豆、红豆、山楂,桃子每年秋收后可都是姚长海拿来的。

每年秋收后,除了上缴给国家品相好的,留种之后,余下的歪瓜裂枣的社员就分了。

他带来的山楂和桃子品相不太好,一时间吃不完,有些甚至烂了半个,刘淑英就干脆制成了果脯,留着过年吃。

想起第一年姚长海拿到这些的时候,一副呆愣愣地样子,至今都让人发笑。

另外还有从红旗商场买得糖和瓜子也包了两大包放进了竹背篓里,一挂鞭炮是给家里的小子们的,还有零碎的东西,总之塞的满满当当的。

装好后,刘淑英麻溜的做好了午饭,就等着姚姑爷回来呢!

一个多小时后,姚长海洗得干干净净回来了,放下毛巾和香皂,“妈妈,我回来了。”

“怎么样,人多吗?洗的够久了。”刘淑英笑着问道。

“呵呵……人不少,那洗澡池子跟下饺子似的。”姚长海笑道。

“过年都这样,你那还叫少的呢!”刘淑英心里腹诽道,这女澡堂人多的连水都摸不着,所以她可不凑热闹,她提前几天洗了,大不了年后在洗。

“行了,咱赶紧吃饭吧!”刘淑英已经摆好了碗筷就等着他呢!

姚姑爷来了,她炒酸辣土豆丝,猪肉白菜炖粉条,清蒸了条他带来的咸鱼干,焖了点儿米饭,样儿少,可量足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