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贫农大魔师(332)

妮儿更是咂舌,还真应了那句初生牛犊不怕虎,真亏他们想得出来。

“太姥爷,你让我给大骡倒完这桶水,不急在这一会儿。”姚致远提着两桶水,哗啦一下倒进水槽里。

“好好!你忙。”刘姥爷抱着妮儿坐在牲口棚外的大石头上。

少顷姚致远走了过来,蹲在刘姥爷面前道,“太姥爷其实我也没想啥,我就想去试试。”他倾身上前小声地说道,“我就是想着现如今虽然闹哄哄的,可不管东、西风,这工资不是照发嘛!”

“咳咳……”刘姥爷眉宇间闪过一丝笑意,握着姚致远的手道,“你这小子哟!”

姚致远挠挠头,憨憨地说道,“我数来数去,也就那行,事实也证明了。”话锋一转他接着又道,“我也想看看……”他指指了天空,“他们有啥反应。”

“你这小子。”刘姥爷真是欣喜地微微颔首。

“说是这么说说,与其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咱还得自己想办法。”姚致远刚才还意气风发的样子,这会儿又沮丧道,“唉……这桃子要是粮食多好啊!一顿也离不开。”

“行了,这眉头别皱着了。有大队长和小叔他们呢!那轮到你们操心啊!”刘姥爷拍着他的小脑袋瓜道,“行了,赶紧去给马儿洗澡吧!”

“知道了。太姥爷。”姚致远起身拉着大骡朝湖边走去。

如姚致远这仨孩子所忧,这桃子很快就卖不动了。第三天、第四天还成,一个星期后,拉出去多少桃子,还原封不动的给拉了回来。

几个汉子蹲在地上呜呜直哭,“队长,俺没有完成您交代的任务,辜负了社员们的希望。”

“行了,多大的人了。哭啥的哭。起来,都晚上九点了,吃了饭,咱们商量商量。”姚满耕拍着姚满仓的肩头道,意料中的事,谁也不会去责怪这些在外面辛苦了一天的人。

姚长海忙拉起了姚致远,“走,走,三嫂,带着孩子们去吃饭。累了一天了。”

“弟妹,我带致远去吃饭,你们去开会吧!”大娘拉着姚致远说道。

“咱们去办公室吧!”姚满耕说道。“满仓你们先回去吃饭,吃完饭再回来。”

“嗯!”姚满仓点点头,跟着家人回去了,不到十分钟就又回来了,吃饭跟肚子里倒似的。

说实话哪有心思吃饭,只不过不吃,饿着也想不出办法,只不过机械咀嚼,吃啥也没味儿。

现在这个情况。就是吃人参果,那也是味同嚼蜡。

十几个人围坐在一起。听着算盘噼里啪啦的声音,一会儿就报出了这一个星期卖了多少斤桃子。

等到三大娘报出斤数后。丑的说道,“这就像是大山里推出几车土,根本没有变化。”

“是啊!以前都盼着桃子丰收,现在看着桃子我就愁。”孬的紧皱着说道。

“我家大妞现在看见桃子都怕,任谁天天吃桃子,也吃腻了。”栓子苦笑道,“以前孩子偷吃,还要挨打,现在倒好……给都不要。”

“说那么多有什么用,现在都说说咋办吧!”姚满耕双手交握撑着下巴道,“大家畅所欲言。”

畅所欲言……他们张开嘴,却说不出话。

“咋办?真没折了。”

一个个垂头丧气、唉声叹气、如霜打的茄子似的,麦收时高兴地余韵还没有散去,这就乌云遮日,再也高兴不起来了。

“这桃子要是不烂就好了。”姚长海摩挲着下巴说道。

“嗨!你这不是说废话吗?要是跟山里的山蘑菇,山核桃似的,还用得着愁白头吗?”姚满仓一抹鼻子道,抓抓自己的头发道。

姚长海闻言脑中晃过一下,琢磨这山蘑菇,“报告!”光弹儿站在门前喊道。

“进来吧!”姚满耕抬眼看向门口说道,“都这会儿了,你就直接进来吧!还喊什么啊!”

“大队长,是东方红农场的孟场长找您。”光弹儿赶紧说道。

“我去去就来。”姚满耕立马起身,迎了出去。

不一会儿姚满耕拉着孟场长的手,走了进来,小队长们立马起身道,“孟场长。”

姚满耕激动地说道,“社员们,我们要感谢东方红农场,人家答应购买三千斤鲜桃。”

“什么?”在场的小队长们被这个巨大的惊喜给砸晕了,“谢谢,谢谢,真是太谢谢了。”

一下子小队长们鞠躬的,双手抱拳的,真是感激涕零。

“谢啥子,谁不知道姚湾村的鲜桃好吃,我们场大约有二千来户,一户买上一两斤还是可以的。”孟场长笑道,“只不过多了,我们……也无能为力。”

“不……我们已经很感激了。”姚满耕抹了下脸道,“不怕孟场长笑话,我们是真没折了。”

“谢谢。”姚满耕紧抓着他的双手摇晃道。

“我明儿叫人来采摘。”孟场长说道。

“不用,不用,明儿一大早我们就送到农场。”姚满耕赶紧摆手说道。

“时间不早了,我先走了,不打扰你们了。”孟场长说道,看着办公室这时候还围了这么多人,就知道为啥了。

“我送你!”姚满耕道。

“我们送你。”

小队长们齐声说道。

“甭跟我客气了,回去的路我还认得。”孟场长故作幽默道。他知道农场这三千斤的购买,无法解决实质问题,更大的困难还在后面。

姚满耕他们一直把孟场长送到了村口。看着人消失在夜色中才转身朝村里走去。

孟场长只能做到这里,他和老陶也想过帮姚湾村联系其他的兄弟单位。可是只一下运输,就困死了人了。

天气这么热,桃子运到了估计也都烂成水了。

“大家都回去想想,召集社员我们集思广益,看看有没有好的解决办法。”姚满耕挥手说道。

看着姚满耕驼着背一步步朝村里走,他身后的之人一个个吸着鼻子,恨不得大哭一场,要是能解决问题。姚湾村肯定水漫金山。

可哭永远解决不了问题,可任他们想破脑袋,也是没法子啊!

孟场长雪中送炭,这份情社员们深深记在心里,可根本无法解决问题。

真应了那句老话,这远亲不如近邻,十里村和周边的几个小的村落,发动社员来采摘桃子,可依然是毛毛雨,解不了这干渴的大地。

姚致远所期望。县里终于有了反应,有了四*解放车在县城边等待,把桃子运往稍远一点的地方叫卖。

可是还来不及欣喜。夏季的时令水果可不止桃子,还有大西瓜,人家可是3分钱一斤,有它来竞争市场,这桃子很快就又被打回了原形。这种情况可不是一城一池,人们的购买力有限,最终只能无奈地叹息作罢了!

虽然马车和骡车依然来往于县里,每天所卖的桃子,可怜的欲哭无泪。

姚湾村的社员们不忍心桃子烂在树上。敞开了肚皮吃到吐,除了自家吃外。还用来送亲戚,更多的时候只能让其烂在树上或者喂牛。看得真让人心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