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贫农大魔师(35)

“应该的,你不去,这亲家家,过年就太冷清了。”姚爷爷点头道,他把牌一撂下,“人来齐了,咱们该去上坟了。”

“他娘,东西准备好了吗?”姚爷爷拍着姚奶奶的膝头说道。

“准备好了,早就准备好了。”姚奶奶一翻身,爬了几步,从炕头柜上把竹篮子递给了姚长山。

姚奶奶跟着姚爷爷和孩子们一起下了炕,帮着老头子绑好袜子,穿上鞋,穿上外罩。

而在外间包饺子的女人们也给自家男人或者孩子们穿戴整齐了,穿暖了。

呼啦啦一下子都出了堂屋,准备上坟去。

姚长海则先回了自己的西厢房,“她妈,我回来,现在去上坟,有什么话回来再说。”

连幼梅点点头道,“知道了,你快去吧!”

姚长海探头看了看躺在炕上的妮儿道,“爸爸一会儿就回来,再抱抱我家妮儿。”

话落转身出了房间,跟着姚爷爷他们出了家门。

而女人们在把男人们送走后,则继续在家里包饺子。

当然田姑爷没有跟着去上坟。

除夕上坟是许多地方的习俗,成为各地乡间共有的传统。后晌时分,伴随着零星而欢快的爆竹声,姚爷爷便吆喝着家里的男人们,穿戴整齐,姚长海扛着铁锨,姚长山拎着冥币,作为长孙的姚博远提着自家制的烟酒,步行到距村子四五里外的坟茔,给老人上坟。

国人都是比较信奉祖先的,一般逢年过节就会给老去的亲人,送东西,也就是上坟。因此,年三十早上是旧的一年的最后一天,又到了除夕,这天上午是要上坟去的。

然而我国北方的一些农村,在吃完除夕的下午饭后,会再去上坟,这次去是要把祖先的灵魂请回家里,放在家堂轴子上,让子孙供奉,也是一起过年的意思,这个传统上叫请家堂。

本来应该是吃完午饭就去的,由于姚长海在岳家,所以姚家上坟,所以推迟一些时候。

姚长海顿住脚步道,“爹,那么远的路,不如我推着自行车,您坐上去,总比走着去方便多了。”他接着道,“再说墨远、文远和振远太小了,走上四五里路……”

姚长山一直扯着他的衣衫,“小弟,别说了,别说了。”

在老爷子的注视下,姚长海再也说不下去了,“爹……我没别的意思。”

姚爷爷便将沧桑的面孔朝下一沉,直撅撅道:“给老人上坟,是多么庄重的事啊,你以为让你去玩儿啊!老人含辛茹苦把你爹我拉扯大容易吗,过年了给老人上坟,你还要什么方便?别说四五里路程,就是十里八里,也该一步一步走着去,是晚辈人的一片孝心啊!”

“你要是有别的意思,老子早就拿鞋抽你了。”姚爷爷沉着脸道。

“可是爹,您老现在对爷爷都啥印象了。”姚长海嘴里嘟囔道。

姚长山赶紧捂着他的嘴,朝姚爷爷笑道,“爹说的对,这么庄重的事,咱们是该走着去,走着去。”

在上坟的路上,姚爷爷告诉后辈们道,“上坟,又叫‘请老人’。就是请老人回家跟儿孙一起过年。看到儿孙生活美满、家庭和睦,是老人最大的宽慰啊!儿孙上坟的脚印,就是老人回家的向导,丝毫马虎不得!”

“知道了,爹。”孩子们齐声说道,“俺们走着去。”

孩子们这才理解每年上坟,爹、爷爷为什么要坚持步行,并为他的拳拳孝心而感动。

在上坟的路上,不善言辞的姚爷爷一下子打开了他那积攒了一年的话匣子,满怀深情地跟孩子们讲起爷爷、奶奶当年为了抚养他长大成人,所吃的万般苦,所受的千般罪,情到深处,不禁泪水蠕蠕,动情地说:“父母的心里有太多的事,儿女的事是大事;父母的眼里有太多的人,儿女最亲。父母给儿女的爱是最博大无私的,所以,当我们什么都可以淡忘的时候,父母的养育深恩却丝毫不能忘记,并将感恩之情代代相传。”

孩子们这才理解每年上坟,父亲为什么一定要领着家里的男人们一同前往,他是要将感恩之情代代相传啊!

第28章 稀罕物

更新时间2014-7-24 7:18:30 字数:3127

 一家人一步步朝村外走去,亲情的牵引使距离近在咫尺。

与姚家前往上坟的路上不同,村子里的其他人家,则是回来的路上,彼此点头招呼。

很快,姚爷爷他们来到奶奶和爷爷合葬的坟茔。

姚爷爷郑重地从姚长海的肩头卸下铁锨,先是铲去墓土表层杂乱的荒草,又拿石头、砖块堵住了拳头大的老鼠洞,继之,在附近铲了新土覆盖在墓的表层,拍了又拍,直到平平整整,焕然一新,这才从姚长山手中揭下几张冥币,郑重地盖在坟墓顶部,并拍了一锹新土紧紧压住。这叫“压岁钱”。

利落地完成以上工作之后,姚爷爷和姚长山、姚长海围聚在墓碑前面,拿小棍儿画了一个大大的圆圈,便一边在其内燃烧冥币以及纸做的金元宝、银元宝,一边倾诉嘱语:

“爹、娘,我跟娃们接二老回咱家过年……”

“爷,奶,过年啦,俺们多烧了些纸钱。你们生前省吃俭用,受尽磨难。现在皇帝被推翻了,小鬼子被打败了,老蒋被赶到台岛了。解放了,咱们穷人当家做主了。咱们的日子也富裕了,你们别舍不得花、舍不得用啊……”

“太爷爷,太奶奶,家里包好了饺子,准备了好多好吃的,请您们回家过年。一定要踩着我们的脚印啊!这是回家的路。”

姚长海莞尔一笑,姚爷爷揉揉小孙子们的脑袋,欣慰的笑了笑。

烧完冥币,姚爷爷毕恭毕敬地斟满一盅包谷酒,又点燃一根卷着烟叶的自制卷烟,敬献于坟前……

“请老人”的归途中,一路走来,家家户户欢声笑语不断。

愿人间温馨祥和的喜气昭示天国的亲人在新的一年里喜气洋洋、幸福安康!

“振远!”姚长海把手中的铁锨递给了姚博远,蹲了下来,拍了拍自己的后背,“上来,小叔背你。”

去坟上的时候几个小家伙儿可是自个儿走过去的,来回十里路,他真怕孩子们受不住。

“小叔,俺还能走。不用背。”姚振远说着故意朝前小跑了两步,逞能道。

“小弟,快到家了,他想走就走吧!”姚长山笑道,“振远不行的话,就吱一声,大伯背你。”

“嗯!”姚振远小大人似的点点头道。

大家伙说说笑笑的,也不觉得累了,不紧不慢地走回了家。

&&

“娘,我们回来了。”姚长海叫道。

“回来就好!”姚奶奶和女人们出了堂屋。

“爹,饺子包好了,离晚饭还有些时间,您和博远爹进屋再玩儿一会儿。”大娘说道,“俺去把大家脱下来的衣服洗一下,过个干净年。”

“行,你们忙吧!”姚爷爷回头道,“咱们在去杀一会儿。”

“好!”姚长山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