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贫农大魔师(571)

“长征啊!不能上战场,在后方练兵也行啊!”刘姥爷眼眸微微一闪笑道,“你们农场不也让去野外拉练。”

“对哟!爸,把农场武装部的武装连训练的比正规军还厉害,让他们瞅瞅。”说完钟小猫还特意地看了姚长河一眼。

“看我干什么?只要训练得当,乌合之众照样能训练成精兵。”姚长河说道,“谁都是从新兵过来的。”

“这倒是!”姚军远说道。

钟小猫激动地说道,“爸,反正现在冬闲,有的是时间,又是积极响应上级号召,您就把农场的散兵游勇训练成精兵强将呗!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钟长征眯起了眼睛,挠了挠下巴,眼睛眨也不眨地盯着钟小猫。

“爸,你看我干什么?我身上没长花吧!”钟小猫低头上下打量自己道,同时脑袋拉响了警报,“爸,你可别打我的主意,我没那闲时间陪你们玩儿。找哥去,我哥也很棒的。”

“你这小子倒是机灵,可是小奎能到农场去吗?”钟长征轻笑道。

“借调一下不就得了。”姚长海赶紧说道,每个男人都有一个军人梦,他没有机会了,当然不会挡着别人发展了,“我没问题。”他是积极地打开绿灯。

冬闲期间各行各业普遍组成野营拉练队伍,手举红旗,肩背背包,浩浩荡荡,顶风冒雪,爬山涉水,奔赴祖国的角角落落。一时间,工人进农村,农民入城市,军人进山区,学生到军营,神州大地旗如潮、人如海,埋锅造饭,浓烟滚滚,拉练队伍,川流不息,到处呈现出战备景象。

60年代末,我国与苏联交恶,练兵打仗的气氛很浓。于是就有了70年代初的全民拉练。姚湾村的拉练只是贯穿整个县,下乡人本身就是靠两条腿走出来的。

城里人可就惨了,人们纷纷从从他们工厂单位走到乡下郊区拉练。住大通铺,姚湾村也有类似接待站,这些人一到了村里,晚上先扎脚泡,后泡脚。好在村民们善良给他们送去热水。

这种群体目标一致的活动,在六七十年代比比皆是,比如广场集会、游行、广播体操,等等,虽然刻板,但不能否认,也会给人带来一些愉悦感和群体内的认同感和充实感,至少不会感到空虚孤单,类似于注射了“信仰兴奋剂”的群体狂欢。

☆、第427章特别卫队

军号声声吹,战鼓如春雷。

背起冲锋枪,拉起飞毛腿。

千里野营把兵练,踏遍祖国山和水。

坚决响应*的号召,从现在起就要有所准备。

只要帝国主义还存在,我们永远是个战斗队。

这就是当时的拉练场景,县城小好在离家近,城里来的拉练人员都是在村子里住一晚上就走了,且他们身上都自带着干粮。

这样倒也不会给当地村子里带来多少麻烦,真要住的时间久了,姚长海就该担心了,更庆幸是冬天,只有粉条作坊日夜开动,到没有啥引人注目的。

&*&

对于刘姥爷和钟小猫的提议,钟长征是全力赞成,来到农场一年,这一年天公作美,风调雨顺的,看着农场里满仓的粮食,人人脸上挂着丰收的喜悦,一年的辛苦没有白费。

按照孟场长的话这是因为运动搞得好,所以才取得如此丰硕的成果。

政治挂帅的年代,如此说很正常,官方发言嘛!领导没有不重视的;进展没有不顺利的;领导没有不微笑的;群众没有不满意的;领导没有不英明的……

满意中总有些那么不和谐的节奏,农场接收了不少知青,有些由于家庭原因,或者思想有问题,当然要好好的思想改造。

这些人被安排在了最艰苦的农业连队,农工战士一年到头,在湛蓝的天空下工作,手里的工具可以换成锄头、铁锹、镰刀、木锨,头上的帽子可以换上单军帽草帽皮帽,脚上的鞋可以换成球鞋、雨鞋、农田鞋棉毡鞋大头鞋。背朝东方红农场上空极蓝的蓝天,面朝东方红农场肥的出油的黑土太阳晒着暴雨淋着田野的劲风吹着,是基本的待遇,其中的艰辛一言难尽。

艰苦是艰苦,总算思想改造成功,艰辛的劳动,赢来了别人的尊敬。总算没有白费。

农场定期或不定期的运动。有些人还是要站出来接受批判的。

这在钟小猫眼里看来,和他相比农场的运动还不算激烈,这得感谢农场有一个好的掌舵人孟场长。

恰逢大练兵。农场的高层很重视,本身都是部队出来的,且钟长征也想暂时躲避无休止的政治运动,所以接过了农场拉练的任务。

农场的武装连。虽然枪支弹药齐全,但真心算不上什么正规部队。

而钟奎垣也借调到了农场。听闻姚致远在部队的所作所为怎能不心动。他从小的志愿也是子承父业,可惜现在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了。因为妈妈的关系,政审肯定过不了关。怎么想都是白搭,所以只能在乡下继续‘蹉跎’岁月。

几天下来,钟长征和钟奎垣针对武装连的所练兵的方式还是正规军的练兵方式。

钟小猫屁股后面追着刘姥爷哀求道。“太姥爷。”

“别叫了,你说了我不可能答应。”刘姥爷断然拒绝道。

“不是。不是,师门心法概不外传我懂得,我只是想说太姥爷见多识广,您老又火眼金睛想向您请教体能训练方法吗?”钟小猫赶紧说道,“照我哥的训练方法,也只是训练出正规军,可练不出来精兵强将。”

“这还差不多。”刘姥爷老神在在地说道。

“那太姥爷您答应了。”钟小猫激动地说道。

“我答应什么了。”刘姥爷无赖道。

“哎呀!太姥爷。”钟小猫拉长声音叫道。

“行了,我斟酌着制定出一套有效的训练计划,保证让你大哥练成精兵强将的,行了吧!”刘姥爷佯装道,“小猫你很闲吗?”

“不闲,不闲。”钟小猫摆着手退了出去,犯在刘姥爷手上,他那训练名目可真是让他不死也脱层皮。

钟小猫退了出去,刘淑英抬眼笑道,“爸,你真的帮小猫做这个训练计划。”

“这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啊!”刘姥爷食指轻扣着炕桌道。

“爸,你是说曾经委员长的特别卫队!”刘淑英惊呼道。

妮儿一听有‘秘密’来了兴致,果然就听见刘淑英又道,“我记得这只部队大体可以上溯到北伐战争中叶挺的“铁军”,随着国民政府统治的巩固,蒋介石于开始了对全国200万军队的选拔工作,经过层层严格筛选,组成了一支800人左右的卫队。卫队的成员个个身怀绝技,以一当百;到了30年代中后期随着国民政府与德国的关系日益密切,应蒋介石的邀请,希特勒秘密派遣纳粹冲锋队王牌教官勃罗姆来华,进行秘密训练工作,在勃罗姆的严格训练下,又有近400名士兵遭到淘汰。至此,这只部队正式形成。在德国教官近乎法西斯手段的严酷训练和几乎先进到牙齿的德式武器装备下,他们如虎添翼,终于成为了当时的乃至整个东北亚最为精锐的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