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殿前欢:暴君请温柔(79)

作者:肖若水 阅读记录

云家世代为官,在朝中地位不容小觑。若他日楚琰登基,云家的势力更会如日中天。他决不允许朝中出现第二个司徒家。他要为他的琰儿扫平一切障碍。

大抵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这个孩子便恨上了他。他也再未听他叫过他爹。

“父皇不仅是儿臣的父亲,还是九五之尊。儿臣当初年幼不懂事。如今,不敢再越矩。”换句话说,他们不仅是父子,还是君臣。

“你起来吧,坐到朕身侧。”文帝慈声道。而楚琰依旧跪在原地,纹丝不动。

文帝也并未恼怒,又道。“如今琰儿长大了,不听父亲的话了。太子殿下的翅膀也硬了,学会抗旨不尊了。”

“儿臣不敢。”楚琰恭敬的回了句,重新坐回软榻上。

身上繁琐的袍子被一层层解开,露出一道深深的伤痕,从心口处一直蔓延到腰际,血虽然止住了,伤口却并未结茧,甚至泛出皮下血肉。

当时,围场内的情形,只能用触目惊心四字来形容。黑衣刺客如潮水般汹涌而上,将文帝与随行的御林军团团围住。若非楚琰及时赶来,替他挡下致命的一剑,后果不堪设想。

文帝浓眉冷挑,小心翼翼的将药膏涂抹在楚琰身上。药触及到伤口,蚀骨的疼痛,而楚琰却不吭一声,隐在衣袖下的手紧握成拳,手背上道道青筋凸起,额头更是侵出冷汗。

而背上几道抓痕,尤为突兀。很显然,这是女人留下的痕迹。文帝用指尖触了下泛着血丝的抓痕,浓眉冷蹙。“都什么时候了,还这般胡作非为。”

楚琰沉默,幽深的眸子,无半分波澜。

“真的喜欢上那丫头了?”文帝凤眸冷眯,透着几丝冷意。

楚琰眸色微敛,淡漠开口。“父皇多虑了,沈天瑶之于儿臣,不过是一件光鲜亮丽的衣服,比东宫的其他女子多了副美丽的皮相而已。可再美丽,也只是一件衣服。”

“嗯。”文帝点头,对他的回答十分满意,却并非全然相信。毕竟,楚琰血气方刚,沈天瑶又是那般美好的女子。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啊。

“朕放过了她一次,可并不代表朕不会再动她。想要她活命,琰儿应该清楚要如何做。”文帝淡漠的语调,却暗含着警告。

“孩儿明白。”楚琰面上不动声色,深沉的眸中,却已波涛暗涌。

伤口包扎好后,文帝又关切的嘱咐了几句后,便将话引入了正题。“围场之事让你受苦了,你的孝心朕都看在眼里。虎军的兵符朕是该赏赐给你的,等你生辰的时候,朕会将它作为你的生辰礼。”

“还请父皇收回成命,儿臣承受不起。”楚琰话落,又要起身,却被文帝拦了下来。

文帝一笑,“你是朕的儿子,朕的早晚都是你的,只是,楚琰,你要记住,朕给你才是你的,朕不给,你不可以抢。”

楚琰是何等精明之人,他自然懂得文帝的警告。毕恭毕敬的回了句。“儿臣谨遵父皇教诲。”

“还有楚皓通敌叛国,朕知道你一直在暗中查访匈奴边关布防图的下落,那东西在朕手中。将来,朕同样会交到你手上。”文帝又缓缓道。

楚琰早有几分猜测,倒没有太多震惊,只安静等着他的下文。

“朕不办那畜生是因为时候未到,现在还不是铲除司徒一族的最佳时机。记住,成大事者,便要忍他人所不能忍。”

“是。”楚琰淡漠的回着。

“嗯,快早朝了,你先退下吧。”

“是,儿臣告退。”楚琰躬身而起,缓步退出殿外。

楚琰离开后,一道高大的身影从旁侧屏风后走了出来,竟然是豫南王爷。“皇上。”

“嗯,坐吧。”文帝随意指了一旁的红棕椅。“你也看到了,多少年了,这孩子对朕的态度还是这般不温不火。”

豫南王一笑,“太子殿下是重情之人,他还是为皇上挡下了致命的一剑。”

听闻此话,文帝的脸色又缓和了几分,染了层慈爱的颜色。“此番倒是朕疏忽了,险些将命留在围场。”

豫南王不语,锁眉深思。围场之行,文帝以虎军兵符为诱饵,试探楚琰对他的忠心,亦或说,是一个父亲试探儿子的孝心。他们事先在林中埋伏了一批人,做出行刺的假象,可谁曾想,当日,竟有另外两批人马,是真的想要他的命。

好在,楚琰并未让他失望,在权利与亲情之间,他选择了后者。

“皇上可否想出是何人所为?”

文帝冷哼了声。“此事朕心中有数。其中一批是楚皓的人马,不过是虚张声势,想借此引开楚琰的注意。伦骑射,楚琰略胜一筹,他就开始动这些小心思,登不上大雅之堂。而另一批人……”文帝锐利的眸子一闪而过幽冷的光芒。他没想到,她竟然也想要他的命。

“朕听说楚煜那边也出事了,看来是有人不想让你顺利嫁女了。”

豫南王摇头失笑。“安清王的确是上乘之选,东歌又心系于他,微臣必会极力促成这桩婚事。等他们成亲之后,微臣也有名正言顺的理由助太子殿下一臂之力。”

“嗯。”文帝赞同的点头,复又道:“还是不要做得太过明显,萧家那边,你还是要安抚应承着。”

“微臣明白。”

……

另一处,承乾宫内,宫门紧闭。侍卫严正以待,守在殿门口,任何人不得入内。

正殿内,淑妃与右相萧寕正在殿中议事。

淑妃妆容精致,虽年华已去,却依旧风华绝代,独宠六宫。而此刻,那张绝美瑰丽的容颜,却染满了怒意。

“大哥何时学会自作主张了,弑君之事,为何不与本宫商量!”她声音尖锐,手中握着的白玉瓷杯用力摔在地上,发出清脆的响声。立于殿中的萧寕都不由得打了个哆嗦,心里却道:一日夫妻百日恩,若与你商量,这行动是万万进行不下去的。

他们的人马埋伏在林中,目标不过是楚煜,只要他一死,东歌郡主的额驸人选才会落到萧家人的身上。可萧寕却在行动时临时改变了主意,命人行刺文帝。

“娘娘息怒,微臣也是一时起意。当时林中还有另一匹人马行刺,微臣认为正是我们的机会,若得手最好不过,即便失利,我们也可以推脱的一干二净。”

“所以你就将大批人马调去行刺皇上,让楚煜得以逃出生天?”淑妃绣眉一挑,透出冷寒之色。如今,才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微臣知错,如今,还请娘娘示下。”萧寕躬身俯首,不敢在惹怒她。

淑妃冷笑,事已至此,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她也无力回天。“皇上已打算给鸾音与云剑赐婚,如今只能借由婚事拉拢云家。”

萧寕脸上的笑意有些僵硬,只躬身回了句。“如此甚好。”

“马上就要早朝了,大哥现行离开吧。下次,大哥倘若再自作主张,休怪本宫不客气。”

“微臣不敢。”萧寕躬身退了出去。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