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长安朝云(249)+番外

作者:水合 阅读记录

“我可没有嫌弃你秃头啊!”晁灵云立刻郑重声明,又偏过头仔细端详着他,嘻嘻一笑,“十三郎,你这样真好看,比梳着发髻还好看。”

也不知道为什么,她分外喜欢李怡现在的短发,尤其是他轻轻扫过眉尖的发梢,迎着光的时候总是亮丝丝的,让他沉稳的脸多了几分温柔与灵动。

还有摸起来的时候手感也好好呀,一缕一缕的,又坚韧又丝滑,像捋着骏马的鬃毛。

李怡被她薅得有些不自在,伸手按住她作乱的小手,在她耳边卖乖:“如此好看的郎君在你眼前,你就光是说说吗?”

晁灵云痒得直缩脖子,吃吃笑着,大方地献上双唇。

一时小堂中安静下来,阴雨天气,灯烛未上,小小天地里昏暗潮湿,混着陈木和名香的气味,一切都暧昧得恰到好处。堂中小别胜新婚,堂外满树待谢的红花就成了见证的喜烛,为有情人燃放到最盛,再悄然坠落一地烛泪。

两人以堂屋作帐,躲在背光的暗处,但见衣影合二为一,难舍难分。也不知过了多久,晁灵云才从耳鬓厮磨的温存里挣脱,红着脸道:“我要先去浴室,赶了一天路,就算你不嫌我,我也要嫌弃自己呢。”

李怡两眼发亮地笑着,拉住她的手不放:“一起去。”

晁灵云立刻用另一只手捶了他一记,却到底推不开这无赖,被他拉着往浴室去了。

这处庭院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衣食住用一概不缺,又深藏于寺中不为人知,才会被李怡选为栖身之地。

也不知是李怡交代得事无巨细,还是小沙弥侍奉得无微不至,总之浴室里连热水都是现成的。晁灵云既来之、则安之,干脆闭上眼睛享受,还指挥李怡给自己搓背。

两人泡在雾气腾腾的热水里,晁灵云背朝李怡,仰头枕着他的肩,舒服得嘴里逸出一声声轻哼。

嗯……没想到十三郎还挺会伺候人的,真该早点让他服侍自己。

想当初他们相识的第一个晚上他可没客气,自己嫁给他十年有余,早该享享这份清福的。

晁灵云正晕陶陶地感慨,忽然感觉有点不对,睁眼错愕道:“让你搓背呢,怎么手伸到前面来了?还有,澡巾呢?”

“娘子一身肌肤吹弹可破,也不怕被澡巾搓破了皮?还是让为夫用手代劳吧。”李怡咬着她的耳朵,没半点正经样子。

晁灵云被他摸得心浮气躁,气得转身掐了他几下,却正中李怡下怀,整个人被他紧紧擒在怀里,娇软的身子一挨上他肌肉坚实的身体,立刻软成了一滩春水。

偌大一个浴桶,硬是被这两人闹腾掉了半桶水。

这一日晁灵云就留宿在寺中,与李怡相拥而卧,交颈缠绵。小堂内帘栊半卷,濡沫之声黏腻而细碎,伴着刻板的滴漏声,一直响到后半夜。

庭中雨丝风片,花落无声,一片片殷红的花瓣散落一地,凄清中带着无比的靡艳。

第252章 寂寞王宅几度春

一夜细雨在天明时停歇,柔和的晨光照亮小堂,将同床共枕的两个人镀上了一层金光。

赶路的疲倦加上彻夜纵情,让晁灵云睡得极沉,直到日上三竿才睁开惺忪睡眼,却发现自己浑身的骨头又酸又痛,连起床都艰难。

她索性就赖在床上,捏了一下李怡搂着自己的手臂,慵懒地唤了他一声:“十三郎,你醒了吗?”

抵着她后背的胸膛微微震动,低沉的笑声传入耳朵:“我一直醒着呢。”

“醒了怎么不叫我?这都什么时辰了,又叫旁人看了笑话。”嘴上虽抱怨着,晁灵云却纹丝不动,与李怡一同卧看庭中牡丹,心情就像眼前绿多红少的花树,明艳中又透着一股落花辞树的惆怅。

晁灵云被即将到来的离愁别绪感染,深深叹了一口气:“真舍不得走啊……”

“为何要走?才陪了我一个晚上就想离开,卿卿真是无情。”李怡一手支颐,一手为她理顺长发,语气满是哀怨。

“孩子们还在宅中等我呢,这两年光顾着在外面奔波,不能陪伴他们,我这当娘的已经很愧疚了,如今人到长安还不回家,我这心里可过不去。”

她这么一说,李怡自然不再挽留,怅然道:“我也很想孩子们。”

“你也该回去看看了,躲在这里终非长久之计,难道李瀍在位一天,你就一天不出寺吗?”晁灵云蹙着眉头,叹气,“到底何时他才能放下成见,别再为难我们呢?”

“他对我可不是成见,”李怡苦笑,“你别忘了,当年我损失了一船兵器,就是拜他所赐。之后几年我都不敢妄动,就怕被他抓住罪证,满盘皆输。”

“他的确是个厉害人物,尤其是登基以后,虽然心狠手辣、刚愎自用,成绩却也斐然可观,胜过先帝。”晁灵云感叹着,忽然心念一转,又道,“好在他还有一根软肋,也许可以成为我们的转机。”

“你是说你那个香火兄弟,王才人?”

晁灵云点点头:“等回去以后,我要尽快和她见上一面,想出帮你脱困的办法。”

她生性乐观,心里一旦有了主意,整个人就踌躇满志。李怡看着她神采飞扬的脸,即使不抱希望,也不忍心泼她冷水,何况看着她尽心尽力为自己打算,心里更是有股道不尽的开心与满足。

于是他什么也没说,只着意与晁灵云温存了一番,才依依不舍地放她离开慈恩寺。

在回光王宅之前,晁灵云先去了一趟李宰相宅。她按照赵缜的交代,将刘从谏已死,刘稹秘不发丧的消息告知李德裕。因为在宰相宅耗费了一些时间,当她骑着驴子抵达光王宅时,已是这日的午后。

王宗实见了她,激动得眼泛泪花,欢天喜地:“我成日里盼星星、盼月亮,可算把娘子你给盼回来了!你可知这些天我茶饭不思,夜不能寐,连阳寿都不知折了几年!我成天提心吊胆,就怕光王回来发现娘子失踪,没法和他交代。万幸娘子吉人天相,总算是平安回来了。”说着他又压低了嗓子,庆幸道,“光王还没回长安呢,我这脑袋啊,可算是保住了。”

晁灵云心里默默回了一句,其实光王已经回来了。不过为了保住王宗实所剩不多的阳寿,她决定什么都不说。

“孩子们都好吧?”

“好着呢!娘子先去安正院歇着吧,一会儿我差人把孩子们都送过去,让娘子好好看看。”王宗实兴致勃勃地筹划着,“对了,还得备上一桌好菜,今晚为娘子接风洗尘!”

“吃什么倒不打紧,我这里有件重要的事,还得劳烦你去办。”晁灵云插口打断他,“你可有办法往宫里捎个信,告诉王才人我回来了?”

“娘子想见王才人?”王宗实一口答应,“我这就差人去送信。正好这阵子才人都没过来,孩子们也很想她呢。”

这几年宝珞庇护着光王宅,为保万无一失,早与王宗实打通了传递消息的渠道,连御贡的瓜果都能送出来给孩子们尝鲜,为晁灵云捎个口信这点小事,自然是易如反掌。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