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主角被夺走气运之后[重生](379)

作者:终欢 阅读记录

他特别地点了自己的夫人,“还有你,你要敢偷摸给他送一口吃的,我就休了你。”

堂婶林茵然一听这话,原本还心存侥幸,想着晚点给墨璋送去吃的,她与墨昶相伴二十载,在墨昶还只是个穷酸书生时就嫁给了他,陪他赶考照顾老人,风雨相伴,从老家背井离乡来到千里之外的居安城,在此处人生不熟,从前再难墨昶都不会说出休妻二字,如今却用这两个字来威胁她不准给儿子送吃的,也让林茵然感到心寒。

再看向墨寻,他长了一副人畜无害的样貌,却让他们家不到一炷香的时间就鸡犬不宁。

她便越发想杀了墨寻,若无墨寻,他们一家必然和睦。

墨寻此时一副惊恐的表情,又做起和事佬,“堂叔这说的哪里话,为父为母爱子女,婶婶心疼璋弟是作为母亲对孩子的爱护,不似我父母早亡,若非父母早亡此时我也应当备受宠爱。堂叔莫要说气话,你与婶婶恩爱数十载,怎可将休妻的话挂于嘴边,伤了情分也伤了婶婶的心。”

看似是在替墨璋和堂婶说好话,其实是在说自己可怜,没有父母疼爱,又卖了一波惨。

这下墨昶更是心疼墨寻,“过往是堂叔对你照顾不周,以后我与你堂婶定会再细心一些。”

墨寻笑了一下,“多谢堂叔。”

墨璋说不上来哪里奇怪,但他就是觉得很不舒服,像是吃了一只苍蝇一样难受。

墨昶瞪眼:“你还不去祠堂跪着等我亲自抬你过去吗?”

林茵然赶忙拉着墨璋离开。

墨寻赶忙小声吩咐杏儿,看似小声,实则有刻意控制音量,能刚好让两步外的墨昶听见。

“你去准备厚些的衣服和蒲团,免得璋弟膝盖疼。”

墨昶:“不准去,就让他给我跪地上,让他也吃点苦头,知道自己以后应该怎么说话。不疼不长记性。”

墨璋走出几步,听见他爹这话,气得肺管子都要炸了。

三言两语又把他的蒲团给弄没了,这怕不是专门克他的吧。

但他已经不敢再说话了,生怕一会又加重惩罚,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看他母子二人今日吃了个哑巴亏,墨寻心中别提多畅快。

墨璋这种从小富养在家里也没吃什么苦,在外有居安城墨家的名号照着,向来顺风顺水,觉得所有人都应该让着他,没经历过勾心斗角,又怎知人心险恶,脑子发育不全,情商也不够。

对付这种小虾米,墨寻都不用使全力,就让他招架不住。

来到后花园的回廊上,墨璋挣开林茵然的手,一屁股坐在回廊的栏台上,顺手扯了一朵还没开的牡丹花苞,揉了个粉碎。

“气死我了,墨寻他是成心跟我过不去吧!”

林茵然也是这么认为的,从前厅到后花园这段路程,她就一直在想今日墨寻的表现,好似处处针对着他们母子。

加上今日墨寻可以提起,是一个穿白衣服的人把他推入水中,还要她调查这个人的身份。

种种迹象表明,杏儿应该是把话都告诉他了。

“璋儿,他可能知道了。”

墨璋没反应过来,“知道什么了?”

随即看他娘一脸担忧,猛地惊醒,“你是说他知道是我把他……”

话未说完,便被林茵然制止,“小心隔墙有耳。”

墨璋赶忙捂住自己的嘴,环顾四周没有发现有不该出现的人,这才放下。

今日墨寻如此针对他,他笃定地说:“娘,他必然是知道了。”

“他会不会去报官。”

林茵然认真思考了一会儿,摇头:“不会,他没有证据,没抓到现行,他也没看见就是你,仅凭杏儿的话,不足以说明是你做的。”

墨璋这才放心了一些,转而他又开始担心,“那他日后岂不是要经常针对我。”

林茵然:“日后你见了他,恭敬些,忍一时,快活一世。”

不用明说,墨璋也知道他娘的意思,嘿嘿一笑。

就连跪祠堂,也觉得没什么了。

反正墨寻活不长久,等他死了,一切都是自己的,就让他再威风一段时间。

首战告捷,平日里觉得难以下咽的饭菜,今日都觉得有滋有味,硬是比平常多吃了一碗饭。

饭后墨昶还有事情要处理,墨寻和杏儿一同回了自己的院子。

关上院门,杏儿终于可以放心地笑出声了,按照昨夜学会的赞美方式竖起两根大拇指,“公子,你今日真厉害。”

墨寻轻笑,“想要惩治一个人,不一定要打打杀杀。”

他敲了敲脑袋,“用这里,也可以。”

杏儿点头,“那我们接下来要怎么做?”

把墨璋送进祠堂,事情不会就这么结束,杏儿相信墨寻还有其他的手段。

这确实只是个开胃菜。

墨昶会把墨璋送进祠堂是墨寻没想到的,于是他顺着墨昶的想法,巧妙地收拾了墨璋一番。

就在刚才吃饭的时候,墨寻又有了一些新的想法。

他和杏儿说:“接下来,我有重要的事情要教给你做。”

杏儿摩拳擦掌,眼里难掩兴奋:“公子你说。”

墨寻道:“你这样……”

墨寻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杏儿,听得杏儿连连惊讶。

墨寻说完后,她眨着大眼睛,半天都没回过神。

回神后,直接对墨寻佩服得五体投地。

孙子有曰:上伐谋,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可见谋略是最为重要的。

三十六计攻心为上,墨寻亦是以攻心为主。

杏儿:“公子,你这脑袋是什么做的,怎么如此聪明。”

墨寻笑着说:“多读书,多学习。”

杏儿叹了口气,她一个女子,哪有什么读书机会。

听说在开国时,第一位国君便是女子,极为聪慧,严苛制定律法,女子可入朝为官,亦能展现自己的才能,还建立了娘子军,在关外奋勇杀敌,那时的女子地位与男子无异,无论男女,只能有一位伴侣,除非亡故,通奸者无论男女五马分尸。

女君在位期间,出过两任女宰相,七位女将军。

在女君的带领下,四处征战,统一周边小国,开疆扩土。

在位四十年,胜国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女君一生未嫁,临终前留下遗言,王位能者居之,传位给自己一手培养的顾帝。

顾帝刚上位那些年,一直按照女君的遗言,励精图治,到了晚年受奸人挑拨,开始推翻女君制定的制度,不许女子入学堂学习知识,解散娘子军,女子禁止入朝为官,不许女子做生意,没有继承财物的权利,且没有资格和丈夫和离,男子可以一妻多妾,女子亦不可休夫。

百年前女子也曾短暂地辉煌过,只可惜自己没能赶上那个好时代。

现在虽然废除了女子不可以入学堂的律法,仍是很少一部分达官贵人豪商巨贾家的女子才能识字读书,更多的女子依旧没有接受教育的机会。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