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贵极人臣(329)

作者:姽婳娘 阅读记录

庆阳伯到底好修养,他道:“谁说我没有人证,诬告之人所说时辰,方氏正在家中,侍婢、门房皆可作证。”

西宁侯宋恺在一旁冷笑道:“侍婢、门房是您府中的下人,自然都是向着您。”

庆阳伯嗤笑一声:“侯爷此言真是让人心惊。诸位问我拿人证物证,我言说有。可诸位听说之后,连人都不愿见,就一口咬死人证不可信。诸位难不成是有诸葛武侯的神机妙算之能,未见其人,便知实情?还是说,只是想找个由头害人而已,所以不论我等如何辩驳,都能颠倒黑白!”

西宁侯的面色青一阵,白一阵:“伯爷何必胡乱攀咬,又不是我去搜查您家。我只是说句公道话罢了。”

庆阳伯真真都要反胃了:“公道话?侯爷既没有参加三法司会审,又没有亲眼目睹两人私会,更没有审问我家中的下人,就敢阴阳怪气,污蔑一位诰命夫人的清白!您这也敢叫公道吗?”

西宁侯被堵得一窒,他辩驳道:“本侯只是言说一种可能,下人都是家生子,自然唯上是从……”

庆阳伯毫不客气地打断他:“那您可就说错了,我不同于您家,世代传承,门下有数不尽的人才,召之即来,挥之即去。我的爵位出自万岁的恩典,府中一应奴仆都是万岁所赐,他们自然是唯皇命是从,如何会听我之言颠倒黑白,在这里胡乱攀咬。”

这摆明是指桑骂槐,在场的世袭将官都是面有不虞之色。这下,一群人又开始群起炮轰庆阳伯。“方氏待字闺中时,就不甚安分,常有男装出游之事,这在江南一带都是有真凭实据在。”

“她要是真品行端正,如何会被自己的亲生父亲重罚?又如何会与李越私定终身?明明就是不安于室。”

“还有人亲眼见过,谢丕在五月初一辰时受人延请,亲自登你家的门去。你怎么说?”

“孙磐家境平平,如何能在这个时节拿出一篓梨和美玉来,定是有人嫁祸!”

庆阳伯被这阵仗惊得满头大汗,他开始一一辩驳:“男装出游纯属无稽之谈。我那妹夫重罚外甥女,是因奸人进谗,此事早已水落石出,否则先帝又怎会召李越为万岁伴读。你们难道是在质疑先帝之断?谢丕上门确有其事,但那是小儿请他来,难道你们家来的客人,都有同女眷私会的嫌疑吗!”

第221章 也须从此断知闻

它只会一遍一遍地找,永远也学不乖。

庆阳伯说得口干舌燥, 武定侯郭聪和保国公朱晖也听得头晕目眩。他们俩都是被李越真夺了财产的人,如今正是心如刀割的时候,他们觉得这些人被庆阳伯一激, 完全把路子走偏了。

他们勋贵团伙最开始的目的, 根本就不是借谢丕案坐实,再拖谢迁下水, 那好歹是一个内阁次辅,三朝元老,门生故吏不知有多少,怎么可能是这么轻易就能搬倒的。他们只是想绊住内阁的手脚,关键还是要将李越弄回京城, 取他的狗命。

可如今,这群人居然陷在谢丕一事绕不出去, 还同庆阳伯斗得同乌眼鸡似得,这不是本末倒置吗?而且,这群几世祖,连书都没读过几本,只是被他们找人教了一阵,所以只会翻来覆去地说车轱辘话、胡搅蛮缠,这种人怎么可能和文臣去耍嘴皮子。

郭聪和朱晖对视了一眼, 朱晖开始扮理中客:“依我的浅见,还是将李御史召回京都为佳。此事也少不得由他来处置。”

工部右侍郎张遇即刻打蛇棍上:“是极, 是极,更何况三关镇御史和大同御史都上本弹劾,也该将他带回京都查问清楚, 如是清白的, 自然能还他清白, 如真有……也能还边塞百姓一个安宁呀。”

不过,这几个人的声音在这种极度混乱的环境下,根本掰不回局面。现场已经闹得如菜市场一般了。朱厚照高居宝座之上,眼瞅着李东阳气沉丹田,即将开口,他眉心一动,偏过头去,只是一个眼色,掌仪太监就能会意,众人齐齐唱道:“肃静!”

争吵声戛然而止,众人在惊惶中回到自己应立的位置,垂头不语。李东阳一声大呼卡在喉头,愣了片刻。

唐胄却逮住了时机,他出列跪奏道:“启禀万岁,庆阳伯所言有理有据,既有人证物证,且以全家性命担保。此证不可谓不重。圣人有言: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水土既相同,岂会有两样人。臣以为,三法司所判无误,恭人的品行确无错漏,应是有心之人为构陷谢主事、李御史,不折手段,行此龌龊之举。”

此话一出,有脑子的人都在想如何反驳,没脑子的人张口就来:“启禀皇上,唐主事端得此话无理,俗话说,好竹亦出歹笋,况且即便面上瞧着甚好,里头也有可能被虫蛀不是……”

一语未尽,一众人都大喝道:“大胆!”

唐胄语中,“水土相同,岂会有两样人”暗指的是夏皇后和贞筠,毕竟前头,庆阳伯自己也说:“皇后和外甥女一道长大。”夏皇后既然贤良,和她一起长大的表妹,又岂会是无耻之人。大家都坚信人以类聚,物以群分,质疑一旦落实,坏得不仅是皇后,还有整个后族的名声。

而这一将官随口之言,则把直接把夏皇后都骂了进去,奉天殿上讽刺皇后,这真的是老寿星上吊,准备找死了。

那将官一脸茫然,众人还要斥责他,礼部司务孙聪却看不下去了,他是刘瑾的妹夫,有道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他跟着刘瑾这么些年,虽没有学到他十分的功力,但有个一两分也足够他在此刻力挽狂澜了。他立马出列,直接面劾道:“启禀万岁,此人于大殿之上谈吐粗鄙,出言无状,理应严惩!”

礼部左侍郎王华即刻回过神来,他立刻跟上,请求严惩此人。众勋贵无一人敢面驳,因为朱厚照的面色也不好看。公侯们深觉此人是不是脑子有病,骂皇后是虫蛀了的笋,那不就是暗指皇帝戴了绿帽子,说出这种话,神仙也难救,只可惜这大好局势,又被文臣扳回一城。

朱厚照沉声道:“锦衣卫拿了。”

这人还没来得及叫几声冤,就被生生拖下了下去,至此,是直接免官去职,还要受杖刑。东官厅的世袭将官们一时目瞪口呆,他们因王守仁的管束和不允旁支袭职的新政,心生不满,所以和勋贵们站在同一阵线,本以为这么超一品大员要收拾几个小文官是绰绰有余,谁知今儿反倒损了自家人,而且这个侯爷伯爷们连屁都不敢放一个。

世袭将官的气焰为之一消,个个垂首敛眉,再没有刚刚嚣张的气焰。三法司中,闵珪适时请旨,问谢丕一案当如何处置。朱厚照只说了八个字:“尔等秉公办理就是。”

有了这八个字,这案才能了结。三法司在取得庆阳伯家的仆妇和周围人员的供词后,将谢丕无罪释放。谢丕虽然脱了罪,可他在狱中吃不饱,穿不暖,纵有父亲的看顾,可到底还是受了些拷打,出来时已然是形销骨立。

上一篇: 主角被夺走气运之后[重生] 下一篇: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