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八零只想发癫(91)
就像叶芮这种。
无非就是买些炉子木桶,再弄些饭菜。
谁家的人不会做菜做饭?都会想着,叶芮能做他们为什么不能做?
所以就想着去试一试。
结果一试,就发现生意不是那么好做的。
尤其是在工地那块。
因为有叶芮在,伙食的价钱已经订死了,其他家觉得放那么多价贵的食材,再定这么一个价钱,利润真的少之又少。
可要是想办法减少成本,那客人不乐意啊。
都是一样的价钱,在叶芮那里能买到食材好味道好的伙食,那干嘛要去选择不如她的一家?
宁愿不吃,也不愿意吃这个亏。
所以工地附近,除了叶芮之外时不时都会冒出一两家新的餐食摊子,但没两天就做不下去走人,跟着又来新人、跟着又走人……
反反复复,最后一直留下来的除了叶芮没有别人。
穆大婶真的是百事通。
掰着手指头数了几家,说着说着,硬是打消了不少人心里的念头。
去做生意,谁都是奔着挣钱去的。
可要是又折腾又亏钱,那就没这个心思了。
陈婆子叹气,“也是,要是生意那么好做,都辞职去做生意了,说来说去还是在厂子里上班稳当,不用风吹日晒也不用担心会不会亏钱,月月都能拿到工资。”
可不是么。
要不又怎么会被称之为铁饭碗?
听着穆大婶这么一说,其他人心里还真歇了心思,心里想着还是再缓缓吧,那刘翠翠不是打算先做么?倒不如看她能不能做得起来。
想着想着也就没了继续唠嗑的心思。
纷纷起身道:“要弄晚饭了,就不跟你们闲聊了。”
“我也得回屋,昨天晒着的白菜还没收呢……”
一个个起身离开,穆大婶也跟着回屋,她和孙婆子正好顺路,落了别人两三米,她才小声道:“孙婶子啊,以前可不见你和叶芮关系那么好,还站出来替她说话。”
先前那么一怼,倒是让叶芮省了不少麻烦。
不过以她来看,那几个人还真不是叶芮的对手,疯也有疯的好处,最少不会轻轻松松被人拿捏了。
孙婆子抬了抬眼眸,“你不一样?刚才那些话,吓唬人的成分更多吧?”
说什么这个亏本那个白折腾。
吓唬的那些人都不敢乱来了。
穆大婶没否认,乐呵着:“哎哟,我这不是想攀高枝吗?自然得帮着说说好话,要是叶芮跟你闲聊时,婶子可得帮我美言几句。”
她关系多,知道的小道消息也多。
虽然不清楚叶芮到底挣了多少钱,但她觉得这丫头真不是以前的软包子,以后指不准能干的更好。
说不上哪天就得请她帮帮忙,那平日里自然得帮着说些好话。
她可不比叶大漠那两夫妻,一个大靠山就这么白白没了。
真是蠢得没话说。
第51章
其实穆大婶心里和其他人一样的打算。
她也是有另寻出路的意思。
他们家人口不少, 靠的就是男人和儿子的工资为生,早几年儿子高中毕业她就把工作让了出去,便一直待在家里照顾里里外外, 有空闲的时候就去街道处接些闲活做做。
但近几个月闲活接不到, 油厂的效益也越来越不好。
她儿子接了工作后,因为人活络又会来事,被销售主任瞧上, 从车间小工转职为销售员,这几年一直在外跑业务。
一开始的效益是挺好的, 随着时间慢慢过去从一个月能开几大单, 到现在半个月都不一定能开一单。
说是现在交通发达了, 从山东那边引进一批玉米油,味道比豆油来得好价钱也不高,厂子里的存货也越来越多根本卖不掉。
前些日子儿子还在发愁,说是再这么下去,工厂里怕是会让一批人员停职, 销售部跑销售的恨不得多来些人在外面跑跑,对他倒是没什么影响。
但是她男人是车间制油的班长,存货要是越来越多, 最有可能停职的就是车间的工人。
她男人要是停职了, 一家老小就只能靠儿子一个人的工资,一个月四五十块钱哪里够?
所以呀, 不单单是别人有做生意的心思, 穆大婶也有。
只不过她没有刘翠翠那么黑心, 恨不得让叶芮手把手教, 还想着踩她上位直接顶替。
只是想着事事卖个好,要真遇到个什么事也能上门请教请教。
不过说起来, 她男人要是停职了,叶大漠怕也是同一批。
到时候只靠周湛芳一个人的工资顶着,他们的日子怕是更不好过,到时候可有的后悔自己没好好对叶芮这个女儿。
周湛芳都不知道这件事。
也根本没察觉过,这会兜里带着钱正朝着朝阳街去,一路走走停停逛了不少摊子,可从巷头走到巷尾多次问价就是没买一样东西。
倒不是没遇到钟意的。
而是舍不得。
最后咬咬牙,花了五毛钱买了双鞋垫子,就拿着去了另外一个地方。
那是文静的婆家。
走去的路上,脑子里总会回忆起当年的一些事。
对于第一个女儿,周湛芳怎么可能不期待?只不过那个时候,不管是她还是老叶,都希望是一个儿子。
她和老叶结婚的早,大哥那个时候都还没结婚。
要是他们先生了一个儿子,那就是叶家的长孙,公婆肯定会偏向他们这边,多给他们一些家底。
结果盼来了一个姑娘。
当时别提多失望,再加上文静小时候可不文静,肚子饿了就嚷嚷、拉了尿了也嚷嚷,她月子里别提有多遭罪。
偏偏是个丫头,公婆也不在意,根本不愿意帮着照顾,老叶一个大男人嫌弃味道重,连屋子都不乐意进。
还得她一个人带着。
仅仅四五天的功夫,就把她折腾的快要崩溃了。
后来有一天,老叶突然进了门,先是抱了抱孩子跟着和她说起了送养的事。
说是那家条件好,没儿没女就想着领养一个孩子。
还说那两口子人好心善,一定会好好对待领养的孩子,还说要是她以后聪明,还会送着去读书。
当然了……
最重要的是,人家还承诺,只要他们愿意把孩子送过去,就给五十块钱和五十斤粮食……
周湛芳还真不记得当时自己有没有不舍。
只知道坐月子的短短几天,自己是真被折腾的不行,再让她听到孩子的哭啼声,怕是早晚会被折磨死。
所以那个时候听着老叶的话,她几乎没多久就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