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医汉(13)+番外

作者:春溪笛晓 阅读记录

要是七老八十给人当爷爷,那肯定是一点都不稀罕;可要是三十多岁就升辈了,那绝对是挺让人高兴的一件事。

尤其是刘彻自己生孩子也不算早,太子刘据现在才刚满十岁,那对刘彻来说碰上这么个孙子辈的娃儿就很有意思了。

更有意思的是这孩子还是他发现的,连这孩子的亲爹都不知晓有这么个儿子存在。

这就很值得让刘彻在新丰宫这边多盘桓几天了。

第一锅的馄饨很快煮好了。

每个人面前都被易知送上一碗热气腾腾的肉馄饨。

李长生手头的香料齐全,又略懂些医理,汤底是依着时节调配出来的,闻着便叫人食指大动,感觉这么一碗馄饨正是自己目前最想吃的东西。

虽然每个人对吃食都各有偏爱,但人的口味其实也会因时而变,很多时候身体自己会挑选最适合自己吃的食物,比如夏天喝上一碗冰镇绿豆汤就会浑身舒坦,而冬日喝上一碗羊肉汤则整个人都暖洋洋的。

都是因为满足了身体当季的需求罢了。

刘彻在宫中的御膳也算是做到了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偏偏他竟真没吃过眼前这种面食。他朝霍善夸道:“你没有说谎,这真的是我从前没尝过的新鲜吃食。”

霍善立刻挺直小背脊:“我从来不说谎!”

其实比起后世的白面,他们自己加工出来的面粉还是有点粗糙,颜色也没那么白,不过胜在李长生他们尝试得很用心,所以包出来的小馄饨瞧着有模有样。

霍善热情地招呼刘彻两人不要客气多吃点,自己也送了个热腾腾的馄饨到嘴里。他人小,嘴巴也还小,哪怕馄饨不大他也没法一口吃光光,所以他一口下去只吃完半个小馄饨。

鲜美的肉汁伴着汤汁瞬间在嘴里泛开。

好吃!

霍善马上把剩下半个馄饨也塞进嘴巴里,迫不及待地吃起了下一个,仿佛怕有人跟他抢似的。

瞧他吃得这么香,其他人也都被勾起了馋虫,纷纷对自己面前的馄饨下手了。

太阳渐渐西移,带走了白天的燥热,送来了几分清凉。这时候来一碗鲜美可口的小馄饨,只觉夜里睡觉能做一晚上的美梦!

刘彻也吃得挺满足,还对李长生起了惜才之心,询问李长生怎地不去长安城谋个出身。

他暗示李长生说自己可以帮忙举荐。

李长生道:“某志不在此。”他娓娓说出自己的情况,“某自幼愚笨,学什么都比人慢,所以做事得比旁人更专注才行。若是去了长安城里谋功名利禄,我便没法静下心来修行了。”

李长生越是这么说,刘彻越觉得他颇有高人风范。

作为一个资深求仙问道爱好者,刘彻从登基后就一次次上当受骗,比如他曾经对一个自称长生不老的方士深信不疑,斥重金投资对方的丹砂变黄金项目。

同时还将秦始皇曾栽过跟头的出海寻仙项目也提上日程。

有秦始皇这个前车之鉴在,出海寻仙可信度有多低自不必说,光是那丹砂变黄金也没靠谱到哪里去啊!

这谁能信?

刘彻能信。

即使后来这位方士嗝屁了,刘彻依然坚信他是羽化登仙,而不是自己被骗了!

对此,刘彻始终坚定不移地认为“朕必不可能看错人”!

现在刘彻越看李长生越顺眼。

李长生帮忙养了霍善这孩子那么久,理当给点奖赏才是。

刘彻开始询问李长生都搞那方向的研究,并表示有需要的话自己可以投资。

倘若他对面坐着的不是一个方士,而是后世那些为项目经费愁到头秃的科研狗,肯定会感动于碰上这么个出手大方的金主爸爸。

可惜刘彻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大抵是《浅谈海外寻仙的五大前提条件》《服丹药求长生的可行性研究》《点石成金技术若干问题的分析与解决》。

当皇帝这么爽,谁会不想一直当皇帝!

对于刘彻这种求才若渴(特指方士)的态度,李长生依然表示自己只是个十分普通的方士,做着十分普通的修行,没有什么值得刘彻注资的研究项目。

刘彻虽有些失望,却还是以城门已关为由提出要借宿。

李长生心知刘彻他们是冲着霍善来的,亲自替他们收拾出两间客房。

霍善察觉不了大人们复杂的想法,晚上依然没心没肺地睡得四仰八叉。

倒是几个小老头儿趁着他熟睡在开秘密会议,并且得出十分一致的结论——

【此事必不简单!】

卫青:我们来讨点水喝

霍小善:递上一瓢水.jpg

咱小小霍就是实在!

*

更新啦!今天出门大半天!还努力地写完了更新!

摆个碗求点营养液!

*

注:

①刘彻的上当受骗日常:参考《史记·孝武本纪》

方士李少君提出丹砂变黄金项目:【“祠灶则致物,致物而丹沙可化为黄金,黄金成以为饮食器则益寿,益寿而海中蓬莱仙者可见,见之以封禅则不死,黄帝是也。臣尝游海上,见安期生,食臣枣,大如瓜。安期生仙者,通蓬莱中,合则见人,不合则隐。”於是天子始亲祠灶,而遣方士入海求蓬莱安期生之属,而事化丹沙诸药齐为黄金矣。 】

年初看到这段的时候觉得方士的说话艺术真牛逼,设置了一二三四个前提条件,最后来一句“合则见人,不合则隐”,意思是就算你做到了前面那几点,仙人觉得你不合眼缘也没用!

刘彻:这个项目,朕投了!

第9章

翌日霍善一大早醒来,就从华佗他们那儿得知了昨晚的研讨结果,综合刘彻给送的玉佩、刘彻对卫青的称呼,他们认为这两个人不是旁人,正是当今皇帝刘彻和大司马卫青!

霍善很有礼貌地“哦”了一声,没觉得这件事有什么大不了。

刘彻是皇帝,卫青是大司马,和他们是别的达官贵人有什么不同?跟他有什么关系?他们只是客人而已,客人待上一两天就会走的,不影响他继续到处撒欢。

华佗痛心疾首:【你就没想过他们为什么特意来找你家吗?】

霍善边刷自己的小白牙边摇头,没想过,根本没想过。他们说自己是来讨水喝的,那他们就是来讨水喝的,为什么要想那么多?

李时珍道:【他们可能知道你亲生父亲是谁。】

事实上他们也讨论得差不多了,霍善姓霍,刘彻和卫青又特别关注他,那就很容易猜出霍善的亲生父亲是谁了——一准是那赫赫有名的冠军侯!

霍善拿着柳条刷子的手顿住了,眨巴一下眼睛,思索着李时珍的话。

师父早就告诉过他,他也有爹和娘,但是他阿娘生下他以后就去世了,“善”是他阿娘给他起的名字,师父说“善,吉也”,有许多很好很好的意思,这是他阿娘对他的期许。至于霍这个姓氏,意思就比较普通了,只是表示他有个姓霍的父亲,不代表什么特殊含义。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