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汉(175)+番外
二柱奶奶看了眼霍善身后跟着的金日磾等人,不由打了个寒颤。
霍善在福寿里一向不摆什么架子, 与各家小孩还是一样要好,所以大伙除了一开始有点不知该怎么对待他以外,后面还真没再当他是个了不得的大人物。
现在想来,她们面对县里下来宣讲的小吏尚且要赔着笑脸,霍善一个有侯爵在身的人又岂是她们可以不敬的?
二柱奶奶不敢再说什么,只能搀扶起自己最疼爱的儿子回了家。
二柱爹把霍善请进屋,对霍善说道:“叔没用,只能借你的名头吓唬他们,你要是在意的话叔下次就不这么干了。”
霍善道:“不在意!”他早就对隔壁那母子俩很不满了,只是他们没撞上来他也不好带人去找他们麻烦而已。
二柱爹能震慑住他们自然再好不过。
想到二柱他们从前受的那些委屈,霍善提议道:“要不你们搬到庄子上去住好了,庄子离你们家的地也不远,这处宅子换给我让患者家属或者客人带来的仆从借住。”
金日磾知道霍善重视这家人,也在旁边帮腔,说现在庄子上事情太多了,李长生一个人管着太累,他们夫妻俩搬过去也能帮把手。
本来二柱娘是想拒绝的,听到金日磾的话后又犹豫了,要是他们真能帮上忙的话,他们当然是愿意的。
霍善见她有些意动,马上对二柱他们说道:“走走走,收拾东西搬家去!”
二柱听后也很高兴,欢呼一声拉着霍善研究他们应该先搬什么宝贝。
他的许多玩具都是霍善分享给他的,他全都好好地收着,这个是必须要搬的。
正好霍善的义诊也算告一段落了,便和二柱兴致勃勃地研究起他们小时候一起玩过的那些玩具来。
真稀奇,明明只是前两年玩的,现在拿出来一看,感觉又新鲜极了。
两小孩哪里是在收拾,分明是玩得不亦乐乎。
见他们这般要好,二柱爹和二柱娘心里最后一丝犹豫也没了,哪怕李长生用不上他们,霍善以后也是用得上大柱和二柱的,让他们现在就多陪着霍善玩,以后说不准能成为霍善可靠的左膀右臂。
大人们开始打包东西。
有金日磾他们帮忙,日头都还没西移呢,屋里屋外的东西就全收拾好了。他们因为分家时没分到什么东西,所以就算把东西全搬走也走不了几趟。
大柱牵着已经长大了不少的御赐小牛,让霍善骑着牛背在前面领路。
霍善很是享受骑牛机会,见着谁都要和人家打招呼。
众人见这么多人搬着东西跟在后头,颇觉惊奇地问:“这是谁搬家呢?”
霍善替二柱他们回答:“二柱搬家!”
众人一听,都懂了。听说早前二柱他叔到霍善面前说了些不好听的话,被二柱爹给打了一顿。
现在应该是霍善直接让二柱一家搬到庄子上去了。
霍善一直是个念旧的,要不然早就长住长安去了,哪里还会回福寿里这边来?
想到二柱奶奶平时那副德性,众人都赞同地说道:“搬得好!”
搬得远远地,就不用迫于孝道整天受那对母子的气了。
霍善乐滋滋地带着小伙伴回到庄子,跑去和李长生说起这事儿。
李长生早就得了消息,已经让人把屋舍给二柱一家腾出来了。
二柱爹准备往家里装几个蜂箱,他已经在山里引了好几箱蜜蜂,既然家里那边暂时不住人了,索性拿来养蜂好了。
这样也能让他弟弟不敢去占他家宅子。
怎么说都是他爹生前分给他的,他宁愿空着也不打算便宜了欺辱他妻儿的弟弟。
李长生对二柱爹这个想法自然没意见,笑着说道:“你们且安心住下就好,二柱兄弟俩来了也能让阿善多两个伴。”
二柱一家就这么在庄子上住下了。
傍晚霍善收到了阿印那边发来的晚餐,他们可以在交流群里分享一些自己所见所闻的事物,比如这会儿霍善就瞧见阿印他舅舅袁枚为庆祝她能说话命人做的一桌子菜。
虽然他们家还在孝期,不能沾荤腥之物,但素菜也可以做得很丰盛。
霍善看得很馋,一个劲追问自己没见过的那些菜是什么、《随园食单》里有没有写具体做法。
正在医馆养臀的苏轼看到交流群里的聊天内容,忍不住插话:【《随园食单》是什么?让我看看!】
这种医馆已经获取的书倒是可以把系统的备份共享到群里,只是他们只能自己看,没办法像霍善那样掏出本实体书而已。
霍善把《随园食单》分享到了交流群里。
【苏轼领取了群主发送的《随园食单》。】
【嬴政领取了群主发送的《随园食单》。】
霍善:?
有的人看似忙于国事,实际上竟偷偷窥屏!
说的就是你,嬴政!
苏轼现在知道他们这些医馆的坐诊医家和特别患者都是有保护机制的,就算是秦始皇当面过来了也打不着他,所以他现在胆儿也肥了,见嬴政悄悄领书,麻溜地开始发言:【@嬴政,在吗?在做啥?】
【嬴政:……】
【嬴政:在路上。】
从山东沿海地区回咸阳的路真没那么好走,才这么几天根本走不回去。
嬴政给霍善分享了一张黄河边上的风景图,霍善喜欢的大船赫然入镜。
秦汉时期的黄河还不叫黄河,而是单独称为“河”,只不过甭管它叫什么,河水都同样汹涌。
霍善巴巴地看着大船好一会,恨不得马上过去坐一坐。
苏轼却说这船没什么稀奇的,霍善不如跟他回去,当天就可以直接坐海船渡海去。
嬴政:“……”
霍善听后马上被苏轼的话吸引了,问苏轼是不是真的可以带他去渡海。
苏轼认为完全没问题,还可以带他去海边赶海去。
到了一个新地方,那必须得去找找有什么好吃的!
霍善积极表示自己等苏轼回去当天马上跟过去上门复诊。
嬴政:“……”
迟早找机会砍了这个苏东坡。
第105章
一天不作死就浑身不舒坦的苏轼成功撩起嬴政的杀意, 心满意足地关掉交流群研读《随园食单》去。
这一研读之下,苏轼夜里就有些睡不着了,脑海里想的全是粉蒸肉、芙蓉肉、白浪肉以及猪蹄膀的四种做法。
苏轼原以为自己算是猪肉为数不多的知己,没想到到了袁枚那会儿, 猪肉竟能做出这么多花样!
袁枚还将猪肉称为“广大教主”, 认为上至供奉祖宗下至百姓日常三餐都少不了它,算是人们最常食用的肉类。真想去这随园作客啊!
事实上如果苏轼去随园做客, 肯定能听到很多人对他们这些唐宋文人的指指点点。
要知道明清读书人写诗不行, 但是最爱写诗话, 袁枚就曾写了本《随园诗话》对古今诗坛指点江山。
袁枚认为苏轼和李白这两家伙写诗全靠天赋莽,技巧那是一点都没有的, 大家学写诗可千万别学他俩, 否则很容易画虎不成反类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