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汉(248)+番外
夙小星小时候也是喝过牛羊奶的, 但是自从她能说话以后就坚决不喝了, 因为这玩意实在腥臊得很, 难以下咽,而且喝多了还会闹肚子。
可见霍善喝得一脸满足, 夙小星又不好意思拒绝, 只能试探着喝了一口。
这一喝, 夙小星眼睛就睁圆了, 只觉自己以前喝的牛乳全是假奶。
怎么会这么好喝!
霍善说道:“刚才我都讲了煮法,你回去后让你师父给你煮就好。不过我手上的糖也没有很多了, 得今年甘蔗熟了以后做一批出来才能分给你。”
夙小星道:“原来让江夏郡种甘蔗的人就是你!”
霍善茫然:“什么让江夏郡种甘蔗?”
一问之下,霍善才知道刘彻命人南下找甘蔗, 最先就是在荆楚一带找到的, 找着以后便一船船地用快船往长安送,并命令沿江诸郡今年多种甘蔗。
地方官吏是有鼓励农耕的职责在身上的,除了督促黔首种上粮食与桑麻这些必备作物以外,还可以另外安排当地多利用屋前屋后、山上山下的空地种点别的。
比如新丰县的县令就曾鼓励底下的县民家家户户种上榆树。
朝廷这广种甘蔗的诏令府衙是有文书存档的, 可惜霍善没看文书, 光顾着到处溜达熟悉西陵城情况了。
得知今年江夏能收到挺多甘蔗, 霍善高兴地道:“那正好,制糖作坊建起来以后我们就不愁没糖吃了。”
要抓紧啊!
费那么大劲把甘蔗送去长安多不好, 不如他们这边直接制成糖送过去,也别讲什么钱不钱的,当时候给减免点税钱之类的就好了。
那么多粮食布匹要送去京师,路上损耗太大了,不值得,不如留在江夏郡搞基础建设!
当然,光多种甘蔗还不行,最好是家家户户有竹子、茶叶、棉花。这样他们江夏郡就不愁富不起来了!
竹子这个问题不大,江夏郡到处都是,而且种类繁多,这次造纸作坊的考察重点之一就是要有足够多的竹子作为造纸原料。
霍善和小伙伴嘀嘀咕咕地聊了半天,见安陆县令过来了,便去与他商量起防治血吸虫病的事。
他们这趟出来就是为了这事儿,安陆县境内水网密布,还有着连片的云梦泽水域,县民长期接触疫水的可能性很大,所以霍去病排查出的血吸虫病感染者最多的县。
得知灭杀那小小的钉螺便有机会阻断这种寄生虫病的扩散,安陆县令马上说道:“府君且放心,下官会尽快安排下去。”
一天忙碌下来,天色都已经晚了,霍善一行人便到驿站将就一晚,准备等明日再回西陵城去。
夙小星那几个不靠谱的师父到晚上都没有来领娃,弄得霍善很是吃惊,越发震惊于世上居然有这样的师父。
夙小星毕竟只是个小孩子,饶是她平时爱玩爱闹,没见到自家几个师父鼻头也是酸酸的。她和霍善嘟哝道:“师父他们是不是想趁机把我扔了。”
霍善道:“怎么会,他们好不容易才养你到这么大,怎么可能舍得扔掉你。你别担心,如果明天他们还不来,我们就送你回家门口去,吓他们一大跳!”
白天那地方倾巢出动,神祠附近一个人都没有了,他们不带夙小星走万一她遇到危险怎么办?
归根到底,还是夙小星她师父不靠谱,和他们小孩子根本没关系!
霍善和夙小星确定道:“你记得家住在哪里吧?”
夙小星用力点头:“当然记得。”
霍善道:“那我们先好好睡一觉,明天的事明天再说。”
夙小星便乖乖睡觉去了。
霍善劝别人的时候头头是道,自己躺到驿站的床上却有点睡不着,开始想师父。
虽然他知道师父肯定不会不要自己,但是离了师父还是会疑心他是不是会扔下自己不管,光是这么想想心里就怪难过的,想来夙小星也是这样的。
霍善正有点睡不着呢,就收到苏轼的求助。
小友,救救!
霍善:?
霍善一细问才知道,苏轼白天跟人吃河豚去了。
这不是北归路上走到熟悉的地方,见到熟悉的朋友,免不了要吃点熟悉的美食……
于是苏轼就对着河豚大快朵颐。
苏轼当然知道河豚要是做不好是会死人的,不过他平生最戒不了的就是一口吃的,这美食当前要是不敢下筷子,那就不是他苏东坡了!
没想到这次居然翻车了。
霍善:“……”
从未见过如此热爱作死之人。
他这不仅是祸从口出,还是祸从口入啊!
霍善口里嘀咕着“想要你这家伙长命百岁可真不容易”,但还是迅速入梦过去把苏轼的河豚毒给解决了。
苏轼身上舒服了以后又生龙活虎起来,开始跟霍善狡辩说他过完年马上就冒着岭南湿冷的冬天北归,一路都没怎么停顿的,今天也是马上要渡江了,又受到朋友的热情相邀,他才会拿起筷子尝一尝……
霍善当场给苏轼念他年轻时写的诗:“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这要是不爱作死的人,谁知道河豚什么时候上!
苏轼也就不装了,改为猛夸了霍善一通,表示自己是因为知道霍善肯定有办法救自己,所以才勇敢地多吃了几口。
由于苏轼还在北归途中,霍善凭空冒出来着实不是很好解释,霍善给他解了河豚毒以后便没再多留,直接回去了。
因为这次逗留的时间比较短,所以结算的诊金并不多,且奖池都没更新的。
不更新也好,省得来个【祸从口入】。
作为半个医家,霍善是真的不想给人扔这种道具!
商城倒是有新物品上架,不过霍善打开一看,里面新多出来的是……河豚。
霍善:?
这玩意,谁爱买买去!
一看介绍,说的是苏轼曾经被人请吃河豚,人家都想听听他怎么点评,可惜他一直埋头吃吃吃。就在人家以为他不会说话的时候,他满足地放下筷子慨叹:“值得一死于是!”
没错,苏轼就是那种“朝吃河豚,夕死可矣”的猛人。
霍善虽然不打算吃这玩意,但是听说河豚受惊后可以变得圆鼓鼓的,他顿时兴致勃勃地买了一只。
第二天一早,霍善就跟人讨了个木桶,兴致盎然地放了只河豚进去,邀他爹一起来看这个新鲜事物。
他不知从哪顺来根竹枝,鬼鬼祟祟地往河豚身上戳去,仿佛是想出其不意地偷袭那只河豚。
那河豚感受到危险,猛猛地吸起了水,整只豚很快变得圆滚滚的,还竖起了浑身尖刺。
霍善道:“看,真的会鼓起来!”
霍去病:?
怎么老弄回点奇奇怪怪的玩意。
霍善就给霍去病讲起昨晚苏轼紧急呼叫他去解河豚毒的事,还和霍去病分享苏轼掷地有声的“值得一死”发言。
霍去病:“……”
就知道这个姓苏的家伙很不靠谱。
霍去病担心地抱起霍善上上下下地检查,询问他有没有被苏轼忽悠着“尝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