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汉(280)+番外
这是周山上次过来过元宵时为商城增加的新商品,苜蓿!
其实就算周山不贡献这商品,张骞也快把它给带回来了。
毕竟刘彻心爱的大宛马,最爱吃的就是这么苜蓿,为了缓解大宛马的思乡之情,让爱马安心在大汉定居,苜蓿这种后世极为常见的牧草也随着张骞出使西域带了回来。
既然要不了多久大汉就会有很多这玩意了,霍善也没急着拿出来种,只囤了一些在医馆仓库里随时拿出来哄骗无知牛马,顺便多攒些种子等张骞引种回来以后再这里撒点那里撒点。
不知是因为霍善那【禽畜多息】的被动技能起了作用,还是因为那耕牛第一次尝到这种进口牧草,一吃之下惊为天草,浑身上下充满干劲,迫不及待想要快点把地犁完多吃两口。
它要耕地,它要耕地,谁都别拦着它好好耕地!
金日磾:?
金日磾虽然不知道霍善为什么要往自己的小荷包里塞草叶子,但见到那牛突如其来的亢奋后还是有点忧心地把霍善往后扛了扛。
等确定这耕牛没有伤人是意图后,他才抱着霍善下了地,适时调整扛人的角度方便霍善能够好好扶犁。
众人本还不信一个小孩子能把控好耕犁,直至看到牛拉着犁稳稳当当地走到田地另一边、灵巧地转了个弯继续耕地,所有人才不敢置信地睁大了眼。
真的可以!
霍善耕得很来劲,一路上还不忘给他的牛友鼓劲,嘴里不停说些“真厉害”“就是这样”“牛牛你勇敢地往前走”“等会我一定给你加草”“冲鸭”之类的话。
金日磾:???
这还不是最离谱的,最离谱的其实还是田边那匹叫霍小花的小马,这马身上红白错落,是头长得怪怪的雄马,偏偏霍善一眼就相中了它,特意把它买下来作为自己的第三匹坐骑,并为它起名为霍小花。
这霍小花一路在田边跟着走,不时还很不满地叫上两声,试图吸引霍善的注意力。
一副我上我也行的不服气样。
霍善倒也不是喜新厌旧的人,见霍小花一路跟着自己犁地,非常欣慰地说道:“一会也给你加草!”
霍小花不服气的叫声才小了几分。
看得众人啧啧称奇。
不愧是小太守的马,看起来好像能听懂人话似的,真是难得!
那耕牛似乎也非常听话,难道这也是小太守的神力?
没错,如今不少人都打心里认为他们家太守天生神异,能读懂人心。既然这么复杂的人心都能读懂,读懂个牛心马心似乎也不怎么稀奇了!
将周围这些议论尽数收于耳里的李长生:“……”
还好这不是长安,还好刘彻不在这边。
果然,带着霍善远离长安是对的,就算霍善想无拘无束地过日子也问题不大。
这时候霍善已经依依不舍地被金日磾抱离水田,换成霍光他们这些明显没怎么下过地的家伙到地里去试耕。
哪怕是他们这些经验不足的郎官下地,扶起犁来也是一点岔子都没出,更显出这犁的优越性。
司马迁排在苏武后头下田,他摸着从苏武手里接过来的犁把,心里突然生出一种奇妙的感觉来:这些看起来稀松平常的东西,是不是其实并没有那么平常?他们是不是正在见证一个全新时代的到来?
就像他们渐渐习惯了把字写到了纸上一样,以后遇到这样的水田怕是鲜少再有二牛抬犁的情况出现了。
这个念头分明只是灵光一闪,司马迁却牢牢地把它给抓住了。
记下来!
他要把这些全部记下来!
司马迁正激动地这么想着,霍善的提醒就从田埂上传来:“歪啦,歪啦,还没到转弯的时候!”
司马迁:“……”
司马迁忙回过神来认真扶犁。
等到所有人都下地扶过犁,霍善跑过去给耕牛和霍小花都喂了苜宿,就宣布接下来要进入下一个环节:玩泥巴!
众人:“……”
所有人都忍不住失笑。
果然还是小孩子。
霍善才不管别人笑不笑,煞有介事地开始给霍光他们分工,指派他们负责糊对应的田埂,还煞有介事地给他们宣讲起田埂防漏水的重要性。
一条好田埂,可以为水田保驾护航一整年!
说得司马迁等人都不好意思质疑霍善是不是想趁机玩泥巴了。
霍去病骑着马过来的时候,看到的就是霍善领着他叔霍光等人正认真地……用泥巴加固田埂。
一个两个都是满手黄泥。
霍去病:?
霍善听到马蹄声抬头一看,一下子瞧见了坐在马上的他爹。
霍善两眼一亮,热情邀请霍去病一起来参与这项集体活动。
他觉得超好玩的!
霍去病沉默半饷,才一本正经地说道:“我去帮你们看看饭做好了没。”
霍善听后也没有非要霍去病下田不可,点着小脑袋说道:“去吧,去吧,我也觉得有点饿了。”说着他下意识要伸手去揉揉自己肚子,还是旁边的夙小星眼疾手快把他手给拉住了,才没让他身上的衣裳彻底遭殃。
……不过目前看来情况也没好到哪里去就是了。
第177章
合格的家长带小孩出去玩, 都会带着老大一个包,绝对不是当家长的大题小做,而是小孩子拉了、摔了、掉(或故意踩)水坑里了,这些情况都是很常见的。
像春耕这种一听就知道会弄脏衣服的场合, 李长生他们早就换上备用的衣裳, 只是在看到两只小泥猴的时候还是忍不住感慨:看来再聪慧的小孩儿也抵不住玩泥巴的诱惑。
霍善倒没那么多想法,他在他师父和师弟帮忙之下搓着身上的泥, 还有空乐滋滋地指着自己脏兮兮的小腿向霍去病介绍:“泥腿子!”
霍去病:?
你说起这个词来为什么这么兴高采烈。
霍去病想了想, 上前加入刷洗小泥猴的行列, 重点是要帮霍善洗干净他的“泥腿子”。
霍善开开心心地换上干净衣裳,尝了顿香喷喷的农家饭, 又去李长生他们用来育种的暖房里转悠了一圈, 才很是不舍地回城去。
一路上, 他还和霍去病表示自己要多多地出城来看看地里的占城稻、番薯、棉花之类的长成什么样了。劝农怎么能只在春天劝, 一年四季都可重要了!
霍去病一听就知道这小子是想跑城外玩耍,但是作为一个特别爱惯孩子的家长, 他当然是点着头表示霍善讲得很有道理。
有诸葛亮做好了本年规划,开春的春耕并没有出什么岔子, 许多新的作物品种都在军屯开始试种, 这样即使推广过程中出了什么问题也并不影响正常的农桑收成。
军屯这东西本来就是新鲜事物,只要能顺利开荒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朝廷负担,那就算是相当成功的尝试。想试就能尽情试!
霍善倒是挺想干点活的,可现在他明察秋毫的名声传开了, 连来告官的人都少了, 西陵城的治安也空前地好。再加上底下的人忙耕作的忙耕作、搞产业的搞产业, 一时竟没什么事是要霍善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