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传说同人)我是马文才?!(158)+番外
光想想都美滋滋的很!
招呼了桓温,马小良就没有多管他了,都是十几岁的人了。
马小良最关注的,还是阿焕,没办法,阿焕不喜欢人多的地方。
时间过的飞快,等桓家人来接桓温回去,发现他们家的大公子,有了不小的变化。
不是说外貌上,大公子依然是那个翩翩少年郎。
只是气质上有了一些的变化,看人的眼神更加的平和。
那是以前不曾有的,事实上,就算再和蔼可亲的上位者。
看普通人都是不一样的,只是他们家大公子,似乎有些不同了,但是怎么个不同法,他们说不上来。
也只有桓温自己清楚,自己的变化有多少。
在桃源镇他看了不少也听了不少,这个神奇的镇子,给他带来的震撼又有多少。
桓温在这里的两个多月,看到了不少逃难过来的难民。
是他当初见识过的,饿到面黄肌瘦,作为桓家的长子,他从小到大甚至从未体会过什么叫饿肚子。
当然了,马小良也不曾体会过。
毕竟出生在太守府里,他从出生吃喝用度,都是最好的。
甚至普通人家吃不到的好东西,马小良就从未给缺过。
然而他依然充满了同理心,只要是他接收的难民,无论对方以前是什么身份。
进了桃源镇,那就是良籍。
正因为看到那么进入桃源镇内,他才惊觉,这地方的神奇。
按照他以前所知道的,难民是绝对不能放进城的。
会变成城内的不安定因素,会有偷盗抢劫甚至是杀人的情况出现。
而在桃源镇,完全不在意这些,直接放了人进来,给吃饱饭,给穿暖了衣服。
让他们体体面面的,而不是衣不附体的模样。
这些个难民也没有闹事的,被统一的安排,按照不同的身体素质,分工也不一样。
竟没有一个有意见的,不禁让桓温纳闷,为什么呢?
为什么跟他以前所见的完全不一样,明明都是一样的难民。
而且那些难民在有了工作以后,段时间内的精神面貌都有了很大的改变。
从一开始的瘦骨嶙峋孤苦无依,到现在的精神奕奕。
这要是问马小良,他只会微微一笑,这个时代的士族门阀,永远不可能明白的。
因为他把这些,当成一个人,而不是工具。
在铸铁厂里,这里生产铁制的工具。
隔壁的兵器厂,就不一样了,主要是生产武器。
冷兵器在这个时代还是主流,马小良让人制作十分细小的圆珠。
没人明白,这些圆珠有什么作用。
作为兵器?这也太小了,砸在人的身上,都不会有什么感觉。
不过这些并不需要这些人明白,只有马小良知道这些作用是什么。
当然,如果可能的话,他希望是可以用不到它们的。
上次在三师兄那惨死的鸡,马小良给埋了。
毕竟都被火乍的这么惨了,还要吃它,实在是于心不忍。
为了清楚三师兄的改良成功,马小良让御厨大叔做了一桌的好菜,来给三师兄庆功。
对此三师兄并不在意,甚至还在山里头不出来。
等桓温走了,他都还在山里头呢,那研究绝对的认真。
所以说,桓温确实是来了桃源镇了,但属于桃源镇的秘密。
他知道浅薄的一层,但深入不是他一个幼崽能做到的。
就算看到的,那也是他们想让他看到。
桓温所了解的是,桃源镇的百姓有地种,有粮吃,不缺衣也不少食。
至于全民习武之类的,他并没有跟家里人说起。
在少年的心目中,他是希望可以守护住这里的。
桃源镇的氛围实在是太好了,所以他的转变也十分的明显。
不将这里的实情说出去,更多的是维护桃源镇。
这里的好东西,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若是说的过多,说不定会引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至少桓家听到的,就是个普通的镇子,无非就是建的大了一些高了一些。
同时他们还知道,马家和王家,都是住在这里的。
可以说是两家联合的大本营,真要打他们的主意,那要做好被报复的准备。
就在不少地方蠢蠢欲动,朝中传来消息,全民讨伐王敦。
此人自任丞相后,诛杀周顗等人,简直丧心病狂。
新帝继位,又想要将新帝赶下台。
因为王敦明白,新帝不是那种他可以摆布的傀儡玩偶。
新帝与先帝不同,他为人文韬武略,聪明果断。
只要给他足够的时间,王敦就跟那秋后的蚂蚱,蹦达不了几天。
否则王敦也不会着急忙慌,想要干掉新帝了。
第92章 烧酒
每天都听到,新帝在逐步的收拾王敦。
因为王敦患病,他自己无法迎战,只能选了手足兄弟。
只可惜,新帝所率领的军队,简直势如破竹,根本不给王家一点机会。
随后就传来了王家吃了败仗,最后王敦病逝的消息。
当知道这个消息后,春夫人大哭了一场。
肯定不是为王敦病逝难过,而是想起了抑郁病亡的先帝。
若不那次王敦的逼迫,先帝也不会死的这么憋屈。
王敦的死亡,让那原本嚣张至极的军队,再无凝聚力可言。
不过这些,跟马小良所在的桃源镇一点关系都没有。
到了冬季了,镇上的百姓都要准备过冬。
有些勤快的家庭,在这一年的时光里,攒下了不少的银钱,好过一个肥年。
今年的冬天,似乎格外的寒冷。
马小良早先让人购买的羊毛,这时候便派上了用处。
像会稽郡这边,虽然爱吃羊,但羊的品种,并不是那种羊毛足够长的。
所以他不光让这边的人,留着羊毛,还让人去外面购买羊毛。
好在,羊肉虽然很贵,羊毛却没什么人要。
马小良和阿焕派出去的人,花了不多的钱,带回来好多的羊毛。
除了有点脏,需要好好的处理一下,也没什么多大的毛病。
马小良这边什么都不多,这人手足够多。
勤快细致的人被带去清洗羊毛,删选出有用的来。
然后就是制作毛线了,羊毛纺成纱以后,马小良让上年纪的女人,体力活咱干不了。
那就做点简单的,一边唠嗑一边织毛衣!
比较细的毛线,就编织羊毛袜子。
主打一个不浪费一点,冬天天气不错的时候,一大群的中老年妇女,就晒着太阳,手指灵活的用织毛衣的针,勾勒出一件件羊毛制品。
她们从秋织到了冬天,一件又一件好看的毛衣,出自她们之手。
对于桃源镇百姓穿衣的颜色,马小良从来都没有啥要求。
只要大家喜欢,穿着好看都行。
毛衣的出现,王允薇又有了新的灵感。
像羊毛的披肩,就这样产生,同时王允薇还在上面做了装饰。
在桃源镇可以说非常受欢迎,就是价格有一点的小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