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神话传说同人)我是马文才?!(160)+番外

“大师兄,师父怎么样了?”马小良在那眼巴巴的问道。

“没事,醉了。”大师兄笑着说道,“你这酒可不是一般的厉害啊,师父要是不醉的话,恐怕我这手都要被他拍断了。”

“哇,这么厉害的吗?”马小良睁大了眼睛问道。

“那是,我们师父可是这个。”大师兄别的不说,对师父的了解,可是超过了其他的师弟的。

毕竟他是师父第一个徒弟,这教的那叫一个认真。

只可惜这小子天分不足,学不来其他的东西,只将老道的医术学了去。

要说老道不失望,那是不可能的。

后来收了二三四个徒弟,发现人无完人,习惯就好。

就是老五老六这两个徒弟,那也不是全能的存在。

像老六,望气术学会了吧,但学起老道的医术就一般般,不过也是他不怎么认真学的缘故。

第93章 模拟

师父都喝醉了,大师兄也没有办法,扶着师父去休息。

回来就对这酒赞不绝口,“以后咱师父,可不管吹牛皮,说自己千杯不醉了。”

“你这般幸灾乐祸,等明早师父醒来,怕不是要揍你。”三师兄在一旁清冷的说道。

不过他对这个酒也有点好奇,尝了一口,确定了,是他喝不惯的。

“正好师兄想想办法,做点解酒的药出来,不要汤药。”马小良准备以后将这酒推广出去,但自己人的话,最好还是不要喝醉比较好。

“当然可以,过完年就给你弄。”大师兄点点头,解酒药还是有必要的。

这酒他师父才喝了多少,就被放倒了。

换了别人喝两口怕不是要晕吧?

不愧是他师弟,连酿酒都特别的厉害。

大师兄骄傲不已,也在盘算,做什么样的解酒药。

因为是过年,马小良就是和阿焕来给师父送礼的。

还得回家过年呢,师兄们明白,也就不留孩子了。

在桃源镇上安全毋庸置疑,哪怕是过年了,城中的守卫,那都是定时的巡逻。

基本上一队巡逻回来,立刻接着一队的出发。

这样的守卫队,给了桃源镇百姓足够的安全感。

没有巡逻任务的将士,每天都在练武场训练。

马小良给建的训练场,是按照他上辈子所见过的,像比武大会那样的。

有体能训练,武器的训练,还有就是扔手雷的训练。

大家虽然不大明白,为啥每天要扔这玩意。

但这是镇长规定,他们每天还是认真训练,甚至比谁扔的远。

扔的最远的第一名,还能有奖励。

这还犹豫啥?当然是抢着练啊!

当兵是为了啥?

为了保护自己人是其中的一点,其二就是桃源镇的待遇太好了。

哪怕只是新进的小兵,那月钱都能养活一家人了。

更别说是上头有官阶的,直接翻了几倍。

还得是读书才行,光是武艺强,在桃源镇是没用的。

马小良在军营也开了扫盲班,一般人不懂这些,但马家的人,对扫盲还是挺重视的。

毕竟行军打仗,识字的跟不识字的,区别还真的挺大的。

最起码训练起来,素质不一样。

马小良一开始的要求,大家还觉得奇怪。

从未有人要求,军队里的将士要识字。

一般来说,都是将军之类的,认识一些字。

对此马小良才不管,在他桃源镇的百姓,无论男女老少,只要是个人,都必须读书识字。

一开始的时候,百姓们无疑是有些痛苦的。

全是不识字的老百姓,突然要他们识字,又要工作,真的是太难了。

这转机还得是学校的考试成绩公布开始,谁能想到,读书赚的钱,都快赶上他们辛苦一个月的工钱了。

拎回来,那可是实打实的猪肉。

更轰动的是期中考试,还有期末考试,半头猪,吃不完,根本吃不完。

谁家有个会读书的宝贝蛋蛋,简直骄傲的不行。

以前女娃在家里地位不高,自打来了桃源镇以后。

什么男娃女娃的,全是好宝贝!

甚至女娃比男娃还要能干,这带回家的猪肉,还有银子。

谁家不乐开花?出去都有面子,腰杆挺直了。

现如今的桃源镇,无所谓男娃女娃,只要学习好,都是有出息的娃。

这让成绩不那么好的孩子们,糟心了一把。

好在学校善于发现不同孩子的优点,毕竟马小良让他们读书识字,又不是为了要他们参加科举。

哦,这年头也没有科举。

马小良准备等以后办一个,现在他用的都是自家人,迟早也是要启用更年轻的人。

等他长大了,这批在学校读书的孩子们,也都已经长大了。

可以担负起建造更美好的桃源镇,这是属于他们的责任。

都是桃源镇的栋梁,每一个都是桃源镇的未来。

在马小良的眼里,他从来都不是这里最重要的那个,只要有一个方向摆在那里。

无论是谁,朝着那个方向走,都可以让百姓过上幸福的生活。

只是这样的小镇,在这个世道格格不入。

马小良愿意用自己的绵薄之力,不能说完全改变这个世界。

最起码,他可以保护自己人,不受欺负。

在马小良的宅子里,有一个小楼,在这里,可以眺望远处的风景。

过年的晚上,吃过丰盛的晚膳,马小良就拉着阿焕,哒哒哒的跑上来。

至于上来干啥,当然是放烟花啦。

阿焕还是从隔壁翻墙过来的,没办法,走正门的话,要走好远呢。

马家人早已经习惯了,无所谓,会翻墙来他们家的,也只有阿焕殿下。

是个人都知道阿焕的身份,所以一个个的都选择了无视。

两个幼崽跑上了小楼,别说这是个小楼,其实占地面积不算小。

里面有的一应俱全,甚至还摆放了一盘水果。

桌上点的蜡烛,上面有个好看的灯罩,是用玻璃制作的。

蜡烛带点黄黄的颜色,原本的蜡烛是纯白的,但白色在这边看起来不是很吉利。

毕竟,只有家中有人去世,才会点起白色的蜡烛。

若是有人成婚,便会点上红色的蜡烛,才显得喜庆。

灯罩上海有蝴蝶画在上面,作为装饰。

这样的灯罩,就不必害怕风吹进来,吹灭了蜡烛了。

外头挂着的是红色的灯笼,过年嘛,总要有点节日气氛。

站在这个位置,正好在六层,透过玻璃看着外头的景色。

完全可以俯视这桃源镇,目前来说,没有比这里更高的了。

整个主要的大街此时此刻灯火通明,这是马小良为了清楚过年,特意让人挂上的灯笼。

节日氛围很重要,钱不钱的,今年白蜡虫很给力,造了不少的蜡烛呢。

今晚还没有下雪,气温虽然寒冷,却可以忍受。

用过晚膳,镇上的百姓纷纷的走出家门。

不为别的事,之前马小良就张贴告示,晚上有烟火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