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不需要依靠男人,她们就能住上舒服的大房子。
在桃源镇,如果因为生孩子的问题,出现打人,休妻等行为,那是非常严重的。
打人这件事,陌生人在路上打架,都要被送去衙门,拘留赔偿等等。
如果是夫妻之间的,惩罚加倍。
以为是自己媳妇,就能随便来?
桃源镇的律例会让你清醒清醒,不光是拘留和赔偿,然后是收回工作和桃源镇的房子,驱逐出桃源镇。
当然了,如果女子选择原谅,谢谢,两人一起圆润的滚出桃源镇。
绝不助长此等风气,休妻就更无可能了。
在桃源镇办理了结婚登记的,因为生孩子的问题要休妻?
提出的那一方,必须赔偿被离婚的那一方经济的赔偿,并且在女方没有出嫁前,都要给与赡养费。
所以在桃源镇离婚是一件,非常难的事。
不过有打人的,相当于自动离婚。
桃源镇的百姓在此令下达的第一天,就集体背诵了该条例。
谁也不敢去犯,开玩笑,桃源镇百姓最害怕的是什么?
不是吃苦,也不是挨打。
正是被赶出桃源镇,这是每一个在这里的百姓的噩梦。
至于打自己媳妇就更不可能了,大家都是赚钱生活的,谁也不比谁高贵。
这日子,能过就过,不能过就去离婚。
双方提出的离婚,还是可以顺利的结束的。
真有生不出孩子的,基本上也可以去育幼院领养。
加上马小良在桃源镇,给办了个养老策略,有了一定的养老保障。
有没有孩子吧,倒也不至于那么的执着。
桃源镇的这几年里,倒是出生率稳定的上升。
特别是一个家集体努力,买下房子的家庭,家中有新生儿出生。
马小良觉得有一部分的人,或许在逃难的时候,还是揣了一些家底的。
也就是在桃源镇时间长了,有安全感了,才敢拿出来使用。
终于在这里,拥有了第一套的房产。
其实好些的难民,马小良感觉并非都是赤贫的老百姓,也有一些家道中落的。
否则那些连衣服都穿不起的百姓,能在短短的时间里买得起房子?
说出来他肯定是不信的,毕竟镇上的工厂发的工钱,他还是很清楚的。
不过百姓的生活能好起来,马小良还是愿意看到的。
他建了那么多的房子,可不就是为了卖出去嘛。
一般都是两层的小楼,还带个院子的那种,主要是只建一层有点太浪费土地了。
他们这边两层的房子,住个五六口的人都不成问题。
挤一挤的话,七八个人都可以住的下。
院子里不光可以种上些花花草草,种菜也是可以的。
买了房子的人,欢天喜地的就搬了进去,家具厂可以买现成的家具,方便得不行。
有一就有二,一连卖出去十几套房子,有大有小的。
好歹也是属于自己的家,比住在宿舍里要宽敞的多。
没银子的人只能望而兴叹,要么拼命攒钱买房子,要么等工作的年份足够。
又或者要想结婚,申请更大的房子。
没有住所成亲是不可能的,好些难民有了稳定的工作,也动了成家的心思。
只是要找媳妇,在桃源镇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顺便媒人在桃源镇也有了,媒人的选择也是很重要的,首先是人品,其次就是眼光。
像马小良上辈子听过媒婆的故事,让瘸腿的骑马掩盖自己的缺点的事,在他看来,那就是缺德!
所以帮人搭桥牵线可以,但昧着良心的,绝对不可以。
这不光不长功德,还要掉功德的。
第97章 少女
桃源镇的孩子们,跟任何地方的孩子都是不一样的。
不像士族门阀家庭出身的孩子,什么都不需要他们做,甚至吃饭穿衣,都是有仆从协助的。
在桃源镇,就算是马家的孩子,会自己吃饭以后,那就都是自己吃的,喂饭是绝无可能的。
马小诚都快两岁了,自己吃饭嘎嘎香。
别人喂饭哪有自己吃的欢?
小短腿跑起来贼快,大概都是马小良用功德食物投喂多了。
比一般的幼崽还要健康,反正长这么大,还从未生病过。
不过家里的大人也会担心,毕竟马小良小时候也没生病过,但这小子五岁发烧差点吓死大家。
对此马小良心虚,他那完全是自己作的。
但凡功德不是用的那么干净,他也不会把自己折腾病倒了。
现在就不一样了,经过他长期的努力,目前需要大量功德的画也不多。
偶尔上后山,增加几棵树。
所幸山上的树都长的差不多,多上几棵,还真就看不出来。
马小良最近安排,找个青山绿水之地,弄一个水库出来。
无论是遇上干旱还是洪灾,都可以用上,平时还能养养鱼什么的。
水库到了关键时刻,还可以浇灌农田。
就这么愉快了,老道闲着也是闲着,他的道观有老三镇守,虽然大部分这货找不见人。
但还有一些小道士在,问题不大。
他就去附近的地方溜达,看看有没有适合做水库的地方。
选好地址就开工!
反正建造道观已经到达尾声,许多的工人,不知道该何去何从。
马小良表示,这样的工作以后还多的是呢。
光一个道观建完,就以为结束了吗?
这桃源镇才建了一小半,后头要建造的东西多了去了。
他还准备等将来,让桃源镇成为旅游胜地!
让那些名人都来这里留下墨宝!
当然了,这得等以后太平了,要是乱糟糟打仗的,带点战火来,那就不好了。
所以他主要还是积攒力量,让自己有个大拳头,才能保护家人。
东西建的再好,拳头不够大,还是要挨欺负的。
这个道理,马小良可是很清楚的。
毕竟他上辈子学到的近代史,就是如此,甚至还有切身体会。
就因为自身不够强大,才会被外国欺负。
在桃源镇的武器,还是很多的。
铸铁厂从一开始的只专注铁器,到后来分成了好几个不同的部门。
像做精细的手术刀,还有缝合皮肤的针。
这种细致的工具,不是一般铁匠能做出来的。
基本上一把品质绝佳的手术刀,需要半个月的打磨。
才能做到足够的锋利,不光是手术刀,还有其他的工具。
大师兄表示,这就是庖丁神器!
什么部-位都可以轻松的,毫不费力,说是庖丁神器也不为过。
就是量产少,当然了,如今在学校培养出来的专业大夫也少。
也算是够用了,反正他们每天切的,也都是猪肉。
可怜食堂,煮的猪蹄就没有完整过。
好在大家都习惯了,猪蹄最好也是煮的软烂-比较好吃。
六月底的桃源镇,充满了生机勃勃。
后山的水果林,不少都开花,也有已经结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