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神话传说同人)我是马文才?!(172)+番外

“没什么,就了解一下,毕竟难得有你谈得来的人出现。”马小良轻描淡写的说道。

“那没有,谈得来的人多了,玉玥也很谈得来啊。”司马兴男当即说道。

马小良又不傻,怎么可能说出来,点破了的话,谁知道会不会起反作用。

本就性格大大咧咧的司马兴男,也没有怀疑,转头就把这事给忘记了。

又过了半个月的时间,阿焕才回来,原来他不光去到了岛上,还去了他们的秘密建船基地。

那其实也是个岛上,有一些属于阿焕的家将,外加送到岛上去的工匠。

为了避免工匠思家的问题,马小良直接连工匠的家人也都送上了岛。

如今那个小岛上,也已经组建了一个村落。

基本上十天就会送一些粮食上去,岛上也有水源。

听阿焕说起,岛上现在也会种植一些粮食,感觉很快就能自给自足。

他们派出的船只,主要是拉木材过去。

“阿焕你可回来了,你都不知道,这几天哦。”马小良当然是要跟阿焕抱怨,最近的功课多,连少男少女早恋都要管,他一个幼崽真的是太难了。

“辛苦你了。”阿焕摸摸马小良的脑袋,“吃西瓜。”

“哇,你还给我带了西瓜?”马小良自从上次吃西瓜吃的太欢快,有点窜稀了以后,他们家就不怎么允许他吃了。

可恶,明明西瓜是他种的,凭啥不给他吃!

“不过不能吃太多。”阿焕自然是记得,马小良白着一张脸的模样。

所以他不忘记嘱咐一句,但吃还是让他吃的。

“知道啦,上次那是意外。”马小良欢快的让阿焕切西瓜,然后一人一半,用调羹吃,那才是最爽的!

马小良的调羹还是特制的,纯金的,吃的时候看着金灿灿的模样就开心。

没错,他就是这么俗气的崽,谁会不爱金子呢?

阿焕在听说桓温那小子对他侄女不怀好意,倒也没怎么愤怒。

本来就是,他是亲叔叔,又不是亲阿耶。

至于桓温这人,阿焕回头准备写信给他兄长,至于怎么样,就让他兄长来决定。

就是这么无情!

不过马小良没有忘记说明,两人暂时只是比较好的朋友。

咱可是尊重事实,绝对不胡编乱造的。

就是这么的正直可靠!

不然要是等将来,兴男知道是他告密的,还不得……

他可不背这个锅!休想!

【作者有话要说】

可恶,主角什么时候才能长大

第102章 出门

美好的夏天过去了,司马兴男也被新帝叫了回去。

看来即便是新帝,也无法忍受有黄毛盯上他家的小仙女。

至于司马衍还是在这里纹丝不动,完全没有想要接回去的意思。

马小良不禁怜悯这孩子,真的是太惨了,不是嫡子吗?怎么弄的跟捡来的一样。

最离谱的是,走了一个司马兴男,又丢来一个司马岳。

你这是亲儿子吗?

怎么搞的跟送敌国质子似的,走一个又来一个。

这亲闺女是自己的,这亲儿子就不要了呗?

对于来到这边的司马岳老开心了,他已经识字了,先前司马衍和司马兴男寄回去的信,他都看过了。

早听说桃源镇好玩,要不是阿耶不让,他早想来了。

这不,长姐回去了,总算是轮到他了。

刚到桃源镇的第一天,已经星星眼的询问,今天去哪里玩?

不好意思,暑假已经结束了!

玩什么玩,全部去上学!

就这样,可怜的崽,才刚到桃源镇,就无情的被关进学校。

真的会哭死!

好在这边的伙食是真的不错,每天司马岳最期待的时间就是吃饭了。

无论是在家吃,还是在学校吃,都是他最最喜欢的。

至少这一点,他哥没有骗他。

司马衍也是无奈,谁让弟弟来的不是时候。

放暑假真的是很开心的嘛,天天吃好吃的,还能上山玩耍。

结果弟弟来的第一天,就开学了,就是运气太寸了。

对于像长姐那样回京都,司马衍倒是一点都不想。

毕竟京都一点都不好玩,他来桃源镇才明白,以前他过的是什么样的苦日子。

吃不好吃,住也没这里好。

回个球!

恨不得让他父皇母后也来桃源镇住,就算是住在这边的小院里,那都比住在皇宫强。

只可惜,他写信回去,父皇根本不听他的。

对此司马衍也是很无奈的,幸好弟弟过来了。

至少他有一个伴,不用自己上学了。

司马家的幼崽们都挺开心的,司马昱跟兄长玩不到一起去,也就是侄儿们跟他年纪相仿。

总算是不孤单了,家里只有妹妹一个人,他也不可能总跟女孩玩耍。

陆陆续续的,桃源镇达到了一万人,按照划分的话,光是这里的人数,已经可以达到上县。

再喊桃源镇,好像有点不合适了。

只是这里的土地面积,还是属于镇的。

不过要提高到县,对马卓来说也不算什么麻烦事。

由新帝下旨,桃源镇正式改名桃源县,并且面积还扩大了。

对马小良来说,这绝对是一件好事。

地盘扩大了还不好?

这原本的镇子,也就变成了内城,再往外就是外城。

外城有田地,别看是开荒出来的地,马小良让人一开始的时候,就规划好了。

所以看起来十分的整齐,一点都不会觉得凌乱。

强迫症表示舒服了!

外城暂时还没有房屋,等保护外城的围墙竖立起来,就会在外城建造百姓居住的地方。

这是马小良收到新帝的旨意以后,他就已经开始着手画图了的。

甚至如今的马小良,差点得了个县令的名头。

简直难以置信,谁家崽崽七岁就当县令的。

就是教他书画的先生,都是二十多岁才当官的。

新帝是跟自家弟弟商量的,阿焕给拒绝了,最后县令的官衔,落到了马朗的头上。

马小良表示,他只爱搞基建。

更何况,当县令以后,天天要坐班。

不适合他这个七岁的崽崽,他还想吃喝玩乐呢,谁要天天在衙门里。

即便是他做镇长的时候,也的他哥在管理。

马小良最多的,还是带着小伙伴们到处霍霍,哦不,是到处玩耍。

“啊?我要去建康?”马小良在接到这样的通知,人都傻眼了。

“嗯,兄长想见见你。”阿焕点了下头,“若是不想去的话,那就不去。”

说的容易……

那可是新帝,他这要是拒绝了,新帝记恨了可怎么办?

“还是去一趟吧?我还没去过建康呢。”马小良想了一下,还是没有拒绝。

上京都呢,他可以去瞧瞧,京都长什么模样。

肯定很富贵!

建康在三国的时候,就是京都了。

后来晋朝败了,从北方跑路来了南边,司马睿在建康重建晋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