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阿焕跟兄长商讨过,桃源镇,哦,现在的桃源县,所有的商业税收,那都是直接上缴国库的。
根本不需要从别的地方过手,也就是说,这钱实打实的进新帝的口袋。
而不是要去别人手里兜一圈,说不定还要缩水了。
只要长眼睛的人都清楚,这就是个会下金蛋的地方。
否则新帝也不会直接下旨,将这里提高到了县级。
给了马小良扩大地盘的机会,或许还可以,直接将他父亲马卓所在的县城合并进去。
到时候他们家,是真的可以在一块了。
马卓也是委屈的很,被迫住在太守府里,他也想住敞亮的大房子。
偏偏只有过年什么的,才能回桃源县。
“明日入宫,你可别太放肆了。”老道看着自家小徒弟,一脸的忧心。
这小子性格太过活泼,很难不担心。
“放心吧师父,我又不是三岁的幼崽了。”马小良摆摆手,不以为意的回答。
“是啊,你是七岁的熊孩子。”老道无情戳穿。
这小子整个夏天,带领了一帮小崽,上山下河,简直是,只要是眼睛能看到的,全部都霍霍一遍!
“师父父,您怎么能这么说您最疼爱的徒儿!”马小良不接受诽谤,谁是熊孩子!
有他这么乖巧懂事的熊孩子吗?
“我哪里说错了?”老道无辜脸,最爱不最爱的,跟吐槽熊孩子,有什么直接关系吗?
不得不说,他们家师父就是如此的耿直!
“师父得亏你武艺高强。”马小良认真脸的说道。
“这还要你说。”老道骄傲,武艺高强可是他行走江湖多年,最自傲的根本。“你但凡学的认真点,我也就不担心了。”
说来说去,还是马小良太菜鸡了,不然老道哪里会多管闲事。
没瞧见阿焕那里,他从来都不管吗。
阿焕就是标准的,既有天赋,又肯下苦功的孩子。
不像马小良,天赋是有的,但这小子又懒又馋的。
勤奋是不可能勤奋的,他最大的勤奋,就是吃。
一顿不落的吃,每天睁眼就开始想要吃好吃的东西。
偏偏这小子就是这么能,想出来的,就没有不好吃的。
大家都已经习惯了,作为师父,他不能随了这小子的心。
总要有个严父吧?
眼看着无论是马家还是王家,都没有一个靠谱的人,老道也是心累的。
一个个都这么溺爱孩子,太不像话了!
主要还是,马小良在读书方面还过得去。
但老道这里的武艺就,除了固定的蹲马步等等,这小子就没有勤快的时候。
作为师父的老道,真的很担心,自家徒儿这弱鸡,以后可怎么出门啊。
似乎完全没考虑过,马小良是谁?他就算自己不行,但他可以雇佣高手啊!
就是他身边的书童平安,跟着马小良的二师兄多学了几招,十来岁的年纪,要对付成年人都不是问题了。
堂堂太守家的幼子,还怕遇上危险?
谁吃饱了没事来欺负他?
再说了,他一向都是以德服人!
动粗什么的,那绝对是最后使的。
马小良起来,就在平安的协助下,穿上了要出门的衣服。
早餐也比较简单,带过来的厨子,做的小笼包、蛋饼、烧麦,外加小馄饨。
王鑫吃的那叫一个欢快,不过想不欢快都难,他只需要吃就行。
因为入宫面见新帝的事,跟他们没啥关系。
吃完了早膳,他们可以一同出门溜达。
好歹来了一趟京都,怎么也要见见世面吧。
买点建康的特产什么的,不然就是白来了一趟。
不过刚来这里,稍稍的有些不适应。
不能说建康太差了,主要还是他们早已经习惯了桃源县的一切。
突然看到这密集的房子,确实有些不大习惯。
桃源县的道路宽敞,路边还有高耸的柱子,主要是用来挂灯笼的。
这样即便是晚上,也不怕摸黑了。
更别提在道路的两侧,还摆放了特制是木桶,里面种上了鲜花绿植。
甚至是没有店面的街道,一排的树木,给人一种很清新的感觉。
建康就完全没有,不过也给人一种烟火气。
毕竟每座城市都是不一样的,风景也不一样,人自然也是不同的。
新城有新城的好,老城自然也有老城的味道。
不过逛街跟马小良没啥关系,他这会已经坐上了前往皇宫的马车。
低调是不可能低调的,皇室的马车,怎么可能低调的起来。
在建康有几个不认识皇室的标志?
当然了,更多的人之认识王家的,谁让连司马家,都需要依靠王家呢。
否则当初先帝差点就被王敦拉下马,还是因为王导不同意,王敦才放弃的。
说实话,只要王导不答应,就算是王敦真干掉了司马家的人也没用。
他根本坐不稳这江山,王导从未有过要做皇亲国戚的念头。
这根本不是他的追求,被后世的人戳着脊梁骨说自己是反贼,他又不是疯了。
混了这么多年,他要想做皇帝,早几年就可以,用得着辅佐那资质平庸的司马睿?
好在司马睿的儿子还是很不错的,王导也是悉心的培养。
甚至是帮助新帝打王敦,一个王敦倒了又如何?
只要王导在,这王家就不可能倒下。
至于新帝是否真的感激,已经不是王导考虑的范围了。
因为他清楚,新帝离不开他,更离不开王家。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能够读书识字的,只有士族门阀。
新帝想要培养出自己的人来,那也不够时间。
说句不好听的,哪怕是落魄的寒门,那也不可能是没有家族的。
所谓的寒门,不过是门第势力较低的世家的自称而已。
他们所谓的贫寒,跟真正的百姓比起来,已经算是非常优渥了。
主要是这个时代读书,那就压根不是一般人能接触到的。
书籍基本都是有底蕴的人家,才可能拥有的。
即便是那些寒门,识字了以后,被送去各种的书院,只要能负担得起学杂费用,就能顺利的读书。
马小良能了解,那也是他哥说起的。
甚至他们书院还非常的好,让有天赋的孩子,可以免了一部分的费用。
马小良没想过,要去书院读书。
他本来也没啥读书的兴趣,不过目前来看,他的父母甚至是舅舅们,都是希望他继续读书的。
得亏他才七岁,不然很可能直接被丢出桃源县,去他兄长读书的地方继续上学。
“郎君走这边。”引路的侍从,领着马小良和阿焕走进了室内。
“兄长。”阿焕看到人,直接开口。
马小良呆滞了一秒,开始行礼。
这是他在家的时候,便已经练习了好几遍的动作,主要还是他父母担心,马小良年纪小小,礼仪上出错了,容易被人抓住小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