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神话传说同人)我是马文才?!(199)+番外

“就没见过事这么多的崽。”马朗无情吐槽,哪怕是他亲儿子,他也是忍不了一点。

不管吃啥,都要他们先吃,吃了没事,这小子才会尝。

一副他们要毒害他的模样,简直了!

“谨慎点也好。”马小良忍着笑意说道。

“谨慎过头了好吗。”马朗相比小儿子,还是更喜欢长子多一点,当然了,他也不傻,不可能会说出来的。

马小良就不一样了,无论是大侄儿还是小侄儿,都是他哥的亲儿子,他都是喜欢的。

“要,酥酥。”马谚不耐烦他阿耶抱着,冲着马小良伸手。

“去去去。”马朗当即把他给放了下来,巴不得这小子不要他。

马谚迈着他的小短腿,踉踉跄跄的来到了马小良的跟前。

马小良早已经习惯,得亏大侄儿马小诚不在,不然这两个小子,怕是要打起来了。

五岁的马小诚已经开蒙,所以这会还在学校呢。

学校为了孩子们,放宽的了条件。

五岁及以上的,都可以进入早教班。

所以马小诚刚满五岁,马朗就迫不及待的丢他去了学校。

加上在学校上课,带幼崽的,还是马小诚的表姑。

王玉玥别看她成亲了,因为王家的关系,这家也搬到了桃源县来。

住的宅子都比以前的大,同时还跟王玉玥一起,在学校里教书。

两人也算是夫唱妇随了,在桃源县的学校,待遇还是比较不错的。

逢年过节有礼品不说,工资还高。

同时还有一点,那就是会放寒暑假。

且寒暑假都是有工资和补贴,双方都是学校老师的话,可以申请独门的小院。

所以两人成婚以后,就离开了男方在桃源县买的大房子。

欢欢喜喜的去住两人的独门小院了,加上离学校比较近,两人别提多高兴了。

这倒不是马小良给他表姐的优待,基本只要是达到要求的,都可以申请。

只有一方是学校教师的,就需要等几年的时间了。

但成婚了的话,可以申请宿舍楼的单间。

作为马家最小的孩子,他身边的一个个的,基本都成亲了,就连他二姐,都已经定亲了。

对此他真的是觉得很无语,就不能再等等吗?

十来岁的幼崽,要定亲做什么?

他们就仿佛怕他二姐嫁不出去一样,找了个人,打探了一下情况,就定了下来。

在马小良看来,这么小能看出点啥来?

人的思想都还没形成呢,三观都还不确定呢。

可惜,老马家还轮不到马小良来决定,只恨自己还小。

不过马小良也不是啥办法都没有的,早早的就派人盯上那家。

但凡有个什么风吹草动的,他都能知道情况。

对比嫁人,马小良的二姐马悦饴更喜欢搞事业,每天都在酿酒厂里学习。

最近她已经入选了踩葡萄少女的资格,以后就可以参加酿酒了。

距离成婚,还有好几年的时间呢。

在那之前,她希望自己可以酿出最好的葡萄酒来。

至于对方那家是否会嫌弃他姐,开玩笑,敢嫌弃一个试试。

马悦舒在前年出嫁,去年生下了长子后,继续回到了工作岗位上。

带孩子有婆家,即便没有婆家,也有乳母帮忙。

基本上也没有马悦舒什么事,反正那婆家也不敢说啥。

能够借着马悦舒的关系,搬进桃源县,加上马家的关系。

说起来马小良的大姐夫是个武将,如今在桃源县当值。

正是镇守四个角的其中一个军营当中的,家庭环境也比较简单。

父母二人,下头还有一个弟弟。

家中也算是有点薄产,在外城有一个带小院的宅子,外加几亩地。

那是属于二老的,将老家的房子和地都卖了,在桃源县落脚后购买的。

马家不会占他们家的便宜,无论是地,还是房子,马小良都给他姐准备好了。

在内城也有一套大房子,里面婢女仆从不少。

但不允许男方纳妾,敢纳妾?可以试试。

马家的男人都不是好惹的,特别是马小良,从小他跟姐姐感情很好。

哪怕他们不是一母同胞的姐弟,但就冲着他姐照顾他这么久的情分上。

特不可能允许有人骑到他姐的头上来,所以成亲前,马小良就开诚布公的说过。

基本上只有读书读傻的人,才会无视马小良的话。

娶到马太守的闺女,即便是庶女,只要嫡子对她重视,那就是跟嫡女同等的地位。

更何况,马悦舒看起来温温柔柔的,武力值可不比任何人差。

他们马家,可不是那些文文弱弱的书生家族。

武将家里就没有弱者,就是马小良的两个姑姑,那都是武力值爆表。

这么说起来,他们家最菜,好像就是他马小良了?

因为这小子唯有跑路的轻功学的最好,其他都属于普普通通,没一样拿的出手的。

正因如此,他身边的五个助理,全都是武力值第一优选出来的。

当然了,人家工作的效率,那也是杠杠的。

给马小良解决了好多问题,以前只有平安一个,早就不够用了。

平安如今也是大小伙子一个,十六岁的年纪,听说不少人在大厅他。

这是要准备相看,好定亲呢。

不过马小良的乳母崔氏,直接拒绝了那些相看地方人。

但凡长点脑子的,都猜的出来,崔氏的想法是什么。

很简单,马小良如今拥有一座县城,他不过十岁的年纪,怎么可能止步于此。

而作为马小良得力干将的平安,以后的身份,也不可能只是一个小书童。

现在找上门来的媒人,给出的人选,基本上全是乡下的女子,还有小县城的。

崔氏辛辛苦苦将儿子送到小公子的跟前,就是为了给儿子选这样的儿媳?

倒不是崔氏眼高手低,实在是她家的儿子,被小公子培养的太优秀了。

就连崔氏其他的孩子,也都进到了桃源县的学校里。

按照不同的天赋,分配去不同的班。

学手艺的学手艺,会读书的就继续读书。

反正平安愿意供着他的弟弟妹妹们读书,虽说刚入学启蒙等等,读书是不花钱的。

但后头若是想继续深造,那就需要一些费用了。

没有父母的孩子,马小良会承担他们的一切费用。

有父母的,那就必须由父母来出,又或者他们申请到奖学金。

总归只要是想读书的,总有办法的。

那些一路读书都拿前几的,倒是不需要担心,因为他们是免去学杂费的。

可以说在桃源县,读书成绩优异的,那是绝对能让亲朋好友都骄傲的事。

这样的例子摆在眼前,桃源县对于送孩子上学,可以说是空前的热衷。

谁不希望自家的孩子能够读书识字,成为有用的人才。

特别是那些成绩优异孩子的邻居,都是一起来到桃源县的,凭什么别家孩子就会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