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神话传说同人)我是马文才?!(206)+番外

作者:茶叶蛋 阅读记录

盐和铁,那都是重要的战略物资。

在这年头,管的还是很严格的。

早早的,当地的育幼院已经建了起来,专门收留无家可归的孩子。

育幼院的占地面积不小,里面有住房,教室,玩耍运动的地方,一应俱全。

在这里大部分都是女娃,失去父母的孩子,也有父母逃命丢弃的。

马小良也给过那些父母机会,允许他们可以认回孩子。

大概是太穷了,有些人看孩子们住在育幼院的生活不错,干脆就放弃了。

对此,马小良也不客气,放弃认回孩子权力的,他也赋予孩子不必赡养亲生父母的权力。

所有满六岁以上的孩子,都开始在育幼院内读书识字。

对很多孩子来说,这根本都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要知道,读书识字一直以来,那都是上层认识的专利。

对于这些人来说,他们就是泥腿子,根本不配读书的存在。

但马公子就是不一样,他不光给他们读书的机会,还要他们好好读书,利用读书来改变他们的生活,乃至命运。

他们并非没有榜样,在马小良身边的三个助理,他们就是来自最底层的家庭,甚至还有是孤儿出身。

并没有比他们好多少,但他们依然完成了逆天改命。

成为了马小良身边的助理,那是打败了不知道多少人,才获得的工作。

当然了,并非说其他的工作不好,只是这份工作更是荣耀。

是他们一直以来努力的方向,他们也正在用自己的方式,报答马小良。

若不是马小良,他们还烂在泥地里。

所有人都明白的,唯有马小良,才会有这样的想法,还实施了出来。

毕竟像马家在会稽郡盘旋多年,为什么只有马小良出生长大以后,才会想到,让普通百姓读书识字?

所以他们感激的,从来就只有马小良。

是他让整个桃源县内的百姓,吃上了饱饭,穿上了得体的衣服,过上了像样的生活。

这是百姓们压根不敢去想的日子,而马小良给与他们,还保证,在将来他们一定会越来越好。

第122章

司马兴男为何会这么喜欢桃源县,正是因为桃源县有一股气。

将桃源县的上上下下,都凝聚在一起的感觉。

反正她在别处都没见过,晋朝的大臣们,哪一个不是各有各的心思。

说是各怀鬼胎都不为过的,如果能像桃源县那般,她阿耶大概就不会这么早死了。

想到早逝的父亲,司马兴男依然忍不住难过。

不过现在也不晚的,只要培养出属于大晋朝的人才来,就不必被那些士族门阀所裹挟。

这也让司马兴男下定了决心,一定要培养出人才来。

她就不信了,桃源县可以的,她会不行?

就像她女校里面,多少的姐妹们,都才华横溢。

只可惜没有展示的舞台,真的是太可惜了。

司马兴男即便是有心,暂时也无力做些什么。

为何在这世道,女子如此的艰难?

男子却什么都不需要做,就天生能够获得一切?

司马兴男不理解,同时她也不能接受。

作为大晋朝护国长公主的她,是先帝亲封的,即便以后要找驸马,她也要找听话的男人。

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母亲庾太后已经在给她相看择婿。

不成婚是不可能的,所以司马兴男只想选个听话的。

光是这一点,就很难选了。

一般家世的差一点的,肯定是配不上她,家世太好的呢,显然不可能达到听话这个条件。

说不定人家还觉得郁郁不得志,尚了个刁蛮的公主。

天知道她根本不屑嫁人,为什么是女子就必须要嫁人?

“倒也没有这样的规矩吧?我记得在还没有文字的年代里,那都是母系社会。”马小良随口说道。

“什么是母系社会?”司马兴男虚心求教。

“那就是以女性为尊的社会,我记得以前看过一本书,就说在这片土地上,某个山里,依然遵从着这样的习俗。”马小良挠头,他忘记是哪里看到的。

“真有这样的地方?”司马兴男惊呆了,她长这么大,一直被教导,要服从,说什么在家从父,出嫁从夫的,这是是自古以来的驯化。

“有的吧,而且我觉得男女本就平等,为什么要女子低一头。”马小良理直气壮的说道,“在家里,我阿母明明更辛苦一些。”

“有道理!”司马兴男点点头,觉得马小良的话,说进了她的心坎里。

“所以我才要让女子的地位上来,在长安城里,我建了四所学校,就是为了保证,全部的孩子都可以上学。”马小良骄傲的说道。

比起桃源县内城只有一所学校,如今在外城,还建了一所小学一所中学呢。

这样不同的年龄段的孩子,就可以分开读书了。

在长安城也是一样的,四所学校被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给启蒙的孩子们读书,一部分则是进修。

而内城里面,也有一所学校,专门给可以继续进修的学子读书。

并且这里面的学校,还有一个大的藏书阁。

里面有他这些年搜集的书籍,同时还会继续收藏,印刷后,被放到藏书阁当中去。

“真想让我阿母来瞧瞧这里。”司马兴男是真不耐烦相看的事,可惜,她阿母在建康,根本不可能过来。

不过相信,这里真的安全了以后,说不定在建康的朝臣会忍不住。

这可是回到故乡的机会,建康虽好,那也不是荣耀。

反倒是一种屈辱,他们是被赶出来,才被迫在建康建都的。

而如今长安被打了下来,司马焕也在扫清附近的障碍。

兜兜转转打下了不少势力,自身的实力也增长了许多。

兵力起码翻了三倍,因为他的增长速度过快,朝廷那边的拨款都变得不痛快起来了。

为什么呢?

很简单,他们惧怕司马焕的能力,他们是想要北边的地盘,但他们同样不希望,有人跟他们来分权。

就司马焕的本事,想要夺权,不是轻而易举吗?

更何况他的军队还在不断的壮大起来,只要他振臂高呼,立刻所有人都会响应。

为此,朝中大臣纷纷开始给新帝写奏折,说司马焕狼子野心。

庾太后压根不搭理他们,有病就去看大夫,浪费这么好的纸做什么。

至于司马衍,他本来就怕他叔叔,给叔叔找麻烦?别闹了好吗。

他只是年纪小,不是没脑子!

就司马焕想要夺了皇位的话,在他阿耶刚死的时候就行了,替他干掉了那么多造反的人,再来自己造反?

就算是真的,司马衍表示,他可以瞬间滑跪,把皇位给叔叔的。

多一分犹豫都算他输!

真是那样的话,他就可以回到桃源县去了,那里的日子逍遥又快活。

那里像现在这样,每天要听那些老家伙说一堆听不懂的话。

还要每天被迫看奏折,都不知道他们写的什么东西。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