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神话传说同人)我是马文才?!(215)+番外

作者:茶叶蛋 阅读记录

早先司马焕就收到了消息,说有人围攻长安城。

只因为太远了,一时间赶不回来。

不然高低让这些人恨不得从来没投胎做人!

马小良也是如此,才让他兄长出征,换了司马焕来,怕是没啥活口了。

他需要劳动力!(超级大声)

九百多人就这么被丢去挖矿,开玩笑,之前发现的石墨的矿,还有其他的矿石,石英、大理石、云母什么的。

哪一个不需要壮劳力去?

马小良还觉得,九百多人好像不太够呢。

希望,不长眼的,再多来一些!

这样他就不需要为人手的问题而愁了,要知道他才不过十来岁啊!

为什么要他这小小年纪来背负这么多?

要是少年秃顶,那可怎么办好!

毕竟这古代,可没有植发技术!

好在他们家,好像没有遗传的秃顶。

主要是看他阿翁阿耶,就是叔叔们,也都没有秃顶的。

那些被审问供出来的士族名单,马小良当然不可能轻易原谅。

全部都打包,送去给阿焕。

司马焕的反应也很迅速,就是在长安城周边的山匪路霸什么的,全部遭殃。

既然是不安全的因素,那就全部灭了。

这么一下,司马焕的名声,就更加的让人闻风丧胆了。

谁家少年这么凶神恶煞的,一个都不留!

当然了,表面上是如此,其实还是有一些活口的。

只是这些人,全部都被丢去挖矿干苦力了,这辈子是没什么机会出来。

一些被逼落草为寇的,马小良也给了他们机会。

让他们重新回到长安城外,开始种地的生活。

这些荒地需要他们自己开垦起来,其他的,马小良提供种子还有肥料等等。

“只收两成?”从良的草寇,听到都傻眼了。

“当然是两成,不然还要多少?”马小良理直气壮的说道,“你也不去打听打听,我马良说的话,童叟无欺。”

“太好,我们愿意的。”草寇们纷纷点头。

“那回头就去你们安家的村子,按照人头,去领农具还有牛。”马小良点点头,这些人还不算太坏。

总归是要给与机会的,劝人向善,也是赚取功德的方法之一。

“牛?!”众人听到马小良的话,激动的大喊起来。

“对啊,当然是牛了,不然耕地用什么?”马小良不以为意的说道。“等以后农忙的时候,每个村落都可以申请牛耕地。”

“这可真是个好地方啊。”众人纷纷嘀咕起来。

“对了,牛租给你们以后,要你们自己照顾。”马小良表示丑话说在前头,“若是牛在你们村子里出问题,可是要赔偿的。”

“当然,当然。”众人赶紧答应了,这是牛吗?这是他们祖宗!

很快就有人领着他们去住所,长安城外,建造了好些村庄。

这些人看着他们未来的家园,满是期待与好奇。

对于这村子的安全性,毋庸置疑。

“难怪那些人会输了。”众人上下打量这楼子,大门只有一个,并且还十分的厚实。

这门地方一些攻击根本不在话下,进入以后发现,里面还有机关的。

一层并不是住人的,是属于仓库的位置。

防火也做的十分的到位,一旦发现火势,立刻就有水源可以灭火。

他们住在楼上,窗户可以看到很远的位置,外墙十分的光滑,一般人无法爬上来。

并且这边的窗户也不大,最起码不可能让一个成年人挤进来。

狭窄的窗户,还都给用的玻璃。

难怪说长安城财大气粗呢,住进新房的人都傻眼了。

这一栋房子里,可以住上几十口人都不显得拥挤。

基本上他们都可以拥有一个套房,三室一厅一厨一卫的。

厨房里面有两种炉子,一种是烧煤饼的,一种是烧柴火的。

因为这个时代,做饭手艺的欠缺,不是谁都会炒菜的。

也不是谁都有钱买铁锅的,这里给安排的,就是最普通的陶瓷锅。

马小良又不是冤大头,给他们准备铁锅?

刚新来的人,马小良让人按照人数,送来了过冬用的粮食。

只等开春了以后,就可以开始种植了。

到时候他还会派人过来,教导他们如何种植玉米红薯土豆,当然了,还有小麦之类的。

不是说小瞧农民,农民种地,那都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

只是没有人去专门的研究,如何让粮食增产。

这才是问题所在,只能靠天吃饭,那肯定是不行的。

不然马小良也不会努力想办法,甚至是派人去建造水库。

就是为了拦洪蓄水,这一点非常的重要,顺便还能养殖一些鱼创收呢。

说起鱼,就不得不说一声,马小良当初养殖的珍珠蚌了。

如今几年的时间过去了,这些珍珠蚌终于收获了!

打开蚌壳,里面全部都是满满的珍珠。

每一个都十分的圆润无瑕,直接在建康的贵妇圈里,火乍开了锅。

第129章

同时间,珍珠饰品,直接就推出了许多来。

无论是头上戴的,还是挂耳坠上的。

特别是这些珍珠的颜色,还都不一样,最稀有的,大概就是黑珍珠和金色的珍珠了。

可以说是万中无一,也就十分的珍贵。

价格炒的一高再高,有市无价。

不赚钱那是绝无可能的,马小良海边的渔民们,还要靠这个来赚钱的。

跟个体户不一样,这年头的百姓是没有本钱做个体户的。

所以马小良雇佣了他们,每个月给他们工资,让他们不必冒着风险,出海打鱼才能勉强糊口。

不过很快就不必担忧了,马小良他们建造的海船,已经到了最后的收尾。

用不了多久,就可以下海了。

到时候可以前往远一点的地方打鱼,同时安全上面,可要比渔民的小破船强多了。

这平稳性,都完全没有可比性。

马小良所造的船,那都是从梦境中,学到的,千年以后的建造方法。

一开始先是建了模型,尝试过无数次,不容易翻船以后。

才进一步的建造大型的海船,用的每一块木料,都是精选最好的,绝对没有一丝的蛀虫。

要是有蛀虫还得了,下海不需要几年,就会因为咬空了,导致船只漏水,最后沉没在大海里。

正因为是这样的精挑细选,这么几年的时间,才造了五艘海船。

当然了,也是因为经验不足。

一开始速度慢,完全是经验上的不足,后来就快多了。

加上还有新的工匠加入,不少从桃源县毕业的工匠,只知道有一个工作,工钱是别的工作的五倍。

唯一缺点是要出去五年,但五年回来,别说盖房子娶媳妇了,啥都能有。

到地方才知道,是建大船,先是上课。

是的,刚毕业依然要上课,不过是学习船只不同的位置,然后就是上岗。

五年的时间,一眨眼就过去了,虽说在岛上不允许有人离开,更不许谈论岛上的生活。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