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传说同人)我是马文才?!(218)+番外
自家阿兄就是有这样的本事,为啥要避?不存在的!
刚读书的一年的娃娃,能有什么用?
即便是成年人,也才刚脱离文盲的范畴。
要想当官,还早的很呢。
这些主要还是跟阅历有关,兄长来了以后,马小良就能轻松不少。
之前忙的他都快赶上陀螺了,要不是阿翁年纪太大,不然他连阿翁都不会放过。
作为家长年纪最大的马老太爷,倒也不是啥用都没有。
通过丰富的阅历,马老太爷可以成为顾问。
谢真雅带来的弟弟们,也都被分配出去,长安城四个区域,都是需要有人管理的。
谢家怎么说也是县令,这两个弟弟跟着父亲不短的时间,这次过来,要说没点想法,马小良名字倒过来写。
不过马小良并不反感这种阳谋,总比阴嗖嗖的要强。
所以很痛快的,就给谢家兄弟安排了工作岗位。
直言告诉他们,做的好,升职加薪,做的不好,哪来的回哪去。
在这里,不玩虚的。
别说谢家兄弟了,就是他们的姐姐谢真雅,马小良都没放过。
跟马朗一样去干活!
说起来,自从怀孕生完孩子,这么久的时间,谢真雅还真没出来工作过。
但聪明人就是如此,不适应肯定有一点,但很快就能找到工作的诀窍。
主要那可是马小良的嫂子,谁敢给她脸色瞧?
加上谢真雅本身的能力在,不到一个月,就在这里站稳了脚跟。
同时上班上到八个月才休息的马悦舒,也终于生产,生下了软软糯糯的小闺女。
乐的马小良他姐夫合不拢嘴,这下好了,儿女双全了!
对此马朗十分的羡慕嫉妒,可恶,为什么就他生了三个臭小子!
难道想要一个软软糯糯的小闺女,就这么难吗?
别说马朗稀罕这小外甥女,就是他家三个崽也稀罕,这可是妹妹呀!
特别是马小诚,从生第一个弟弟开始,他阿耶就开始在他耳边叨叨,给他生一个妹妹啦。
结果,弟弟一个接一个的蹦出来,糟心!
弟弟都是跟他抢小叔叔的家伙,完全不想要!
结果还是大姑姑厉害,这不就来了妹妹嘛。
虽说一开始的妹妹长的有点不大好看,孩子嘛,养养就漂亮了。
对此马小诚有着丰富的经验,作为马家这一辈的长子嫡孙,马小诚可谓是见证了自家弟弟,还有堂弟们一个个出生的。
一出生的幼崽,贼丑,还只会哭。
养上一段时间就好了,长的跟发面馒头似的。
他家的弟弟们别看挺烦人的,好歹长的不错,对此马小诚还是很期待妹妹。
偏偏阿耶不争气!
他小叔叔都说了,生男生女,主要看男的。
所以啊,还是他阿耶的问题来着!
第131章
自从老家来人了,马小良的生活,瞬间就从枯燥的加班,变得多姿多彩了起来。
毕竟每天一睁眼,就看到他的三个侄儿,小小年纪居然就会争风吃醋。
作为他们三人的暴风中心,马小良每天都嘎嘎乐。
为了他兄长看的无语,你现在就乐吧,以后等大妹家的崽也过来了。
加上现在刚出生的,总会长大的。
一群孩子争风吃醋的场面,怎么想都修罗。
这还是弟弟没成婚,等到成婚了,估计也没几年了。
如今都十二三岁了,用不了多久的时间,等二十岁了,差不多也该成家了。
到那个时候,家里就该更热闹了。
马朗是完全想不出来,幼弟成婚的模样,总感觉马小良要成亲了,他也该老了。
毕竟两兄弟差了有十八岁,弟弟长大的时候,他已经过了壮年,步入老年了。
不过他还能再撑几年,坚决不给弟弟拖后腿。
马小良是不知道,他哥的想法。
对于工作,马小良完全没有兴趣,怎么可能会有人喜欢工作的!
他确实喜欢赚钱,但赚钱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潇洒。
瞧瞧现在从建康到长安城的路,就一路的平坦。
他阿翁都说了,这一路来,没怎么颠簸,比起以前的路况,简直好的不是一星半点。
加上自家的马车,还安装了弹簧装置,有减震的效果。
在路上遭的罪,简直微乎其微。
加上他们还随行带了炉子,做饭也很是方便。
路过荒郊野岭的,还有口热乎的吃。
外加马小良准备的帐篷,安装简单,有厚实的皮革,里面塞上棉花。
能很好的防风,夏天还可以换成竹子做的,里面用上帐子,避免蚊虫叮咬。
反正桃源县出品,必属精品!
这些在商人那里卖的可好了,无论是往北走,还是往南走。
都不缺购买的人,特别是这些帐篷,只需要拉开来,然后扣上接口。
盖上顶子以后,再裹上对应季节的,一个舒适的帐篷就诞生了!
不要以为这样的帐篷,对应南北,只需要买一样。
就算是南方,也是有寒冷的冬天的。
并且南方的冷,根本就是北方人无法想象的。
当然了,这个时代的话,也只有富贵人家,才能愉快的过冬。
过冬三件套,那都是商人必备的。
特别是特制的小炉子,百变不说,还都是实用的存在。
马小良当初就是特意给了阿焕好多套,让他可以在室内烧水,甚至是吃火锅。
出行像这么愉快的,以前是想都不敢想。
最起码不必忍受那些寒风,当初马小良让人赶制出来,也是听说阿焕要出兵打仗。
想到他精心养这么大的崽崽,要出去吃苦受冻。
这怎么可以!
他马小良绝不答应!
就算要出门打仗,也要带上足够的装备。
司马焕只有在突袭的时候,才会丢下所有的装备。
不然的话,这可是他家阿良给的。
每一个都是来自马小良的心意,怎么能随便浪费了呢。
更何况,有这些以后,在路上确实要舒服很多。
不光是装备,还有药品。
甚至是将士们身上穿的行军服,相对厚实的棉服,足够给将士们保暖了。
还有一定的防御作用,毕竟一刀下去,砍坏了铠甲,里面还有个棉服。
为此马小良需要更多的棉花,为了给阿焕的人做棉服,他攒下来多年的老本,都一次弄完了。
在长安附近也种植了一些,没指望它能丰收,好歹也能收一些。
主要还是气候不太行,换到阳光好的地方,就会好很多。
马小良可是记得,疆域的棉花是最好的。
而且那边土地辽阔,想种啥都行!
天知道他多么想念疆域的葡萄干,那味道才正宗嘛!
这边的葡萄干都不咋样,但看看舆图,这辈子可能,都别想了。
有了兄长在,马小良确实轻松不少。
他阿兄简直全能!
自从兄嫂都在长安城工作,他们也分到了属于自己的大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