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小小年纪,还关心这个?”马朗听了马小良的疑惑,差点没笑出声来。
“阿兄,这可是很严肃的问题。”马小良要被兄长气死了,他这么严肃的问,怎么还不好好回答的。
笑笑笑,笑你个大头!
马朗笑够了,才跟弟弟解释,“放心吧,就算王家真干啥了,也跟我们马家没有关系。”
马小良睁大了眼睛,疑惑的问道,“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阿母娘家跟那王家,都不算一支。”马朗点了点头,给与肯定的回答,“而且天底下这么多姓王的,总不能都跟他们家有关系吧。”
这么一说,马小良总算是安心了一点。
“可阿焕还是没给我写信。”马小良有些惆怅。
“应该用不了多久,大概是被什么事拖住了吧。”马朗安慰弟弟说道。
如今他也知道阿焕的真实身份,只有他家幼弟不清楚。
只当那阿焕是他最要好的朋友呢,不过阿焕自己不说,马朗也没有要挑明的意思。
孩童的珍贵友谊,可不能因为他,莫名其妙的就给结束了。
不然他们家阿耶也不会保密到现在,想起来马朗就忍不住笑。
也不知道这小子啊,什么时候才会发现,那阿焕压根不是妹子。
因为担心阿焕,马小良亲自写了信,要换了平时,他肯定是不乐意写字的。
只是太担心,马小良就写了,让岛上的人给送过去。
好在这一次终于收到了回信,回信的内容也比较的简单,都是阿焕自己一个字一个字写下来的。
他让马小良不要担心,没有写信是京城当时比较乱。
现在已经恢复的差不多了,他没事,师父也没事。
让马小良等着他回来,应该用不了太久。
对此幼崽也不知道,阿焕说的是真的还是假的。
只能在家担心,没办法,他去不了京城。
倒是从他先生那,知道一些京城传来的消息。
王逸少怎么说也是王家人,虽然跟王敦同宗,不过是曾祖是同一人,他祖父那辈已经分开了。
算下来王敦是王逸少的堂叔,跟马小良的母亲就更远了。
对于王敦的行为,王逸少并不赞同。
无他,王敦大肆谋害忠良的行为,但凡有点血性的,都看不下去。
又因为王敦是他堂叔,连带的王逸少出门,都感觉要被人骂。
不过也没有人真的敢骂王家,现在的王敦权力滔天。
毕竟王敦有机会推翻司马家的王朝,人家硬生生的改了主意。
让众多的人都摸不着头脑,不过话虽这么说。
王家也已经算是这东晋顶级士族了,这年头就是如此,谁拳头大听谁的。
马小良对谁是皇帝,并不在意。
要不是阿焕在京城危险,他连京城朝哪个方向都不知道。
也正因为如此,马小良对这个时代的危险,才有了稍微多一点的概念。
原来这个时代的皇帝,地位这么不稳啊。
说造-反就造-反?
最可气的还是,人家有能力造-反,也造了,但突然又不想造-反了。
结果屁事没有就算了,做皇帝的还要好声好气的应对。
这是马小良他师父来信说的,满满的嘲笑。
老道没告诉自家徒弟的是,估计这皇帝活不了两年了。
本来身体就不怎么样,原本也想争一口气,却被王敦啪啪打脸。
这还不得郁结于心啊,这么折腾下去,真不好说。
老道准备找个时间,带着阿焕跑路。
虽说他当初是被春夫人求着,才给她医治儿子的。
谁让春夫人跟他们家有些渊源在,既然都答应了,还收了这小子为徒。
老道就没有丢下徒弟,一个人跑路的道理。
主要是阿焕身体,也没有多好。
他们留在京城的主要原因,是在等一种稀有的药材。
有了那东西,阿焕的身体才算是有真正的转机。
不然他们早跑路了,还会等到王敦那小子造-反?
老道积极的给小徒弟写信,主要也是安抚幼崽的情绪。
他家小徒弟该多担心他这个师父啊!
马小良:那倒也是没有的。
他师父作为成年人,能跑能跳,武功还贼高。
真不怎么需要他来担心,好吧,也是有那么一丢丢担心的。
结果没教几个月的先生又跑了,因为王家那点事,他先生决定先回家苟一段日子。
马小良送了他先生一堆好吃的东西,让他在路上慢慢的吃。
王逸少大为感动,不愧是他的好弟子!
等以后马小良上王家的族学读书,给他当靠山!
马小良微笑,先生您就不能盼着点好吗?
别说是王家族学了,那也是在会稽郡的地界。
他,马小良,会稽郡太守之子。
来欺负个试试?
再说了,他武艺超群的好吗!
谁敢欺负他?
看到那沙包大的拳头没?揍翻一群人!
这么一折腾,差不多到了夏天最热的时候。
也终于到了收割粮食的时候,那些个红薯土豆,都差不多成熟了。
就连玉米也差不多了,这一次试种玉米的田地,已经开始收获。
太守府里,就堆了不少的玉米。
马家人是从早到晚,吃的全是玉米制品。
不过也就吃了两天便腻了,没办法,再好吃的东西,也架不住天天吃。
这次收获了玉米,一部分研究怎么储存。
剩下的制成种子,来年再种植。
不是马卓不想赶紧再种一批,而是没有那么多的种子。
那些玉米杆子,玉米芯什么的,也都要按照之前所知道的,全部处理。
顺便还想试试玉米是否真的能够制糖,可不能浪费一点。
马小良对玉米的大丰收很是高兴,这要是在北方,应该可以长的更好吧?
可惜,这东晋地盘不大,当年司马家占下来的地盘,也都一点点的吐了出来。
也难怪王敦瞧不上想要反了,但凡有点野心的,都不可能忍得住。
马朗对弟弟好奇王家的事,决定还是给他说个明白。
不能因为马小良年纪小,就随便糊弄过去。
他们家到底是驻守会稽郡,外面的世界,不能一无所知。
马小良可是太守之子,所以马朗给小家伙说了一些王敦的情况。
王敦当年因为相貌不错,被封了驸马。
“原来他还做过驸马啊?”马小良更加不解了,那算起来不是皇帝的亲戚吗?
“虽说是驸马,好像与襄城公主感情并不算好。”马朗只能简单的说明。
“为啥?”马小良一脸纳闷的问道。
“襄城公主瞧不上他。”马朗当然也是听说的。
“为啥瞧不上?不是说他相貌不错吗?”马小良更不明白了。
“有些时候,不光是看长相的。”马朗小声说道,“似乎说是公主嫌弃他粗鄙。”
哦豁,这就日子不太过的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