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杯酒下肚,苏雪青也有些头重脚轻起来:“没什么,一点小事,不用放在心上。”
“再苦再累,大人的事都熬熬就过了,孩子的事才真让人头疼……”
高毅立马意识到余曼丽要说什么,拉了她一把:“别那么多话,吃你的饭。”
余曼丽甩开他的手,瞪了他一眼:“……丫丫开学就上二年级了,还在民办学校。苏老师,你是教授,你有没有办法帮丫丫转去公立小学啊?”
高毅在一旁尴尬又羞愧:“你别在意她说的。她什么都不懂,不知道这件事有多难办……”
余曼丽桌下踢了高毅一脚:“难办是你没本事。”说完新殷切地望着苏雪青。
苏雪青倒是没想那么多:“二年级是吧,我去帮你们问问。”
余曼丽一听就眉开眼笑:“就知道你有办法,真是太感激不尽,这孩子的以后全靠你帮忙了。丫头,还不跟你苏叔叔说谢谢。”
这顿饭吃完,天已经黑了,苏雪青也喝了五分醉。幸好余曼丽目的达成就没有再继续给他喝酒,要不然他今晚别想走出高毅家。
余曼丽收拾碗筷,高毅说送他。
苏雪青推着他的胸膛:“别送了,你这腿上下楼不方便。”
高毅拿了拐杖:“没事。这片路复杂,你不知道在哪儿打车。”
在高毅的坚持下,两人一起下了楼。
“余曼丽的话你别放心上,孩子的事不用操心。过两年我户口的问题解决了,她自然能转去公立。”
苏雪青摆摆手:“没关系,我爸有学生是小学校长,我去帮你打听看看。”
高毅望着他,不知道说点什么好。而他一手拄拐,一手还打着绷带,实在没办法抱他,或者牵他一下。
好像自己永远都是这样,即便没有受伤的时候,也对苏雪青、对自己那份爱意束手无策。
“……我从没想过要你为我做这些……”
“我知道,”苏雪青靠过来抓住他的手臂,“我也是愿意才做的。”
“真的谢谢,阿青……可以叫你阿青吗?”
苏雪青笑笑:“随便。”
站在等车的路灯下,灯光昏黄,蚊虫飞舞。等了好一阵,车还没来。
高毅凑近苏雪青耳边,轻声道:“我爱你,阿青。”
第45章
中午饭点,员工大都在超市后门的阴凉空地上吃饭。为图方便,他们一般都随便在超市买份快餐或者面包,只有余曼丽一天不落地从家里带饭。
她坐在石阶上,捧着饭盒,享受中午这难得的休息时间。
庞娟端着超市的餐盘,也凑了过来,看看余曼丽的饭盒:“哟,今天吃这么好啊。”
余曼丽把饭盒递过去:“尝尝。”
庞娟也不客气,夹了一块排骨:“嗯,这手艺,一吃就是你老公做的吧?”
“嗯。”
“他都受伤了,你还让人做饭啊。”
“好挺多了。我天天上班都忙死了,他总不能成天搁家躺着。”
“你老公对你真好,好福气啊。”庞娟叹气,“我家那个,你就是来事儿了不能沾凉水,都还得爬起来给他做饭。”
“你老公人是不会做饭,我是刚好碰上男人是厨子。”余曼丽笑着,又把饭盒递过去,“再吃点。”
“不吃了,你老公专门给你做的,你多吃点。”寒暄完,庞娟压低声音,难为情地,“曼丽啊,上回你说的事儿,我回家一说,才知道我老公把钱拿去投资他兄弟的什么项目了。家里没什么钱,我就借你一千我的私房钱吧,少是少了点,总比没有强。”
“不用了,钱的问题我们解决了。”
“解决了?”
“嗯,我老公的朋友给我们借了十万,也不要利息,让我们先应急,说是以后有了再慢慢还。”
“借你们十万?”庞娟瞪大眼睛,“这是啥朋友?”
“老高的朋友,好像是什么教授,人有的是钱,压根不在乎这点。那天他给老高送钱来,我提了一嘴闺女学校的问题,他也给帮忙解决了。”
庞娟露出艳羡的神情:“哎呀,你家老高可真有本事,能和这样的人交上朋友。”
“他成天外边跑,总有些朋友的。”
“他那朋友那么好本事,让他帮忙给你找个好点的工作呗,咱这工资低、时间长,五险一金都不给交齐。换个轻松点,钱多的。”
余曼丽听出庞娟的揶揄,也不生气,反口道:“娟儿,有句话给你提个醒。家里的钱就不能让男人管,男人有钱就变坏你没听说过?你得想办法把钱攥自个手里。”
庞娟那本是不愿意借钱的托词,讪笑两声,吃完饭,先走了。
余曼丽吃完饭,休息一会儿,去换了其他收银员。
人情冷暖余曼丽一向知道,不过这次高毅的车祸让她又重新认清了一回。
什么叔伯姑姨都是假的,她火急火燎打电话回老家借钱,都说日子比搬到大城市的他们难,还有人出主意实在不行就把房子卖了。
她给自个父母打电话,不仅没借到钱,还挨了一通骂。说高毅赚钱的时候,她一点没想着家里,到了要钱的时候就来了。
气得余曼丽电话这头说不出话。这些年她孝敬父母的不少了,过年过节礼钱礼物一样没少过。高毅对她孝敬娘家也从不过多言语。就这样,父母还怪她给得少,因为当年彩礼问题,也从没给过高毅好脸色。余曼丽暗下决心,以后父母再休想从她这儿要一分钱。
腆着脸求了一圈人,一分钱没借到。最后还是高毅的师傅给他们借了两万,让她把住院和治疗的费用给清,还说会帮高毅保住饭碗,等他伤好了继续去上班。
余曼丽感激涕零,但这钱依然是不够。尽管知道网贷不能碰,她已经没有办法,从网上借了钱,好歹把生活给糊弄走。苏雪青那笔钱的确是天降甘霖,解了他们的燃眉之急。不仅如此,还帮他们解决了孩子读书的问题。
感慨于人与人差别的同时,余曼丽也是真心感激苏雪青。尽管人家没说多少利息,没要求还钱的期限。余曼丽还是觉得应该尽快凑齐还给人家。
下个月高毅就能重新上班,修车的钱也有,开车的活儿还要继续做起来。自己也不能放松,于是她又打回了两份工。
今天早班,三点多她从超市下班,翻出自己放在储物箱的保洁服和清洁工具,准备去做家政。
平台给她派了三个单,一直到晚上十点,能拿两百来元。
家政比收银赚得多,但不稳定。收银相对轻松,也稳定一些。两份工一起,就是最挣钱的搭配。之前的问题是她跟高毅都干两份活儿,孩子没人照顾。不过这俩月高毅都在家,孩子的事她不用操心,只愁钱的事儿。
累是当然会累,甚至比以前在村里干农活儿更累。务农总有农忙和农闲,打工则是一天不落,每天都有活儿干。累,但是值得。他们两个没念书的人,在这里有了房有了车,这都是这份劳累的报酬。孩子能在大城市长大,能去公立小学念书,还在学钢琴,已经和她当年大不同,未来也不用再过她这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