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女官守则/女官上位守则/繁华歌尽(129)

许是此事打击甚大,白氏如今性子收敛了不少,不再如从前那般事事争锋。

入夏之后,京城里有件大事,那便是盛府的老太君做寿。

若是寻常家户,此等小事自是不值一提,但这人家换成了盛家,那自得另当别论了。

盛府是甚么地位?世代将门,世袭爵位,每一代都做了大将军,可谓是大周第一的名门望族。

武官中无人能出其右,但是文官中,当朝尤以丞相蘅氏能与其并驾齐驱。

盛家乃世族,蘅氏是新贵,都是京城声名鼎盛的豪门。

如今的封国将军盛筠乃第六代继承人,盛府这几代血脉单薄,盛筠有个不成器的弟弟,乃京城四公子之一,与其并称的,还有魏家四郎、丞相公子和陆家三郎。

各个皆是人中龙凤,一表人才,但的确又是纨绔中的翘楚。

姜娆对这些世族了解不深,但盛家她再熟悉不过…

盛家老太君的七十寿宴,名动京城,就连当今圣上亦是钦赐了贺礼,并准了贵妃盛怜的告假,允许其回府省亲,这是何等的殊荣?可见盛家的地位。

寿帖广发,但凡是京中上流士族皆收到了邀请,姜家自不例外。

身为正妻和嫡小姐,姜娆母女当日随同父亲一道,带了贺礼往盛府贺寿。

贺礼是极名贵的,两盘一人多高的南海红珊瑚,价值千金。

盛府门庭若市,车马如流,从轩车的华盖便可看出,此地名流云集,盛况无匹。

姜娆今日装扮简约而俏丽,淡粉色的烟罗穿纱裙,一袭绛色的半袖荷叶衫外罩,鬓上一枚三瓣玉海棠步摇,在人群里,如明珠般耀目。

以姜家官商大户的地位,家产丰厚,在来客中亦算的上上流。

盛府管家仆从有序地接待来客,安排周到,盛将军亲自在内门站立恭候,可谓给足了面子,自然也是为人脉铺路。

“姜兄百忙之中还来赴宴,盛某感激不尽,快快入席上座。”盛筠一袭烟青色锦袍相迎,虽春风满面,但却有不怒自威的仪态,姜老爷少不得寒暄几句。

盛筠将目光移到随行的姜娆身上时,不由地赞叹,“姜府有如此明珠,可惜我盛家子嗣不盈,否则必定要上门议亲才是。”

姜娆跟着笑,“小女见过盛将军。”

引得盛筠连连称憾。

盛家的确子嗣不丰,如今只有大夫人养有一子,也不过才四岁。

但盛家没有适龄男儿,别的家里却有的是。

母亲带自己来赴宴的目的,姜娆怎会猜不透?

大周民风开放,正式场合带着女眷出席并不罕见,闺中小姐结伴出游,亦不在少数。

姜娆如今二八年华,正是议亲的好年岁,母亲早就留了心眼。

席间觥筹交错,宾客尽欢。

每重席案间,皆有玉屏风微微格挡,园中香花绿荫,气派雅致自不用提。

母亲多多暗示,心下已经选定了几家男儿,还特定携了姜娆过去拜见主母。

但姜娆的反应及时平淡,几乎连话也没有一句,平白浪费了机缘。

盛家大爷、二爷纷纷轮番敬酒贺寿,直到最后,盛家的嫡小姐才露了面。

当真是千呼万唤始出来。

盛府女儿颇多,但上的了大台面的,唯有嫡系才可。

那女子面若桃花,一身锦绣,笑容极是美丽。

当真是明艳不可方物。

姜娆望着她八面玲珑的姿态,心中倒没多少感触,这样门第的小姐,以后都是要嫁入名门,是以皆是修养培训极严苛的,盛家出了这样的妙人断是不足为奇。

此人正是盛筠的大夫人徐氏所出,芳名盛嫣然。

这短短的露面,便引起了不小的波澜,很快就有各路人脉打探消息,跃跃欲试。

而找到姜家的人,也不在少数。

论起姿色,盛嫣然和姜娆旗鼓相当,不过是今日宴席的主角罢了,风头要高。

眼见那盛嫣然出尽了风头,姜娆却已经意兴阑珊。

她辞别了母亲,往后园散步。

后园乃盛家闺秀所居,并无男子。

鸟语花香,姜娆并没有目的,却在林间遇到一人。

那女子远看身量娇小,烟霞般的裙摆带着一丝隐隐的神秘,正认真的俯身摆弄着园子里的花草。

听到脚步声,那少女缓缓回头。

姜娆不由地一愣,该如何形容眼前少女的容貌?娇柔似水中莲花,清冷如九天寒月。

面相上来看,有些稚嫩,约莫不过十三岁上下,但眼神扫过来时,却带着慑人的冷清。

饶是姜娆已阅尽千帆,但如此的人儿,委实找不出来言语形容。

唯有冷清二字,能配得上她。

“你是谁?为何偷来此地,也没有声响。”少女说完,不屑一顾,转身便要走。

倒是姜娆哭笑不得,伸手将她拦住,“想来姑娘也是盛家的小姐,来人既是客,你如此说话可是有失待客之道?”

少女微微一笑,两颊一对儿梨涡若隐若现,可就是这样一张娇柔万千的皮相,说出的话可比刀子还要尖利,“原来是前院的客人,怪不得如此。那宴请,于我又何干?我可没空和你消磨时间。”

少女避开她,手中还捧着新采的花叶。

姜娆越发好奇了起来,她在身后问道,“敢问姑娘芳名几何?”

少女回眸,“若不是我不喜欢热闹,今日还轮不到她登台出面。”

说完便径直离去,从后面看,那身段婀娜如柳,怎么也不像她的为人。

才走没走远,就听从旁有人道,“小姐可别招惹了她,盛家大小姐的脾性在下可是吃过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