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春宫乱(135)
靖文的目光渐渐便得明锐,他用力点点头,使劲抹去眼泪。
苏嫣对他慈爱地笑了笑,“你还有母妃,母妃会像你生母一样爱你、陪伴你。”
靖文破泣为笑,小手抓住苏嫣的手,“靖儿长大也要保护母妃,不教别的妃子欺负你。”
苏嫣明白,这一席稚嫩的话语中,包含了怎样的信任与交付,血脉相连,灵魂相引,她的儿子是爱她的。
“父皇也会保护你的母妃,不教她受人欺负。”
清朗的男声从背后传来,苏嫣一惊,段昭凌不知何时已立在身后,将她们母子二人的谈话尽数听了去。
段昭凌缓缓执起她的手,眼中是赞许,亦是浓浓的温情,“朕的嫣儿,举世无双,朕很是庆幸,当初将靖儿托付给了你。”
苏嫣温媚浅笑,将心中的苦涩掩盖在笑意之下。
“后日你妹妹出阁,朕已蘀你备好丰厚的嫁妆,准你主持婚礼。”
苏嫣手上一抖,便挽袖拜谢,“段郎待嫣儿好,只怕旁人会多有非议。”
段昭凌面色渐冷,前些日子朝堂轩波又起,那沈誉虽被革职停办,可党羽势力并不安分,妄图干扰朝政,更有门客数十联名上书,请求恢复其尚书一职。
一波未平之时,长乐王却送来令人震惊的消息,亦是对沈誉的致命一击。
沈誉不但集结党羽,扶植近臣,而沧州赈灾赃款,竟是用来私下采买军马火药!
段昭凌最后的一条底线,岿然而倾,他当场震怒,焚烧掉所有和沈誉有关的谏书,即刻吩咐查抄沈府,全族皆受牵连。
一连数日早朝,局面皆是哗然纷乱,各自进言出策,可皇帝丝毫不为所动。
沈誉等人压入刑部大牢,按谋反通敌之罪立案。
兵马为国之根基,沈誉此项罪名,想要洗脱,只怕是回天乏术。
沈贵人被夺了位分,削去封号,幽禁于落玉宫内。
令人费解的,却是皇上并未将沈氏打入冷宫,亦迟迟未定其罪名。
林清清只叹沈氏不得其报,淑妃贤妃等人亦是闭口不谈,一时间众人摸不清皇上心思,就连看守宫人,也不敢怠慢了沈氏,生怕是皇上念着旧情,来日还有宽恕之时。
可只有苏嫣明白,如段昭凌这般冷情的男人,对沈氏早已情分用尽,更可况她父亲此时是天子头等罪臣。
段昭凌厌恶她,却下不了狠心,上一世自家往死冷宫之事,想来对他打击不小,他只是不愿再一次往事重提。
那段不堪的回忆,永远是他心中的禁忌。
可她不能在段昭凌身上下赌注,难保他不会一时心软,将沈氏幽闭一生,免去死罪。
沈氏必须死,且要死在她的手中!
与此同时,又一记重磅消息轰然而出。
名满京都的风使司总指挥、御林军统领都尉宁文远,纵横风月二十三载,竟是要举行大婚!
真教那些空盼深闺的小姐们,揉碎了颗颗芳心。
而他明媒正娶的妻子,既不是皇族公主,亦不是绝世佳人,却是尚书右仆射苏复的庶女,闺名苏芷。
这青梅竹马之谈,一时引得无数羡慕感叹,皆是说那宁文远身居高位而不贪慕荣华,功成名就不忘故人。
比那戏本里的桥段,还要感人。
子虚乌有,经街头巷尾一传,亦都成了催人泪下的有情人终成眷属。
苏家出了一个蕊昭仪,已是轰动朝野,不想这苏家二小姐,更是俘获了宁文远的心,真个是一对姊妹花,双双艳绝天下。
苏嫣怀着心思,听不进段昭凌的话,只知道,那个一直默默守护着她的人,即将迎娶自己的妹妹。
圣旨既下,一切不可转圜。
是悔?亦或是疚?苏嫣分不清楚,以至于就连沈家被抄,也未能得到预想中的快意。
她此刻才发现,宁文远早已像自己的左右手一般,在身边时,一切都理所当然。可待砍掉时,却是那样的难以忍受的痛。
望着段昭凌热切的眸光,她只能欢喜地答,“小妹自幼与宁大人感情笃厚,端的是佳偶天成,臣妾自当办好此事,才不辜负这金玉良缘。”
段昭凌见她毫无波澜,亦十分宽慰,宁文远与苏嫣从前的关系,他多少有所知晓。
而如今,这一切担忧都化为乌有,原来宁文远多年不娶,却是在等苏家小妹长大成人。
甚好甚好,二人共结良缘,皆大欢喜。
而定罪沈誉之事,也被拖延至宁文远大婚之后。
-----
迎亲那一日,十里红绸,由天子御赐的阵仗,似要比那公主远嫁还更盛大。
绣房中,一团喜气,喜娘婢子们正忙着准备珠钗、喜帕、红绸,而内帏中,一抹秀致亮丽的红色,独坐镜前。
那喜服红艳如火,又凄艳似血。苏嫣屏退了众人,木门幽幽而闭。
“长姊,芷儿就知道,你一定会来的。”娇娘回盼,如玉莹润的脸容上,是精致的妆容,苏芷模样底子很好,只是从前人们只瞧见苏嫣,却不曾发觉,她亦是容色出众。
略微丰盈的身材,凹凸有致,双目含笑,眸如点漆。
真真是个不可多得的美人儿。
苏嫣走过去,对着镜子,将一支黑珊瑚玳瑁流珠簪插入她鬓间,明玉佳人,相得益彰,她笑叹,“今日,是你出阁的大日子,我必会亲自到场。芷儿终究是长大了。”
苏芷绽开甜美的笑容,“能嫁给文远哥哥,我别无他求。”
苏嫣的手,仍停在她发间,“芷儿长大了,心自然也大了,便会帮着旁人来陷害自己的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