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之春宫乱(188)

作者:繁华歌尽 阅读记录

“我该走了,”他定在原地,苏嫣不敢转头,只是浅浅应了一声。

“那教芷儿过来与你道别。”他又补充道。

苏嫣仍是不动,摇头,“不必了,你好生照顾她。”

他亦是点头,步履沉重,渐渐远去,那声音却愈发清晰。

“无论何时、何地,宁文远的心意,永不曾变。”

殿门阖上,她这才座下,指尖微微颤抖,将那檀盒打开。

一只支离破碎的碧玉簪静静躺在里面,当初被她狠狠摔碎的玉片,竟是,又一块块地粘好了!

她不敢再看,猛地阖上,直到那冰凉的泪水打湿了手背,她才发觉,已是泪痕满面。

此去经年,归期无定。

总要待到失去之时,才知道原来拥有的一切,是何其珍贵。

--

晚间靖文殿中的烛火仍未熄灭,苏嫣披了罩衣前去探看。

就见他端端坐于桌案前,临摹着一本书文。

“再是好学,也当松弛有度,明日再读。”苏嫣走过去,刚触到书本,就见上面的字迹十分眼熟。

“宁太傅向儿臣辞别,”靖文的话戛然而止,面上神色凝重,后面的话并没说出口。

“这是他写的?”苏嫣不自觉地翻了几页,靖文点头,很是自豪,“太傅不仅武艺高超,学问也精湛的紧。”

其实,他一直都在适应自己,自己却未曾真正了解过他。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这是他在最后一页上写下的只言片语。

苍劲有力的笔锋,刻画于纸上。

苏嫣凝着那句话,久久无言。

--

春狩前,苏嫣向皇上提议,行游湖宴,以抒怀心情。

这些小事,段昭凌自是答应,交由她全权办理。

邀请名册上,淑妃赫然在列。

琪妃问她为何,苏嫣只说即便她有错,亦要赏罚分明,特许她出来散心。

兰小仪本是不在邀请之列,但奈何她自请要去,说是太医言明,娠妇临盆,更要多加走动,有助生产。

天公作美,碧空如洗,却是个游湖的好日子。

先是在御花园设宴,品花赏柳,众人亦是附庸风雅。

美酒佳肴,莺歌燕舞,这才是后宫应有的气象。

一扫阴霾,倒是教人放松了心情。

不一会,王忠明过来禀报,说是皇上在文渊阁议事,今日就不过来了。

苏嫣心下暗道,爹爹果然按她所安排,上书拖住皇上。

很好,一切都在掌控之中。

“各位姐妹,咱们既已膳毕,不如到湖上赏一赏春光。”苏嫣一拍手,就见原本碧波荡漾的湖面上,打远处悠然驶来一艘船舫。

经了一整个冬日严寒,这会子众人一见此,皆是心中雀跃,想要登船一游。

甄才人道,“臣妾早有心领略这湖光山色,今日倒是要感谢贵妃娘娘的一番心意。”

苏嫣笑的亲和,“兰小仪和琪妃身怀有孕,为保安全,不宜下水,本宫会吩咐宫人好生照顾着。”

兰小仪却不依,便道,“臣妾不怕,愿同登船舫。”

苏嫣坳不过她,遂只得答应。琪妃很是稳妥,径自陪着静和公主在花园里游玩。

“桑榆呢,怎地这一晌都不见人影儿?”她问了问一旁宫婢,皆说不知。

众妃次第登舫,苏嫣环顾,冲着坐在角落里的人道,“淑妃也一起来罢。”

99

“臣妾不通水性,便不打扰妹妹们的雅兴了。”

“淑妃如此不合群,凭白扫了大家兴致,如此,本宫瞧着,你更愿意禁足不出罢。”苏嫣拂袖而去。

甄才人亦是好心劝道,“臣妾多言,就连兰小仪身怀六甲亦是同游,淑妃娘娘如此岂不辜负了贵妃娘娘一番美意。”

淑妃沉吟片刻,终究是提了裙摆上船。

苏嫣坐在当中,眼见她步入舫中,遂示意兰若下去准备。

和风习习,湖光明媚,船舫驶得很慢,悠悠然在湖面上摆荡,一路上绕过假山,沿着梅树林一路向西。

许是风光晴好,教人忘忧,现下众位妃嫔小主亦不分派别,皆是兴致高昂,时不时攀在栏杆上,凭栏远望,指点探看。

兰小仪挺着肚子,仍是雀跃不已,往船头挤去,被甄才人拦下,只说,妹妹当心身子。

她这才不得不收敛些,教婢子扶着,摆上软櫈,靠着栏杆坐下,只是手中不停比划,甄才人才不得不陪着些。

淑妃现下刻意收住锋芒,独自坐在角落里,如今后宫早已不是在她掌管之下,此一时彼一时。唯有德妃对苏嫣很有成见,反倒和淑妃亲近起来,两人俱是祖籍北方平原,皆不会水,是以远观而不近顽。

再瞧着那嫣贵妃春风正得意,德妃更是心存不满,只是居于矮檐下,不得不低头。

有人欢喜,有人思量,小小一次游湖,苏嫣变更将她们的心思看透了几分。

忽而一曲悠扬的《紫竹调》笛声从西面传来,乐声婉转清丽,如同春晓莺啼、细雨微微,沟壑起伏间,将春色勾勒地越发动人。

屏气静听,都被美妙的笛声吸引住了,不由地往西面探头望去。

但见碧波万顷之中,一艘珠帘画舫辟开水波而来,乐声由远及近。

“此曲不凡,若臣妾没有猜错,这可是燕坞坊的伶人吹奏?”甄才人冲着对面行来的画舫问道。

燕坞坊乃江南一带名伶乐班,精通各种乐器演奏,为王公贵族赏乐之最爱。

“这燕坞坊不论男女,皆是绝色之姿,生在烟花,又偏偏自视甚高,普通官宦世家难以请来,虽掷千金,也不一定能打动。”贤妃亦是点头赞叹。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