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之嫡女庶嫁(220)+番外

作者: 奚别离 阅读记录

“琳琅,愈发无状了,怎可妄揣圣意?!”

琳琅笑着起身福了福,一副无赖的样子。

如筝还沉浸在琳琅说的喜讯中,心里如同踹了一只小兔子,窜上跳下的,脸色也红了。

琳琅在一边看得好笑,把她头搬过来对着自己:“所以啊,筝儿,明日你也要随我上街,迎接……”她坏笑着,如筝眉毛一立就要翻脸,琳琅却闲闲地说出后半段:

“我大哥啊!”她一刮她鼻子:“不然你以为是去接谁啊?小妮子?”

如筝被她逗得“嘤咛”一声站起身,一头扎进谢氏怀里:“舅母,表姐欺负我!”

谢氏笑着搂住她,冲着琳琅瞪了瞪眼,却憋不住笑出声来。

这一晚,如筝便住在了舅家,和琳琅并肩躺在雕花拔步床上,叽叽喳喳了半宿,直到三更时分才朦胧睡去。

清晨,如筝被琳琅“吃吃”的笑声惊醒,诧异的看着自家表姐翻身抱住了一个迎枕,埋头进去蹭了蹭,如筝笑着把她推醒,琳琅迷迷糊糊地看着如筝,笑到:“筝儿,怎么是你……”

如筝摇着头坏笑:“自然是我,不然你以为是谁?”她穿起衣服,瞥了琳琅一眼:

“表姐,你究竟做什么梦了,又抱又蹭的?”

听她这样说,琳琅立时便清醒了,抓了枕头便劈头盖脸朝着如筝打下,如筝一边笑着躲,一边穿好衣服下了地,姐妹俩说笑着梳洗完毕,略微用了点饭便到主院给崔侯夫妇请安。

崔侯笑着叮嘱了她们几句便吩咐人套车,早早送她们到了京师南门。

南门又名德胜门,是军队出征和凯旋必然要走的城门,两个多月以前,如筝在这里默默看着苏有容身着戎装离开,两个月以后她却是带着雀跃的心情和琳琅一起等待着,等着令自己望眼欲穿的那个身影出现在城门外。

琳琅如筝如此焦急,忍不住笑着拉拉她衣袖,看她回过头,才笑到:

“筝儿莫急,像此等大军得胜还朝,朝中定然是有人要出城十里相迎的,听说此次圣上本来要亲迎,只是身体不适,才特命太子和恭王出城迎接,怎么也要折腾一两个时辰,我估计不到辰时,大军是难以入城的……”

如筝笑着点点头,放下帘子,突然看着琳琅眨眨眼,凑到她耳边:“表姐,你想不想凌表哥?”

琳琅见一向端庄羞涩的她竟然也问出这样的话,先是惊了一下,又笑了:

“真是龙娶龙凤娶凤,老鼠的媳妇儿会打洞,你这定亲以后,眼见就学了苏子渊那一张利嘴!”

如筝脸色一红,自转过去不理他,琳琅笑着把她拽过来,却是小声说道:“废话,自然是想的,你不想苏三?”

她这一说,如筝就的脸就更红的跟熟虾子似得,看的琳琅一阵呵呵笑。

辰时三刻,南门外一阵喧嚣,伴着震耳的车马声和开道的仪仗鼓乐传入城中,如筝和琳琅赶紧撩开帘子看,却被重重的人群挡着看不清楚,索性带了帷帽钻出车厢,站在车辕后面那小小的一块车板上翘首张望着。

先入城的,是骑着高头大马,身着朝服的太子和恭王,在他们半马之距处随行的正是此次东征的总帅,凌家和谢家的两位元帅,后面跟着的是一些老将,再往后,才是东征军中年轻的一代,打头的便是圣上御口钦赐的“淦城四将”。

如筝早就听琳琅说过,虽然有了明德帝的正式封号,京师的女子们私下里还是愿意叫他们“淦城四少”,原因嘛,自是不必说了!

如筝看着并辔而行的四人,平心而论,其间最有威势的当属凌朔风,最具风姿的,要算谢如风,若论风流俊逸,便以自家表哥为上,苏有容反倒是四人中最不起眼的,可她的目光,就是没办法移开半瞬,死死地胶在他身上。

银叶亮甲,玄色战裙,凤翅明盔,长刀硬弓,一身戎装的他周身带着如筝从未见过的风姿气势,数月的行伍生活,在他的眉梢眼角刻上了些许风霜,也让他显得更瘦了,但那种闲适潇洒的气度却依然没变,目光流转间的光华,也还是那般夺人心神。

琳琅看如筝从刚才就一动不动,显见已经是痴了,笑着一拉她胳膊,低声道:

“你家苏子渊却是输了……”说着朝四人马上一指。

如筝顺着她的手看去,马上明白了她是什么意思,大盛自开国以来便有一条规矩,得胜之师入朝,是要享尽京师百姓敬仰的,哪怕是圣上,也要到宫门前亲迎,这敬仰当中就有一条,便是允许京师女子往入城将士们的弓袋,箭囊和马鞍上插花,那些老帅威仪慑人,没人敢上前,这些花便都插到了年轻将领的马上,如今正是梨花和桃花开放的季节,那些各色战马上便红红粉粉白白的,好不漂亮!

而这其中,几乎被插成了花篮的,便是淦城四少的坐骑……不过,看上去苏有容马上的桃花倒是相对最少,琳琅笑的也便是这一层。

可在如筝看来,那些花却是太多了,多的可恶!眼见又有一个小姑娘羞涩地走上前,拿着手里的桃枝要往他弓袋里插,如筝气的暗自咬了咬牙,却又马上失笑:自己这是……

想着,脸就红了。

望着望着,那四人的马便渐渐行到了眼前,如筝心里如擂鼓一般,踮起脚尖看着,却见苏有容突然像是感到了什么,往自己这边扫了一眼,脸上便漾起一个舒心的笑容,把缰绳往旁边崔明轩手里一塞,便翻身下马。

如筝愣了愣,看着两边的百姓自动给他让出了一条道,他便那样笑着笑着,一步一步走到自己身边,朝着自己伸出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