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之嫡女庶嫁(331)+番外

作者: 奚别离 阅读记录

伴着爆竹声下了花轿,有人上来撒过谷豆,如筝便沿着青毡慢慢走入了国公府的大门,一张喜帕蒙脸,她只能看到脚下的方寸之地,虽有喜娘和浣纱扶着,她仍然忍不住一阵恍惚,却又豁然清醒,脚步踏实的迈过了那高高的门槛。

进了中厅,如筝手里被人塞入一条红绸子,她下意识地抓牢,被那绸子牵着进了喜堂,她知道那一端便是自己朝思暮想的人,心里忍不住一阵狂跳,深吸了一口气,便被喜娘引到了铺了红布的蒲团前站好,她余光一扫,西侧蒲团前出现了一双皂靴,心里一动,赶紧收回目光。

傧相大声唱礼,二人跪下摆了天地神祗,又拜了高堂父母,如筝知道,苏有容这一拜便如自己拜别亲长一样,都是带了三分遗憾的,没有亲娘观礼的叩拜,始终算不得十全十美,想到这她心里又是一酸,既是为着自己,也是为了他。

傧相再唱,二人起身相对而站,又跪下,如筝低头拜了,那边苏有容也回礼,如筝再拜,傧相便高唱“礼成”。厅中一片笑语欢声,如筝却觉得一阵恍然,直到被人扶着往后院走去,才醒过神儿来,如此……就真的成了夫妇了!

从前世日日请安都要去的春晖园和漪香苑中间穿过,拐进一个角门,就到了如筝前世在这府邸唯一一个没有踏足过的院落:寒馥轩。

她依稀记得前世这里好像是叫做桂香园,名字简单,园子也清冷,苏有容似乎不爱住,素日里只是在前院自己的书房劲节轩苦读,这园子靠近大宅的东北角,离几个主院都远,反倒是离卫氏姨娘住的凌霜阁很近,这院子的隔壁,更靠近宅子中心的地方,便是她前世的埋骨之地——松涛苑。

如筝不敢多想,压了压心中涌上的奇怪感觉,迈步进

☆、182红妆(四)

一进里间,一阵熟悉的沉水香夹着冷香的味道扑面而来,瞬间便冲散了她心中的忐忑,如筝只觉得被这样的气息包围着,似乎满身的毛孔都安稳了下来,更不要说是心了。

被喜娘扶着坐在床上,跟随的人便行礼退出了新房,只剩下浣纱和夏鱼陪在如筝身边。

浣纱上前给如筝揉了揉腿:“小姐,累了吧,一通折腾还不算,咱还得在这儿等上两三个时辰呢……”

夏鱼也在一旁点头:“是啊,成亲真累。”

如筝在盖头后面看不清她表情,却也知道一定是皱着鼻子,一脸不忿,当下笑到:“别多嘴了,当心让别人听了去。”

夏鱼应了一声,又压低声音叹道:“小姐,此番您嫁过来,咱们可不能像府里一样,想说什么说什么了,这园子里,要有一半不是自己的人了……”

如筝还没说什么,旁边浣纱先低声斥了一句:“夏鱼,说什么呢口无遮拦的,姑爷园子里的人还能跟小姐不是一心么?说这些没边儿的话!”

如筝却笑着摇摇头:“行了,你们也是在府里小心惯了,无妨,一心不一心的……日子且长呢,不急。”

她们这样说着,便听门外一阵喧哗声,却是苏家陪新娘子的人到了。

如筝赶紧让浣纱开门迎了来人,一听声音,前世的记忆就又涌上心头,此人和自己交往不多,前世不过是点头寒暄几句的关系,正是苏家庶长房大堂兄苏海纳的妻子,大堂嫂吴氏。

按常理,这女眷陪客也不过就是礼节性的在新房里坐一下,也有关心一下新娘子需不需要什么的意思,故而一般是不多和新娘搭话的,也不过就是问候几句,夸一夸婚礼的排场,吴氏也是照着这个路子来,如筝也乐得不多说,只是不时回应几句。

夸了如筝的几个大丫头灵巧,吴氏又笑到:“刚刚二弟妹进门,我也去坐了坐,要说贵府还真是出美人儿的地方,一个两个的把我们苏府的兄弟都给迷了去,如今姐妹嫁给兄弟,以后这府里可就又添一分热闹了!”她这么说,如筝也不好说什么,只是笑着应了,吴氏又笑到:“可惜亲家夫人却是病着,看不到一对儿掌上明珠出嫁,端的是有些遗憾呢!”她这话听上去像是惋惜,语调里却带着一丝如筝熟悉的搬弄是非之感,再加上如今整个京师贵圈,多少都对林家的事情知道一两分,这个吴氏却在此时单拎出这话来说,显见是存了别样的心思了。

如筝心里打了个点,又不知这位大堂嫂究竟只是口无遮拦呢,还是有些幸灾乐祸,甚至是有更深一层的意思,当下便决定不变应万变,只是淡淡应着,声音里带了一丝恰到好处的悲戚,让人觉得她是在为继母的身子着急的样子,吴氏见试探不出什么,又笑着劝了几句,便带人离开了。

吴氏一走,屋里就又剩下了如筝主仆,浣纱自取了带来的小块点心服侍着如筝用了些,又帮她拿了个迎枕靠着,因是大妆,如筝也怕把衣服弄皱了,只是虚着歇了会儿,就又起身坐好,好在有浣纱夏鱼陪着,倒也算不得闷,渐渐的,天色就暗了下来,院子外面的喧哗声也轻了。

不多时,自远处隐隐传来笑语和纷乱的脚步声,声音渐渐近了,如筝的心就又提了起来。

门被人打开,如筝听着苏有容说笑的声音混在一群人声音里传来,心里就是一甜,耳边隐隐听到了许多熟悉不熟悉的声音,她知道表哥来了,依稀还有凌朔风促狭又豪爽的笑声,还有谁的,她听出许多,却又听不真切……

没待她多想,旁边床榻一动,一人坐在了她身边,如筝心中如小兔乱跳,羞怯里又夹着期许,猛地耳边就响起了一个久违了的声音:“这么大把砸过来,当心伤了我筝儿,少点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