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之嫡女庶嫁(417)+番外

作者: 奚别离 阅读记录

老太君沉了一瞬,又到:“如今圣上钦赐的匾额还挂在容儿书房里,你们都是知道的。”她端起桌上茶碗润了润,又到:

“我今儿跟你们说这些,是要让你们知道,咱家的家风从来就没改过,便是实实在在的簪缨世家,你们当中一些,不要以为自家夫君是文官,是才子,便将咱们这家风浑忘了!”她这一言出口,廖氏和如婳便坐不住了,赶紧起身,众人也不好晾着她们,便也陪着起来仔细应了,老太君抬头看了看廖氏,又着意盯了如婳一会儿,直盯得她满头是汗。

老太君轻轻一挥手,婆媳二人才如释重负地坐下,一颗心却是提了起来,果然老太君又到:

“我不管你们心里对现下的战局是怎么看的,是懂还是不懂,我只告诉你们一句,咱府的男人都是战场上用命搏杀的武将,女人也不能是普通世家大族鹌鹑似的娇小姐!”老太君严厉的目光扫过众人,冷颜到:“所谓忠贞节烈,不只是朝堂中边关上那些臣子要守,咱们这样簪缨世家的女子更要守,若是此番北狄人真的长驱直入,兵临盛京,家中的男丁自要保着圣上移驾避险,所有的女眷却是不许走,统统随我到祠堂自缢殉国,免得落入贼手,丧了清白之身!”

老太君一番话说的斩钉截铁,吴氏如筝等人还好,廖氏却是微微变色,旁边如婳更是吓得脸都青了,苏芷兰倒抽了一口冷气,又赶紧端茶掩了。

如筝抬起头看看主位上的老太君,第一个起身福下:“孙媳谨遵祖母慈训。”

老太君看着如筝平和的面色,赞许地点了点头,屋里其他女眷也赶紧起身应了。

老太君让众人坐了,一时房内便是鸦雀无声,听了老太君一番训示,如筝也略有些失神,刚刚自己应的那一声,并非是随声附和,更加不是曲迎讨好,却是她的真心话。

她一直都记得,苏有容曾经说过要一辈子护她安稳,若是真有兵临盛京那一天,那么他也一定不再这个世上了吧,那自己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

如筝盼着北狄人能如前世一般,被大盛军队重新赶出三关之外,但若是真如老太君所说,她却也是不怕的……

她自在这里出神,主位上老太君又发了话:“不过,你们却也不必太担心,我盛军威武,北狄人是绝不会猖狂的太久的!如今边关有难,咱们在京师的妇道人家帮不上什么忙,却也该用心给边关将士祈福才是,故而我决定明日咱们阖府的女眷一起上护国寺为边关将士祈福,且自今日起,府中禁杀生,女眷禁食荤腥,一律给我吃斋念佛,直到我大盛军凯旋而归之日,老二家的,此时便由你速速妥当安排下,如何?”

此时廖氏哪敢出一个“不”字,赶紧起身一一应下,老太君便叫各人都散了,如筝回了寒馥轩便招了众丫鬟婆子吩咐下去,虽说老太君说的是女眷,没有提到丫鬟们,如筝还是在寒馥轩里率先禁了荤腥,却细细吩咐秋雁上心给众人煮些红枣水之类的补身,又拿了自己的私房银子赏了众人的忠心,丫鬟婆子们感佩之下,便一齐规规矩矩地斋戒了起来。

晚间,如筝又拿了那件中衣出来,贴在鼻间,那沉水香气却淡了许多,又引得她一阵伤怀,自沐浴焚香,又念了几遍经文,想着明日早起还要去护国寺祈福,才躺下睡了,却是辗转反侧了好一会儿,才慢慢睡去。

翌日清晨,如筝早早收拾齐备了来到春晖园,赶着伺候老太君上了车,老太君不知从哪儿得了她寒馥轩里上下齐茹素之事,又着意夸赞了她一番,祖孙二人有说有笑地收拾齐备了,不多时廖氏等人也过来请了安,众人便簇拥着老太君往二门上走去。

廖氏上前几步搀住老太君言到:“母亲,此时战乱,京师里兵士调动,也有些不宁定,故而今日百川特地向翰林院告了假,同三叔一起护送咱们上山。”

老太君闻言微微颔首笑到:“嗯,川儿有心了。”

旁边如筝听了,却知道这定是廖氏的主意,心里念着待会儿要好好求上一支签,倒也没将此事放在心上。

摇晃了不到两个时辰,国公府众人终于到了护国寺,众女眷并三老爷和苏百川陪着老太君拜过各殿的神佛,老太君便让三位夫人陪着自己到方丈大师**之处听禅静心,又让小辈们自己随意游览。

如筝却无心游览护国寺的风景,赶紧到了大殿拿了个签筒跪下,心里默念着神佛保佑,虔诚地闭着眼睛摇响了签筒。

不多时,一支签掉了出来,如筝定睛看时,却是“中下”,当下惊得她捂住了嘴,好一会儿才鼓起勇气捡起那支签来。

旁边浣纱见自家小姐神色不对,便也注意到了签上的字迹,心里也是一沉,却轻声安慰到:“小姐,这占卜签文玄机变数不定,未必中下就是不吉,咱们还是去解签吧。”

如筝转头看了看她,勉强笑到:“你说的对。”便伸出手来,浣纱赶紧上前扶了她,主仆二人慢慢挪到解签之处。

那解签人看到如筝脸色不好,便知她是没有抽到好签,伸手接过了签文,略沉吟了一阵才说道:“这位夫人求到的是第十签,签文有曰:‘石藏无价玉和珍,只管他乡外客寻。宛如持灯更觅火,不如收拾枉劳心。’”他抬眼看了看如筝:“如签文上所说,这签主一个‘变’字,却也算不上凶,不知夫人要求的是什么?”

如筝听他这么说,才略定了定心神,言到:“欲求征人平安。”谁知那解签人一听此话,却拧眉摇了摇头:“若是求此,却是……”